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叫叫讲中国史15-万里长城、九边重镇和著名关隘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1-02-16 23:53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8049 评论:0
一、长城选址:400毫米等降水线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道400毫米等降水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内蒙古与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交界)-河北北部(张家口一带)-山西北部(大同一带)-陕西北部(延安、榆林一带)-宁夏中南部(贺兰山以南)-甘肃东南部(兰州一带)-青海南部-西藏东南部”。
这是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也是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种植业)和游牧文明(畜牧业)的分界线。
二、历朝历代(明朝以前)的万里长城
(一)长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并在此基础上分化出定居的农耕文明和定期/不定期迁徙xǐ的游牧文明。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来看,游牧文明相对弱一些,发生牲shēng畜大量死亡的情况时,便会前往农耕文明的地带,抢掠生活物资,抢了就跑。当然,农耕文明对此也有对策,主要是建筑城郭,据以防御。
早在西周时期,为了防备犬戎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开始在边境线上修建大量烽火台和城墙,这算是长城的雏chú形。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相当于“自毁长城”,最终导致西周的覆灭。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和秦长城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扰,秦国(北有:义渠,再往北有:匈奴)、赵国(北有:中山、林胡、娄烦、襜chān褴lán、匈奴)、燕国(北有:东胡)沿着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中段,即“河北北部-陕西北部-陕西中南部(此时尚未夺取‘河南地’)”,各自修建了最初的防御“长城”。
秦朝建立后,大将蒙恬带兵北上,重创匈奴,夺取“河南地”,将长城推进到黄河北岸,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宁夏的贺兰山东麓-黄河沿岸纳入到长城以内。自此,长城的走向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符,其中在宁夏一带比400毫米等降水线还要更偏北一些。秦长城西起临洮táo(今甘肃省定西市岷mín县),东至辽东(鸭绿lù江边)。秦朝以前,长城越过鸭绿江,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北部的清川江北岸,离平壤已经很近了。秦朝开始,长城的东端基本上都止步于鸭绿江北岸,与现在的中朝国界相符。
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又称为前套(东半边,包括呼和浩特、包头等)、后套(西半边,包括乌海、五原等)、敕勒川、土默川,有时候还会包括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高原。宁夏的贺兰山东麓-黄河沿岸地区又称为西套,即今天的银川一带,不包括宁夏中南部的西海固地区。河套地区是黄河中上游自然条件最好,灌溉农业起步最早,历史上最为发达的区域,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中原王朝占领了河套地区之后,便拥有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前进基地,并可以利用阴山(北)、贺兰山(西)的屏蔽作用,确保关中、山西乃至更广阔中原地区的安全,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此外,河套地区也是重要的军马场,与河西走廊齐名。
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对河套地区的激烈争夺,一直持续到明朝时期。到了明朝,河套地区沙漠化已经非常严重,出现大片的库布齐沙漠(黄河以北)和毛乌素沙漠(黄河以南),丧失了通过屯垦来供养一支边防军的能力。而中原王朝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江南),政治中心(国都)也从关中地区迁往华北平原,河套的屏障作用不再那么重要,于是,明朝采取了“缩边”政策,在永乐年间即放弃了长城以外的东胜卫,同时也减少了长城沿线(甘肃镇、宁夏镇、延绥镇)常备军的数量。
