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行者说历史100-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1-10-29 14:11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2971 评论:6



其实早在元代,我天朝的漕粮海运线路就已经比较成熟,途中损耗由最初的25%,迅速压降至1%这个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从耗时来看,海运模式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全程能压缩到10天,与传统的内河漕运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然而,从元初的忽必烈执政时期开始,漕粮海运便遭到了强烈反对。内河漕运相关利益集团,还成功推动元朝政府把隋唐时期沿用下来的大运河截弯取直,全面疏浚,形成了继续沿用至今的京杭大运河的模样,作为南方供给大都的主要交通线。

明朝初年(主要指永历年间),我天朝诞生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不过,明政府依然选择了内河漕运的方式。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内河漕运已经演化出一套极其庞大、复杂的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有关史料显示,十六世纪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常年居住在大运河通州到仪真段(今北京到江苏仪征,也就是北端起点到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的“在册”民夫有四万七千多人,按照平均一户五口人的标准计算,此类家庭(‘民户’性质)应有24万人左右。还有史料记载,大运河沿岸,归属漕运总督统辖的有124个卫所,总计有12万以上的漕军,考虑拖家带口,此类家庭(‘军户’性质)应有60万人左右。其实,这80多万人,还只是大运河沿线的一小部分“体制内”,在官方所没有直接掌握的“体制外”,还一直存在着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从业人员,并创造出扬州、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济宁等一长串沿河工商业大城市。虽然明朝仍以农业税为主,但工商业税总是来得更“容易”,并在明朝中后期成为税源的的重要新增长点。

清朝时期,黄河决口过许多次,基本上每次都会严重淤塞大运河,但清政府即便有发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狠劲,也从未敢宣布废止内河漕运。其根本原因,还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日益腐朽、没落的内河漕运,却带着“百万曹工衣食所系”的性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头脑一热,通过裁撤驿站来节约开支,很快就引发了各地的混乱,其中一位“下岗”人员,还成为十七年后明王朝的最终掘墓人,号称“李闯王”。

许多年来,历史学界的许多人都认为,内河漕运就是落后的代表,而海运模式则是应当被积极肯定和大力推广的新生事物。但是从产业链、经济腹地这些角度来重新分析,就会发现,内河漕运的背后,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关联了许多行业,涵盖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人口,这也是这种形态能够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

推进任何工作,都不能靠所谓的“魄力”,更不能觉得“拍屁股决策”没什么大不了,正确的做法应当,充分权衡方方面面的关系,哪怕是某些人觉得效率“低”了一些,也要尽量兼顾公平和稳定。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方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消费降级,“地摊经济”这种(商家)成本和(对消费者)价格较低的模式,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开始发挥更多的作用。今年第二季度的时候,网上曾经热议了一段时间“地摊经济”的话题,当时有人很不屑,后来,某些地方为了搞“创城”,还把“地摊经济”给四处驱赶,甚至取缔。表面上看起来,大街小巷是“干净”、“整齐”多了,实际上,此类“一刀切”之举,却是在加重普通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并可能加剧社HUI矛盾。这些“新”矛盾的来源,既包括“地摊经济”从业者及其家庭,也包括数量更为庞大的消费者。当然,在某些地方创造的“文明”“新常态”下,也可能出现“地摊经济”的替代品,比如有店面的商家,便会从中“获益”或是“减轻”竞争压力。但也需要认识到,长期以来承受房租压力的商家,在社会上大部分人消费能力受限的“新常态”下,还可能通过减少数量或降低质量的方法,来维持一个似乎未变的“低价”,只可惜大家的实际生活质量都“被”降低了。反正在冠冕堂皇的宣传材料中,是不会出现这些信息的,总会是市面繁荣,价格合理,情绪稳定……

记得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得“班尼路” 是个大品牌,穿上很有面子,跟《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那些经典台词一样一样的^_^ 其实在那个阶段,大家还大量关注过更低层级的商品,包括不少帝都城乡结合部的地摊货。需要认识到,“地摊经济”是整个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某些“肉食者”头脑一热就能去掉的。有店面的“规范化”的商业,其盈利的大部分,可能都被房租所吞噬了,这可是我天朝多年来的一大“特色”,对生产经营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稍微差些,就难以持续,相比之下,反倒是“地摊经济”更容易养活底层民众。

最近,网上还有一些很不好的舆论倾向,就是把YI情的传播,归咎于旅游的恢复,气势汹汹地扬言要取消旅游这个行业。就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旅游也是一个“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类型,与其它行业有着许多关联,上下游产业链很长。旅游业的官方投资很多,回本周期很长,投资过后,却很容易就带动当地普通民众致富,让附近能力不太强的民众,也能通过餐饮、住宿、保洁、修理等方面的经营和打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前几年,网上就常常说“旅游扶贫”,有时候还能作为政绩和亮点来吹嘘,而YI情出现之后,有人就不讲,或是不敢讲了。因为愈加严苛的管控措施和个别时段的突发性疫情,2020年全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至疫前的79.0%,国内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至疫前的69.9%。2021年1-10月(至十一黄金周结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恢复至疫前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2021年十一黄金周的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均跌破2015年的水平。

我天朝向来都不缺乏为领导捧场的顺民,过去称之为“摇小旗”,现在则唤作“气氛组”。某些领导,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位子,常常通过不作为来换取更“保险”,觉得只要禁止了人员流动,就能降低YI情传播的概率,全然不顾由此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看不到经济萎缩的后果。此时,“气氛组”会及时出场,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为了国家”。呸!为了某些领导的前途和荣华富贵还差不多,而且是为了某些不敢担责,还自以为是的垃圾领导。酱真,要是真的为了国家,就不会这么脑残,也不至于被随随便便带了节奏。某些地方和某些单位,要安排出差,检查,或是聚集一大堆人去培训,都不会提YI情这方面的事儿,但如果有人要出去旅游,探亲,分分钟便会渲染起紧张气氛,好像全人类马上就要面临末日考验了似的。这双标搞的,啧啧!


本文动笔于2021-9-18 16:51:49



标签:


已有6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21-11-30 17:51:35  回复

    嗯,《天下粮仓》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我刷了好几遍。

  • wys

    wys  评论于 2021-11-30 14:19:18  回复

    看到有个“漕”字才点进来的,最近刚看完电视剧《天下粮仓》,里面就有提及“漕运”,知道了是给皇帝运粮食的船队。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21-11-30 17:51:35  回复

      嗯,《天下粮仓》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我刷了好几遍。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21-11-03 22:07:19  回复

    是的,凡事都要讲究方法,而不能简单粗暴,还自以为是。

  •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  评论于 2021-10-29 15:17:34  回复

    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21-11-03 22:07:19  回复

      是的,凡事都要讲究方法,而不能简单粗暴,还自以为是。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5年1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