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给叫叫讲中国史31-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上)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3-08-14 23:42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2628 评论:0



一、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概况

东晋开始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宣布即晋王之位,但当时尚未称帝,次年,宣布即皇帝位,在法理上以东晋完全替代了西晋,结束于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南朝)宋,总共持续了103年。

东晋一直偏安南方半壁江山,北方则是十六国,开始于公元304年,氐族的李雄建立成汉,匈奴的刘渊建立前赵,但当时西晋仍然是名义上的全国政权,结束于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基本统一北方,与南朝宋对峙,总共持续了135年。

南北朝开始于公元420年,上接东晋,即(南朝)宋建立的时候,而北朝的北魏则是公元439年才建立,之前仍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结束于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统一全国,总共持续了169年。

从公元317年开始算对接之前的西晋一文,到公元589年,这个历史时期总共持续了372年。

如果不是很严格地界定起止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东晋-十六国”,第二段是“南北朝”。

三国时的吴国,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疆域都在南方,且都建都于建康(注1),统称为“六朝”,今天的南京也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南京城区专门有一个六朝博物馆,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有一个北朝考古博物馆。

二、东晋的建立

(一)司马睿这一支

司马睿是西晋皇室成员,但属于相对较远的一支。其祖父司马伷zhòu是司马懿的庶子(妾所生),比司马师、司马昭(皆为嫡子,即妻所生)地位低。不过司马伷年少时即表现出才能,曾出镇曹魏皇族的大本营邺城,司马炎称帝的泰始年间,已封为东莞王,后改封琅琊王,还出任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晋灭吴的时候,他率领最东边的一支军队,由徐州(下邳)向扬州(涂中)进军,这是陆上进攻的六支主要队伍之一,说明司马伷还是有一定统兵能力的。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把玺绶(印玺及其上面系着的彩色绶带)送到司马伷处,正式向晋军投降。因为这个功劳,司马伷进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注2),都督青州诸军事,加侍中的服饰(注3),并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司马伷最重要的封爵是琅琊王,因此在其封地——琅琊郡,结识了后来东晋初期士族中最重要的支柱——琅琊王氏。

司马伷的长子司马觐jìn继承了琅琊王之位,他的三个弟弟也同时被封为诸侯王。司马觐与当时司马皇族的大部分人一样平庸,史书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司马觐去世,十五岁的司马睿继承了琅琊王之位。

(二)司马睿的上位

八王之乱的后期,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时年二十九岁的司马睿参加了司马越倡导的讨伐当时朝中专权的司马颖的战争。兵败后,晋惠帝、司马睿,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yáo都被俘虏,押送到邺城。司马鹞因为得罪了司马颖,遭到杀害,司马睿害怕牵连到自己,潜逃回自己的封地——琅琊郡,又请出琅琊王氏的王导作为助手,开启了“王马”合作的序幕。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申请改封到江南的建邺(此时尚未改名为‘建康’),远离北方政治中心的争斗。王导、王敦从这时候起,也着力在江东发展家族势力。晋愍mǐn帝时期,匈奴军队向西进攻长安,带领勤王主力军北上的司马睿在士族鼓动下,踟蹰chí chú不前,试图保存自己的实力。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晋愍帝被俘虏,司马睿坐视不管。西晋建兴五年/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宣布即晋王之位,改元建武,这是东晋的开始,但尚未称帝。建武二年/太兴元年,晋愍帝自杀的消息传到南方,司马睿借机宣布即皇帝位,改元太兴,在法理上以东晋完全替代了西晋,史称晋元帝。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采取了广封家族成员,希望以此作为皇权屏藩的策略,而实际后果却是,很快就自相残杀,等到了有难的时候,谁也不管谁,反倒是争权夺利,落井下石,最终旁系还篡了直系的权。

三、士族政治的继续和内部矛盾

(一)王与马共天下-魏和西晋士族政治的继续

司马睿由于得位不正,而且经常作壁上观,望风而逃,不仅在司马氏皇族中没有什么威信,也不为南方士族所支持。当时,琅琊王氏已经在南方经营了数年,树大根深,有着较强和较广的关系网,于是司马睿就重用王导等人,通过王导来拉拢顾、陆、周、沈为首的江南士族,恩威并施,巩固了皇位。公元303年、305年、310年,江南先后发生三次叛乱和农民/流民起义,均由江南士族协助司马睿平定,史称“三定江南”。在这个过程中,江南士族、北方南渡士族、司马氏、王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东晋统治集团的主体。当时,王导担任丞相,主内,其堂兄王敦担任大将军,控制了长江中游,主外。朝廷中有四分之三的官员,都是王家子弟或是与王家有关系的人。此外,王家先后出了八位东晋的皇后。

