你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形势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

    2016年7月23-24日,中国成都

    1. 我们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在应对关键经济挑战方面的努力,以及年初以来所取得的进展。我们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密切开展工作,并就各项议程取得了切实成果,这些成果将提交杭州领导人峰会审议。

    2.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仍旧弱于预期。同时,增长成果应在国家内和国家间得到更广泛的分享以促进包容性。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下行风险持续存在,突出表现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许多经济体低通胀。金融市场波动仍然很大,地缘政治冲突、恐怖主义和难民流动继续使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化。此外,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也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G20成员已经准备好积极应对英国公投带来的潜在经济和金融影响。今后,我们希望看到英国作为欧盟的密切伙伴。

时间:2016/8/22 | 分类:形势|宏观形势 | 浏览:次 | 评论:0人 | TAG:
电子票据首现风险大案:工商银行、恒丰银行中枪

电子票据首现风险大案:工商银行、恒丰银行中枪

    在今年纸质票据大案频出之际,一直被视作安全性更高的电子票据也爆出风险。

    恒丰银行方面向记者表示,恒丰银行通过定期的风险排查,几天前发现由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开具、恒丰银行青岛分行所转贴的电票现存在风险,于是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警,并向逐级银监部门汇报了此事。对于具体涉及多少金额,恒丰银行暂未给出回复。

    对此,8月11晚间工行回应称,近日廊坊分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工行与目前媒体所述的票据无任何交易关系,既未承兑,也未出票,未参与该批票据的任何流转环节,目前,工行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时间:2016/8/12 | 分类:形势|产品和业务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0人 | TAG:        
房价周期欲见顶,市场情绪宜先知

房价周期欲见顶,市场情绪宜先知

    一、本轮地产周期顶部已现,回调可期

    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现象。我们在第一季度房地产专题报告中曾经阐述,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现象(详见资金政策驱房价,人口库存决涨跌 ——2016春季国内房价专题报告)一个完整的价格变化周期长度约为3年,主要由加速上涨、减速上涨、加速下跌和减速下跌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阶段持续约0.5~1年(图1)

时间:2016/8/9 | 分类:形势|行业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0人 | TAG:  
中国僵尸企业分布状况:钢企最多房企第二,鲁苏浙粤数量最多

中国僵尸企业分布状况:钢企最多房企第二,鲁苏浙粤数量最多

    7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反腐败与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的报告。这份报告从年份、行业、地区、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分析了中国僵尸企业的现状。

    该报告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含大约80万家企业和360万个观测值),以及199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对“僵尸企业”现状进行分析。

    分年份来看,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数量一直持续上升,并在2013年左右达到高峰(约410家)。2010年之后,僵尸企业的数量基本稳定,2013年以来甚至有所下降。然而,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比例一直比较稳定,2003年之后一直在13%左右波动,2013年以来比例有所下降。

时间:2016/7/28 | 分类:形势|行业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0人 | TAG:  
报告称中国僵尸企业比例约为7.5%,政企合谋是首因

报告称中国僵尸企业比例约为7.5%,政企合谋是首因

    中国僵尸企业到底有多少

    7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反腐败与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发布的名为《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报告给出了答案:2005至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分行业来看,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综合类银行、传媒、非银金融、计算机和休闲服务行业占比最低

时间:2016/7/28 | 分类:形势|行业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0人 | TAG:  
复杂性加剧,银监会强调“新四大风险”

复杂性加剧,银监会强调“新四大风险”

    信用风险仍需严防死守,新增风险隐患重重。

    7月14日,中国银监会召开2016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监管高层指出,从内外部风险看,复杂性、隐蔽性和传染性加剧,不仅银行体系内部的风险承受能力逐渐暴露,产能过剩行业、高杠杆企业信贷风险不断显现化,而且民间融资、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向银行体制输入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增加。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会上指出,下半年要重点防范好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海外合规风险、非法集资风险这四类风险。