(三)汉长城
汉朝初年,中原百废待兴,匈奴却正在崛起,逐步统一了东北、内外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为争取休养生息的机会,汉朝主要采取“和亲”政策,以换取匈奴减少南下袭扰和掠夺。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变得强大,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基础,发动许多场战役,终于把匈奴在漠北和西域的势力分割歼灭。在匈奴土崩瓦解的基础上,汉朝打通河西走廊,设置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称“河西四郡”。在此基础上,汉朝的领土范围扩展到整个甘肃和大部分新疆地区,渐渐出现了丝绸之路。为了保护河西走廊这条重要交通线,汉朝将秦朝的长城向西延伸,大致沿着祁连山北麓。除了正常的城墙外,还有烽燧suì(烽火台)、堡垒、亭障等设施。
汉长城的部分路段分为南面的内长城和北面的外长城两条。与秦长城的走向基本上都在高山上,沟壑hè边有所不同的是,汉长城多位于更北边的草原上,其中汉外长城已经抵达塞北草原的深处,属于外蒙古的地区。
玉门关(通往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北线,靠近酒泉,得名于新疆和阗tián的玉石从这里输入中原 )、阳关(通往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南线)是汉长城西端的重要关隘,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汉长城之一。玉门关、阳关都离敦煌郡比较近,两者之间还有七八十公里的长城作为遮蔽。
下图为阳关烽燧
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是汉朝的重要战略,也是汉长城比秦长城的主要拓展。
汉朝在长城内外部署了大量兵力,形成攻防兼备的格局,包括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多次带兵出塞,深入大漠主动攻击匈奴主力,也包括李广等人在长城沿线的强有力防守,自西向东依次有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唐朝诗人王昌龄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龙城”比较客观的解释应该是,泛指以上边境各郡。不过,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阴山附近的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或是河北省唐山市的喜峰口长城。前者曾经是匈奴的祭天圣地,卫青带兵在这里重创匈奴单chán于庭的主力部队,李广也在其附近的雁门关指挥过战斗。后者在唐朝时称为“卢龙塞”,汉朝时李广任右北平郡太守的时候,这一带是其辖区内的战略要地。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长城
东汉末年,“中央”在西域的机构已经名存实亡,西域各国开始了各自为政。即便是河西走廊的凉州,也一度被马腾、韩遂等军阀占据,成为地方割据政权。三国时期,魏国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管理机构,设置有西域长史(楼兰)和戊wù己jǐ校尉(高昌),实行军屯。
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长城以南,导致西晋覆灭和“五胡乱华”,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期(注1)。这期间,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常常以正统自居,视北方其它少数民族为“夷狄”,修筑长城以防御。
北魏(鲜卑bēi族,拓跋bá氏-后改姓‘元’)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逐步消灭了后燕、夏、北燕、北凉等政权,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宋相对峙zhì。不过,此时的更北方,还有柔然(正北方向)和契qì丹(东北方向,后来发展为辽朝)威胁这北魏的后方,不是南下侵扰。于是,北魏修筑了“赤城阴山长城”和“畿jī上塞围长城”。“赤城阴山长城”东起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河北西北部),经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抵达巴彦淖nào尔市五原县的阴山,全长两千余里。这道长城阻止了柔然的南下。后来,北魏还多次出兵,重创柔然、高车,将俘获的民众迁徙xǐ到北魏长城附近。此外,北魏还在河套地区到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一带,设置了六个军事重镇,与长城相呼应。“畿上塞围长城”主要是为了确保北魏国都平城的安全,东起北京市延庆县居庸关附近,经过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忻xīn州市,基本上修筑在太行山上,再经过偏关,抵达忻州市河曲县的黄河东岸,全长一千余里。