司马睿把王导比作自己的“萧何”,还一度效仿秦始皇嬴政对吕不韦,称呼王导为“仲父”。司马睿在登基仪式上,百官朝贺的时候,忽然拉着王导,要让其一同坐到龙椅上,王导大惊,赶紧说“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关于这个事件,历史学家白寿彝认为,司马睿其实并不是真心实意地要与王导分享最高权力,而是通过表面上的极度尊重,来暗示王导及其家族该有所收敛了,否则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东晋的建立,标志着司马氏皇族与士族的合作达到新的高峰。“王与马,共天下”这样“大逆不道”的说法都能冠冕堂皇地流传开来,可见司马氏皇帝和皇族实力的薄弱,意味着士族在东晋依然掌握着大量资源和权力。司马氏皇族与士族有两大共同利益:一是维护自己的特权和财富,二是偏安江南。司马氏皇族与士族中的北方南迁群体还有一大共同利益,就是打压、限制南方土著士族的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东晋南北朝时期,皇帝一般都是依靠一部分士族上位,但之后这部分士族权势的恶性膨胀,又造成了皇帝与之矛盾的不断扩大。于是,皇帝开始依靠其它士族,来将其削弱甚至消灭,或是另一种结局,即皇帝在斗争中失败,被赶下台,士族另选新的代理人。需要说明的是,永嘉南渡的北方士族,南渡时间的早晚差异,也导致了其抵达南方后待遇的不同,晚渡士族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及时获得中正官的平定,与寒族、小姓、素人(无背景)等群体一样被早渡的士族和大姓所歧视、排挤,任职起点较低,升迁较慢。不过,到了南北朝时期,战争愈发频繁,因军功而受封赏和升官的机会越来越多,寒素群体一步步崛起,逐渐挤压、取代了传统士族大姓的统治地位。南北朝结束后,隋唐两代仍然是关陇贵族及相关的世家大族群体继续掌权,不过科举制的发展,在更大程度和更深层次,甚至可以说从根本上削弱了士族政治的基础,等到黄巢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则是彻底消灭士族的最后一步。五代时期,已经没有传统贵族,只有军阀,到了北宋时期,经过科举选拔的职业官僚成为新的统治/官僚阶层。

(二)永嘉南渡和侨州郡县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司马睿申请改封到江南的建邺,便开始了在南方的经营。由于八王之乱的过程中,五胡内迁,加入混战,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史称“永嘉之乱”,北方的士族和大姓宗族纷纷举家南迁。宰相王衍(晋灭吴的大将王戎的堂弟,还曾担任司徒、太尉、尚书令等高级官职)就任命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后又担任荆州都督、南蛮校尉),任命其族弟王敦先后为青州刺史和扬州刺史,到南方去为家族留个后路,在当时被讥讽为“狡兔三窟”

王衍还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喜欢清谈,但常常随便改口,被称为“口中雌黄”或“信口雌黄”。因为古人常用黄色的纸写字,如果写错了,可以用雌黄(硫化物矿物)来涂抹遮盖,然后重写。王衍还有个成语,说有人去他家拜访,首先遇到了王戎、王敦、王导,接着在另一个房间又见到了王诩、王澄,都是著名人物和重臣,此人不禁感叹:“今天这一趟,满眼都是珠宝美玉。”即成语“琳琅珠玉”,后来又演化为“琳琅满目”,现在这个成语形容美好的东西(主要指书籍和工艺品)很多,“琳琅”就是美玉。王衍的妻子郭氏是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亲戚,凭借贾后的权势,夫妻俩刚愎、贪婪lán,在当时名声很不好。

下图为琅琊王氏在东晋时期的谱系(部分)。带蓝色背景的为每一辈的族长,通常为长房长子。王祥有“卧冰求鲤”典故。王乂曾担任西晋的平北将军。王旷曾担任丹阳太守、淮南太守。

给叫叫讲中国史

司马睿根据王导的建议,在南方设置了大量侨州、侨郡、侨县,为北方迁过来的人保留原来的籍贯,只是在原来地名的前面加一个“南”字,比如南徐州,南琅琊郡,南临沂县等等。户籍在侨州郡县的北方人,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且不受当地原有地方政府的管辖,但最初都是没有相对应的土地。北方来的人,以司、豫、兖、徐、青、并六州为主,多安置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环绕建康,作为东晋皇室的屏藩。侨郡的设置,强化了北方南下士族的地位,打压了南方土著士族,南方庶族(寒族)则更加离心离德,结果影响了东晋的政局稳定和光复北方能力,屡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随着侨州郡县的不断增加,寄籍人口的大量增长,东晋政府负担日益沉重,管理上也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将侨州郡县并入当地原有的行政区,或是转为有实际辖区的类型,要求南迁的人与当地土著承担相同的税和役,称为“土断”。永嘉年间,一户大地主南迁,一般能带着千余家族人、部曲、宾客、佃diàn客等等,合计有数万人口。

