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本条记录 当前有723个赞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与赏析
《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凯旋时。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写了这一组诗。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正文分四章。第一章《观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第二章《冬十月》描写征讨乌桓胜利归来途中所见的风物。第三章《土不同》叙写黄河以北地区冬天的严寒景况与民风特点。第四章《龟虽寿》则以慷慨激昂为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沧海:大海。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澹(dàn)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竦(sǒng)峙:挺拔。“竦”同“耸”。
“幸甚”两句:这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 — — — — — — — — —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土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 — — — — — — — —
九江:这里指荆州一带。
皋:水边高地。
鵾(kūn)鸡:鸟名,形状像鹤,羽毛黄白色。
鸷(zhì)鸟:凶猛的鸟。
钱镈(bó):古代两种农具名,这里泛指农具。
逆旅:客店。
贾(gǔ)商:商人。贾,坐商。商,行商。
流澌(sī):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蘴(fēng):古同“葑”,芜菁。
藾(lài):蒿类植物。
土:一作“士”。
隐:忧伤。

白话译文


行者的注解
---

叫叫未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