北魏发生高欢之乱,分裂成东魏、西魏之后,东魏为了防备柔然的南下侵扰,继续在山西省忻州市修建了一段长城,长度大约为一百五十余里,位于通往马邑yì(属于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的交通要道上。
高欢之子高洋终结东魏,建立北齐之后,为防备北方的柔然、突厥jué、契丹,以及西边的西魏、北周等对手,多次修筑长城。这期间修筑的长城主要包括:一是沿着吕梁山脉,从黄栌lú岭(今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西北)到社平戍shù(今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呈南北走向的,有四百余里,用以防备西魏。二是从幽州北夏口(今北京市居庸关南口)向西,抵达恒州,长度大约为九百里,用以防备突厥,这段长城的走向与北魏“畿上塞围长城”基本一致,可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修缮shàn的。三是从西河总秦戍(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与内蒙古交界处)向东,东至渤海岸边(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山海关附近),长度大约为三千里,中段可能利用了前面所述夏口到恒州的既有长城,而新修的则是夏口到海边的一段。四是为进一步提高对柔然的防御等级,北齐在长城的部分重要位置,主要是库洛拔(山西朔shuò州市朔城区,雁门关一带)到坞纥hé戍(忻州市繁峙(此处读shì)县,平型关一带),在长城之内(南面)修建了“重城”。五是在河南省济源市的王屋山脚下,向北修筑到太行山的轵zhǐ关,长度约两百里,用以防备北周,轵关是“太行八陉xíng”的第一陉,扼è守河南、河北之间的中条山、太行山隘口。
北周时期,为了防备突厥南下侵扰,对北齐的长城又做了加固。
(五)隋唐时期的长城
隋朝建立之初,突厥多次侵扰长城西段的河西走廊地区,还发生了突厥勾结隋朝叛军,攻陷长城东端的临渝镇(后来的山海关)的事件。隋文帝时期,主要修筑和加固了宁夏银川市灵武县黄河东岸,向东经陕西省榆林市,最终抵达绥德县的长城,全长约七百里。同时,还在朔方(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修建了一系列凭险据守,遥相呼应的城堡,但期间没有连续的城墙。
隋炀帝时期,突厥发生内乱,东突厥内附,隋朝趁机将边防线向北推进到河套地区,新修筑了榆林郡(隋朝的榆林郡治在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河南岸)到和林格尔县(属呼和浩特市)浑河岸边的长城,以阻止突厥军队南下侵扰山西。隋炀帝还安排在甘肃和青海的交界处,大致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一带,修了一段长城,用以防御吐谷yù浑对河西走廊和西北地区的侵扰。
隋朝的长城东起临渝镇(今山海关),西到甘肃的河西走廊,大部分是在北魏、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的,有部分位置还采取了“筑重城”的强化防御方法。
作为一个极其强大,极具开放性、外向型特点的王朝,唐朝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用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唐朝的势力范围向北能够抵达西伯利亚。唐太宗至唐高宗时期,唐朝击败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整个西域和北方的西突厥故地。
唐朝中后期(唐玄宗开始)在边疆和部分内地设置许多藩镇(又称‘方镇’),由募兵制逐步取代之前的府兵制,并渐渐成为地方割据的重要原因。李林甫fǔ任宰相期间,为防止藩镇的主官——节度使由于位高权重,凭战功入阁拜相,进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向唐玄宗建议大量提拔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节度使,然后以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为由,阻止其升迁进入中央机关。