时间:2016/7/27 | 分类:形势|宏观形势 | 浏览:次 | 评论:0人 | TAG:
清华研报:中国制造现十大变革趋势

清华研报:中国制造现十大变革趋势

    近日,清华大学全球4.5产业研究院和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联合发布《2016中国智能制造十大变革趋势》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的现实,产业升级转型是必然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令中国制造业呈现出云制造平台作用增强、向共享经济模式转型、产融互动更加密切等十大新特点。

    “最近几年,中国的实体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工信部经济运行局特聘专家孙会峰指出,“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成本快速上升,并出现国际化转移趋势;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或者说制造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我们没有进行有效突破,加上美国、欧洲等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冲击,对中国的实体产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时间:2016/7/26 | 分类:形势|行业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1人 | TAG:  
新巴拿马运河通航,调整世界航运格局

新巴拿马运河通航,调整世界航运格局

    有着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在北京时间6月27日迎接新一代巨轮。早上9点,长300米的巨轮“中远海运巴拿马”号,装载着9400个集装箱,缓缓驶出新巴拿马运河船闸进入太平洋。得益于历时十年的拓宽工程,运河通行能力今非昔比。比起之前能通过运河的最大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巴拿马”号多出了整整一倍的载箱量。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1914年通航,是世界最重要的航运通道。高峰时期,全球7%的货物贸易量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后,亚洲至美国东部地区及南美东海岸的货运量逐年攀升,巴拿马运河愈来愈力不从心。2006年,巴拿马政府决定扩建运河。次年9月,工程动工,总投资超过60亿美元。扩建后的新船闸长427米、宽55米、深18.3米,比此前的老船闸加长40%、加宽64%。

时间:2016/7/26 | 分类:形势|行业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1人 | TAG:  
民间投资骤然落,金融风险次第开:中国经济季度报-2016年夏季主报告

民间投资骤然落,金融风险次第开:中国经济季度报-2016年夏季主报告

    一、值得关注的大事

    (一)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断崖式下降。

时间:2016/7/26 | 分类:形势|宏观形势 | 浏览:次 | 评论:2人 | TAG:
东北特钢连环债券违约可能导致辽宁的区域性风险上升

东北特钢连环债券违约可能导致辽宁的区域性风险上升

    开创全国首例地方国企违约先河的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此事对整个辽宁地区企业融资市场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国际’)此前发布的研报称,虽然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已针对“国开行议案倡议三会暂停辽宁省政府以及辽宁地区企业融资”的不实消息进行澄清,但仍需关注东特钢集团连环违约及违约后包括企业及当地政府的消极作为对于整个辽宁地区企业融资市场的负面影响。即使上述议案内容不属实,或最终未获通过,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也可能会尽量规避辽宁地区相关债券的配置及交易,而再融资困难可能会导致整个辽宁地区的区域风险快速上升。

时间:2016/7/26 | 分类:形势|区域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1人 | TAG:      
疯狂扩张十年、急剧裁员万人,武钢何去何从

疯狂扩张十年、急剧裁员万人,武钢何去何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南方周末”(nanfangzhoumo)

    — — — — — — — — — —

    武汉钢铁集团(下称“武钢”)在2016年6月26日宣布,武钢、宝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两家上市公司停牌。这个一年多前的传言,最终被证实。

    在此十天前,武钢董事长马国强还在股东大会上否认同行间的并购重组,并称“没有太多的机会”。

    虽然重组消息让外界诧异,但南方周末记者从多位武钢退休处干和一线职工口中了解到,大家对此没有一点意外。

时间:2016/7/21 | 分类:形势|行业性风险信息 | 浏览:次 | 评论:1人 | TAG:      
银监会:2016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81%

银监会:2016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81%

    中国商业银行的“坏账”还在继续增加。

    中国银监会7月15日发布的消息称,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末,银行业资产总额21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各项存款余额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106.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拨备覆盖率保持在161.3%的较高水平。

    而2016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时间:2016/7/16 | 分类:形势|宏观形势 | 浏览:次 | 评论:1人 | TAG: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opyright 2009-2022 银行风险管理网(Risk.StuIt.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