唐玄宗时期,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数民族将领迅速崛起,其中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幽州)、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控制了山西、河北等地区(黄河‘几字形’弯以东、以北),为后来发动“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唐朝中期,十大节度使分别为: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幽州)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节度使(经略使)。在这种体制下,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地理方面的界限已不怎么明显,长城不再作为一道分界线。安史之乱后,藩镇急剧膨胀,尾大不掉,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形成四十八藩镇的局面,遍布全国各地。
唐朝时,长城上的许多关隘依然发挥着军事和交通作用,比如河北北部燕山深处的居庸关(军都关/蓟门关)、喜峰口(卢龙塞),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唐太宗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军在此驻守,故得名),河西走廊西端敦煌附近的玉门关、阳关等等。唐太宗时期的高僧玄奘zàng(<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原型)西行的过程中,因为当时唐朝正在对西域诸国用兵,实行边境封锁政策,就不得不偷渡玉门关,离开唐朝境内,进入到尚未被唐朝控制的西域。
(六)五代到宋元时期的长城
五代时期,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拱手献给正在崛起中的契丹,以换取契丹对其进攻后唐的支持。自此,一直到整个北宋时期,在缺少幽云十六州的情况下,长城防线都是非常不完整的,并且失去的是河北、山西北部燕山山脉这一段极为重要的防线,而其后面就是防御最薄弱的区域:华北平原,山西中部(汾河谷地)等。草原上的骑兵在这一片地区可以横行无忌,一日数十里到数百里,中原传统步兵完全不是对手。后周的世宗(柴荣),北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都曾试图收复幽州(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天津市一带)、云州(山西北部,大同市、朔州市一带),但全都以失败而告终。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朝(契丹)在河北、河南交界处,黄河南岸的澶chán州(今河南省濮阳市)签订“澶渊之盟”,约定北宋每年给辽朝大量钱、物,换取辽朝的不再侵扰,相当于长城对局势的稳定作用。北宋还在华北平原(河北南部)到黄河下游(河南中北部)大量植树,大量挖掘河渠水塘,希望以此迟滞北方骑兵的南下速度。
北宋时期,由于西夏的崛起,中原王朝还丢失了河西走廊。这种情况的影响包括:一是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以及对更遥远的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二是失去了位于河西走廊的军马场,导致整个宋朝时期都面临骑兵力量孱chán弱,对北方游牧民族没有机动优势的难题。三是开始面临蒙古和西藏这两个区域强悍对手联手的局面,中原王朝从主动防御变为被动应对,陷入到衰落的历史进程,直到后来的明朝,其后遗症依然存在。宋朝到元朝时期,频繁的战争,无尽的开荒,严重破坏了敦煌一带的植被、水源和生态环境,风沙从西边一步步侵袭过来,逐步淹没了阳关。
唐朝时期,靺mò鞨hé族建立渤海国,疆域覆盖了吉林、黑龙江,朝鲜半岛北部,今天的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好,但是在唐朝结束后,经常和东北及(内外)蒙古高原新崛起的辽朝(契丹)发生冲突。为阻断渤海国与中原的联系,后来又为了防御东北地区女真人的南侵,辽朝开始在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到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后来金朝的国都:黄龙府)的路线上,也就是辽朝和女真的分界,修建长城形态的防御工事,包括烽火台,城堡和其它障碍等,虽然不是连续的长墙,但也具备了长城的主要特点。
女真族建立金朝,相继攻灭了辽朝和北宋,迫使南宋退缩到淮河以南之后,历朝历代修建的长城已位于金朝疆域内,不再有传统的防御作用。不过,此时蒙古正在草原上崛起,屡屡侵扰金朝的西北后方。为此,金朝开始修建“金界壕”,东北起始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沿着大兴安岭一路向西南,在锡林郭勒盟转向西,沿着阴山山脉,最终抵达包头市的黄河岸边,全长一万一千多里。“金界壕”包括壕堑qiàn、界堤、壕堡、边堡等组成部分。其中壕堑是面向蒙古一侧的深沟,宽8-10米,深4-5米左右。界堤分为主堤和副堤,主堤高6-8米,宽8-10米。壕堡位于主堤内侧,每3-7公里设置一处,可以屯聚少量军队及武器。边堡位于边墙的后方,相当于边防小城,里面设施齐全,外侧还有护城河环绕。“金界壕”对于组织蒙古的侵扰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多为土方夯hāng筑,随着时间的流逝,壕堑渐渐被风沙填平,界堤也越来越低,失去了防御效果。现在,大部分地区已无法清晰地分辨出“金界壕”当年的模样,仅仅能看到高于两侧地面的突起。
元朝的疆域极为广阔,而且元朝(蒙古)本身就是起家于塞北草原上的政权,元朝皇帝每年都往返于长城之内的大都(今北京)和长城之外的上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元朝的陪都、夏都),称为“两都巡幸制”,因此,在整个元朝时期,长城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防御功能,基本未做过修缮。
三、明清时期的长城
(一)明长城
明朝建立后,被驱逐出中原的蒙古势力(北元)仍然具有一定实力,后来分裂成西半边的瓦剌là、东半边的鞑dá靼dá之后,还是经常南下侵扰中原。鉴于此,明朝从洪武年间开始,一直到万历年间,用了差不多两百年的时间,对历朝历代的长城加以整理、修缮。明长城有8851.8公里(一万七千七百多里),现存敌台7062座,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关堡1176座,相关遗存1026处。明长城东起辽宁省丹东市鸭绿lù江畔的虎山,经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处(辽西走廊,关宁锦防线)的山海关,北京市北部燕山上的居庸关,一直到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嘉峪关。明长城的许多地段,都使用条石和青砖砌成,非常坚固。
明长城的中段,即居庸关和偏关之间,在北京市、山西省北部的燕山山脉上,修建了南北两道平行的边墙,相互之间距离最近只有几十里,分别称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在山西省北部的“内长城”沿线,分布着“外三关”,自西向东分别为偏关(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在河北省、北京市西北部的“内长城”沿线,分布着“内三关”,自西向东分别为倒马关、紫荆jīng关、居庸关。实际上,“外长城”和“内长城”也不是绝对的概念,比如在雁门关一带,修筑了24道“重chóng城”,在崇山峻岭中构建了非常复杂的防线。
(二)万里长城防御体系建设的巅峰:明朝九边重镇
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长城沿线分封了十三位皇子,称为宗王(藩王)出镇制度。永乐皇帝(朱棣)发动“靖jìng难之变”后,继续推动削xuē藩,将长城沿线的防御逐步改为“九边”体系。正统年间,“土木堡pù之变”后,明朝边防体制方面的严重问题暴露,明政府不得不放弃了对蒙古的征伐政策,改为接受蒙古的“朝贡”,并通过经济(贸易)手段来缓和关系。在由攻转守的新常态下,明朝加强了长城和“九边重镇”的建设。
明朝的“九边”又称“九镇”,自西向东分别为:甘肃镇(河西走廊)、固原镇(宁夏南部和甘肃东南部。‘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驻固原期间,又称:陕西镇)、宁夏镇(宁夏北部)、延绥镇(陕西北部,又称:榆林镇)、太原镇(又称:山西镇)、大同镇(这两个位于山西的中部和北部)、宣府镇(河北西北部)、蓟镇(北京北部与河北东北部)、辽东镇(辽宁)。“九边”是长城沿线的分区防守模式,其长官均为总兵。
(三)关宁锦防线
长城的防御思想是:以点串线,以线控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众多不同级别的城池和堡垒,形成一套宽8-15公里,长约200公里的防御体系。这一套防御体系,一是可以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二是可以依托足够的防御纵深作固守,三是可以放敌人进来,形成关门打狗,逐个歼灭的态势。“关宁锦防线”的西北侧为燕山山脉,全都是崇山峻岭,东南侧则是渤海,也构成了天然屏障。
“关宁锦防线”由袁崇焕、赵率教等人主持建造。西南端为山海关,是后盾,宁远城为中坚,是明朝在辽西走廊的指挥中枢,东北端则为锦州,是整个防御体系的前锋。山海关到宁远,宁远到锦州都是100公里左右。宁远城东,离海岸线10公里的地方,有个觉华岛,与宁远城相呼应,可以为宁远城囤积粮草等物资,冬季渤海沿岸结冰的时候,从宁远城能够走冰面抵达觉华岛。除了山海关、宁远城、锦州城之外,还有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中右所、连山、塔山、大兴堡、杏山、松山(中屯所)、小凌河、大凌河、右屯卫等小城和堡垒,并在其间布置了大量屯田,可以获得用于长期坚守的物质资料,实现“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目标。明朝依托这一套体系,训练出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关宁军)。后金军多次进犯,均无功而返,许多情况下还处处碰壁,疲于奔命。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中,袁崇焕依托宁远城和11门红衣大炮,并在诸多坚城和堡垒之间实施坚壁清野,拖垮了后金军队,还使用新式火炮直接击中努尔哈赤,致使其不治身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宁锦大战中,皇太极率领后金军在宁远、锦州等地转战,均一无所获,死伤无数,不得不黯然撤军。整个明朝中后期,后金在关宁锦防线上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后来,改用满蒙联姻yīn,借道关宁锦防线西北的科尔沁qìn蒙古地区,从喜峰口一带突破长城的方式,方才侵入中原。但这种侥幸得手的方式,仍无法在京畿jī地区站稳脚跟,每次都是被回援的关宁军迅速赶回东北。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yì之后,关宁军斗志瓦解,吴三桂主动打开山海关,引清军进入中原,这才是关宁锦防线第一次出现大缺口,但依然是“堡垒从内部攻破”的类型。
(四)明朝长城沿线的著名将领
洪武年间的徐达,嘉靖年间的李成梁,分别主持修缮了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九门口长城,横跨在九江河之上(有多个桥墩),南距山海关三十里。李成梁在嘉靖、隆庆年间,于蓟镇、辽东镇一带成功打退了蒙古、后金的多次袭扰,镇守辽东三十余年,繁荣辽东马市等贸易,一直持续到万历年间,曾经与崛起初期的努尔哈赤有过交战。
隆庆年间,完成南方抗击倭寇任务的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官,将长城的土石结构改为砖石结构,并加宽加高。在蓟镇的十六年里,戚继光主持修筑可以驻兵五十人和存放大量物资的空心敌台一千多座。蓟镇辖区内,居庸关离京城只有一百里,古北口离京城只有两百里,永乐年间,撤销了长城以北的大宁卫之后,蓟镇防御的压力更大了。戚继光抵达蓟镇之后,开展全面整顿,大大提高了防御水平,迫使塞外的朵颜部主动前来请降,接受明朝监管下的朝贡贸易。
孙承宗是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曾经担任蓟辽督师,在山海关外修复了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练兵十一万,开拓疆土四百里,为袁崇焕、满桂等将领镇守辽东创造了良好条件。孙承宗是个伟大的战略家,提出并推行“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拒敌于关外,不让清军靠近山海关等政策,并提拔了一大批关宁锦防线上的名将。
萨尔浒之战明军被后金军队大败之后,主帅杨镐被逮捕下狱,时任兵部侍郎熊廷弼被任命为新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万历年间和天启年间,两次出任辽东经略一职,挽回辽东的危险局势,并联合朝鲜袭扰后金的后方,起到了很好的牵制作用。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从喜峰口突破长城,奇袭明朝的京师。卢象升招募一万兵马,驰援京师,自此崭露头角。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清军又从宣府、大同突破长城,再次抵达明朝京师,卢象升率军从郧yún阳(今湖北省十堰市)驰援,再次立功,被擢zhuó升为“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多尔衮gǔn带兵从北京密云突破长城,抵达京师东南的通州,卢象升带领宣府、大同、山西的明军驰援,但由于朝中主和派的掣chè肘zhǒu,兵败身死。卢象升练兵有方,曾创造了“天雄军”,本人也因为英勇无敌被敬称为“卢阎王”。
袁崇焕是崇祯年间的蓟辽督师,孙承宗镇守辽东战略的主要实施者,也是明朝在辽东最后的名将。袁崇焕强化了宁远城的防御,训练出著名的“关宁铁骑(关宁军)”,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将明清军事分界线向东北推进了两百里,使宁远成为“关宁锦防线”的“内地”。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绕开关宁锦防线,突破长城抵达京师,袁崇焕急忙回援,虽然打退后金军,崇祯皇帝却在此时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处死,自此明朝在辽东无大将可用。
满桂出生于宣府镇,也是孙承宗发现和提拔的将领,先后在宣府镇、蓟镇、辽东镇任职。满桂和袁崇焕一起坚守宁远城,多次打退后金的进攻和内部叛乱,还曾经担任过山海关总兵,大同镇总兵。崇祯二年,后金军突袭明朝京师,满桂和袁崇焕等人一起驰援,在永定门外殉xùn国。
赵率教是袁崇焕手下的大将,早年在甘肃镇任职,努尔哈赤起兵后,受朝廷征召前往辽东,并获得孙承宗的赏识。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两场战役中,均坚守最前线(‘关宁锦防线’东北端)的锦州。崇祯二年,后金军突袭明朝京师,赵率教和袁崇焕等人一起驰援,在河北省唐山遵化市殉国。
毛文龙在天启年间,带兵前往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一带,在中朝边境的皮岛建立“东江镇”,从后方牵制后金十五年,策应关宁锦防线。崇祯二年,袁崇焕渡海视察皮岛,以毛文龙不听调遣为由,将其斩杀。
祖大寿及其祖上,先后跟随李成梁、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在辽东作战,崇祯皇帝曾下令在宁远城中建造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崇祯二年,后金军突袭明朝京师,祖大寿和袁崇焕等人一起驰援,袁崇焕下狱后,祖大寿怕受到牵连,逃回辽东。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和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祖大寿两次投降皇太极。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
洪承畴曾经担任“三边总制”一职,统一指挥长城沿线甘肃镇、宁夏镇、延绥镇的军队。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是明朝在辽东镇最后的主帅。松锦之战后投降清朝,自此,明朝的锦州-宁远防线全面崩溃,山海关暴露在清军的面前。
(五)清长城
清朝并没有完全将长城弃之不用,对于山海关、大境门等重要关隘,还是做了认真修缮,部分区域甚至达到了近代防御工事的水平。
四、长城上的著名关隘
(一)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
明朝中后期,辽宁镇的长城(辽东边墙)日渐废弛,后金一步步向南进逼,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成为抵御后金的前沿。山海关一带的长城最早建于隋朝,原来称为“临渝关”(临渝镇)。明朝洪武年间,在临渝关原址以东六十里处,新修了关城,因为北临燕山,南临渤海,在山海之间,故命名为“山海关”。清朝时期,山海关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两京”指的是关内的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和关外的盛京/奉天府(今沈阳)。
山海关的城池与长城是一体的,城池周长4公里,高14米,厚度有7米,四座城门外侧均设置有瓮wèng城,以加强防御。山海关的箭楼上,有“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山海关关城的四周,还有四个小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在关城以东二里的欢喜岭上,明末的吴三桂又建筑了一个威远城,周长六百多米。
山海关以南十里,长城深入到渤海的万顷波涛之中,称为“老龙头”,城墙上建有澄chéng海楼。澄海楼上,有孙承宗书写的“雄襟万里”牌匾。楼前,有唐代名将薛仁贵题写的“天开海岳”石碑,传说是他带兵远征高句丽的途中所题。
(二)居庸关-八达岭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军都山中,军都山属于太行山北部的余脉。居庸关一带称为“军都陉”,是“太行八陉”最北边的一个。居庸关是北京市通往河北省张家口,以及(张家)口外坝上草原的交通要道。
居庸关防御体系包括八达岭(北侧的外围关口和前哨,又称为‘居庸外镇’)、上关城、居庸关(关城,或称为‘中关城’)、关沟(18公里的峡谷)、南口(南侧的外围关口)等部分。
居庸关的名字可以上溯到秦朝,相传秦始皇安排修筑长城时,将大批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的意思,命名为“居庸关”。“居庸叠翠”为古“燕京八景”(注3)之一。
下图为“绘画-1550年的居庸关”
(三)喜峰口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部,是燕山山脉东段的关隘,唐朝时,又称“卢龙塞”。古代早期,辽西走廊多为沼泽地,海水时常淹没陆地,无法通行。因此,华北平原与塞外草原(大凌河流域,西辽河上游,蒙古高原东部)的通道,一般都经过喜峰口。比如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征伐辽西的乌桓,去的时候就从喜峰口出塞的,而回来的时候正值冬天,辽西走廊的地面结冰,可以通过大部队,于是便有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
(四)大境门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是长城上唯一以“门”而不是“关”来命名的关隘。张家口直接面对内外蒙古草原(张北草原-坝上草原),是著名的贸易市场,“万里茶道”和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都从这里穿过。大境门上刻有“大好河山”四个大字。
(五)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忻州市代县的雁门山中,是山西通往内外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一带)的交通要道。大雁南北迁徙,常经过此地,故命名为“雁门”。战国时期成书的《吕氏春秋》,称雁门关居“天下九塞”之首。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打败娄烦、林胡等周边游牧民族,在山西省北部设立云中郡、雁门郡、代郡,筑起赵长城。赵武灵王又派遣名将李牧常驻于此,防备匈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从雁门关出塞,重创匈奴,收复“河南地”与河套地区,筑起秦长城。
汉高帝(刘邦)时期,韩王信投降匈奴,引匈奴军队经雁门关入侵山西腹地,一度抵达山西中部的太原。汉武帝时期,对雁门关做了大规模整修,卫青、霍去病多次从这里出塞,攻击匈奴。李广也曾经在雁门郡、代郡、云中郡任太守,被匈奴恐惧的称为“飞将军”。后来的王昭君出塞和亲,走的也是雁门关。
北宋时期,雁门关是抵御辽朝(契丹)的主要战场,涌现了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群体。
(六)明长城的西端:嘉峪关
明朝初年,在西域(新疆东部)设置有哈密卫,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敦煌也在控制之下。嘉靖年间,哈密、吐鲁番、敦煌等地相继被贡献,明军退守到嘉峪关。以嘉峪关为龙头的河西走廊防御体系(甘肃镇),一方面负有迎接西域朝贡使团和贸易商团的任务,另一方面则负有将北边蒙古和南边青海、西藏两大势力分隔开来,减轻西北边防压力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应对行动速度很快的蒙古骑兵,明朝在西北还设置了“三边总制”这一职务,统一指挥甘肃镇、宁夏镇、延绥镇的军队。
(七)玉门关
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郡通往西域的要塞。最初,汉长城从酒泉郡开始向西修筑,到了玉门附近,设置玉门关作为西端。汉朝对西域用兵,经常进出玉门关。后来,许多诗人以玉门关为对象,创作了大量诗词,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等等。
五、小结
实际上,长城绝不是一道简简单单的城墙,而是包括了城墙、城堡、烽火台、道路等多种设施,以及其后方屯田、市场的军事防御系统。在长城附近的常住人口,也不仅仅是位于一线处于战备状态的边防军,还包括二线的大量后勤部队和屯垦部队,也包括泥瓦匠、石匠、木匠和相关行业手工业着,以及商人等群体。
长城也不是一道普通的“隔离墙”,而是在客观上降低了游牧民族无序化偷袭得手的概率,迫使其选择更具有计划性的贸易,促进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间对抗的减少和交流的增加。
到了近现代,在部分时候,长城仍继续发挥了其军事作用。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城上的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平型关、紫荆关等地,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康熙皇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kā,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由此可见,比最坚固的长城更坚固的,是团结起来的人心。
本文动笔于 2021-1-31 22:59:49
注1: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较大的政权包括“五胡十六国”,分别为: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
注2:太行八陉为太行山区往来山西、河北、河南的八条最著名的通道,多为东西向的峡谷,从北向南依次为: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
注3:北京一带早期为战国时期燕国的国都,所以又称“燕京”。“燕京八景”最初命名于金朝,当时北京为金朝的中都。目前一般采用清朝乾隆年间的说法,即: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标签:给叫叫讲中国史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历史排行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