永嘉南渡(衣冠南渡)是汉族的第一次较大规模和有组织的人口迁徙,带来了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长江流域和南方其它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南迁的九十万人口,超过当时南方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了南北朝末期,南方的经济和农业生产已基本赶上北方,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北方。永嘉南渡还使得中原文化较为深入地扩展到南方腹地,客家群体也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

东晋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其它政权,比如前燕、西凉、北魏、东魏、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等,也大量设置侨州郡县,安置南北迁徙的人,造成了州郡县数量大增,行政区划非常混乱,隋朝建立后,开始大量裁撤这些行政区,捋顺关系,降低行政成本。

(三)士族内部的矛盾-王敦之乱

君主的专制欲望,注定了“王马共天下”局面的不可持续。晋元帝司马睿执政几年后,对王氏族人的日益嚣张,直至侵犯到皇帝尊严和利益而愈发不满。司马睿开始提拔尚书令刁diāo协,侍中刘隗wěi等人。北方士族南迁的时候,有不少跟着过来的普通百姓,到了南方之后,未能及时取得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无法稳定地居住下来,有的沦为权贵的奴仆,有的继续做流民。司马睿为了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公开发布命令,邀请这些人参军。王敦对这些举动很是不满,一怒之下起兵,宣称要“清君侧”,说目标是刘隗。司马睿志大才疏,深怕大臣在北伐等战争中立功,建立威望,对自己的帝位不利,但身边没有真正的人才可用,选的只有擅长逢迎的刘隗、刁协等人,在权和利方面与臣下斤斤计较,结果士族开始同情祖逖、王导,王敦发兵后,士族和高官们大都消极抵抗。

王敦起兵之前,没有跟朝中掌权的王导沟通,致使王导在舆论上一时间非常被动。王导害怕司马睿借此做文章,借机诛杀其全家和党羽,于是带着子侄二十多人,每天去台门(天子、诸侯的宫室建在夯hāng土台基之上,其门称‘台门’)跪着,做出“待罪”的样子。司马睿也不敢激化矛盾,赶紧出来接见和劝慰,并任命其为大都督,去迎战王敦。但王导的军队不是王敦的对手,王敦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建康城,软禁了司马睿,还把王导给训斥了一顿。王敦是王导的堂弟,但王导是王家的族长,所以王敦限于宗法,拿王导没有办法。

司马睿告诉王敦,自己愿意让位,“欲得我处(想要做皇帝),但当早道(说),我自还琅琊(司马睿原来为琅琊王),何至困庶民如斯!”极尽卑微,但王敦不为所动。王敦清洗了朝廷之后,回到武昌,同时在建康设置了留府,作为自己的代表处,用以控制朝廷和司马睿。永昌元年(公元323年),司马睿在忧愁、恐惧和病痛中去世,时年四十七岁,其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王导继续辅政。司马睿的皇后虞孟母无子嗣,按照“无嫡立长”的原则,母亲为鲜卑族宫女的司马绍成为皇太子,因为其长相与汉族人有些差别,与鲜卑人更接近,所以又被嘲笑为“黄须鲜卑奴”或“黄头鲜卑奴”,意思是带有白种人金色发须的面貌特征,这也反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王敦病重,司马绍趁机出兵,在建康城外打败了王敦派来的军队。不过,司马绍赦免了整个王氏家族,让王导继续做宰相,以此来维持与广大士族的和谐关系。太宁三年,司马绍得急病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其子司马衍即位,史称晋成帝。王导成为三朝元老,如同周公、霍光。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王导去世,王家对司马家的威胁逐渐消除,司马衍的母亲庾文君太后及其哥哥庾亮,成为东晋新的豪门。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司马衍因病去世,遗诏由其弟弟司马岳继承皇位,这是东晋的第四位皇帝,史称晋康帝

在东晋中后期,王家仍然是重要士族,有王羲之等重臣和著名人物(注4)。王氏最初起源于河南洛阳、山西太原一带,是西周王室(姬姓)的分支,后来迁徙到山东琅琊,两晋南北朝时期迁徙到南方,在“王与马共天下”形势下获得较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并散布到各地,目前有9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六分之一到十四分之一。

司马岳在位不到三年即去世。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司马聃dān被立为皇太子,不久即位,这是东晋的第五位皇帝,史称晋穆帝

四、东晋的北伐

(一)东晋的第一、二次北伐(祖逖,庾亮-庾翼)

东晋在法理上自称是西晋的继承者,属于全国性政权,因此“收复”北方“失地”成了其巩固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北方南迁的士族和普通民众,常常思念故乡,也是推动和参与北伐的重要力量。

东晋时期较大规模和较有影响力的北伐,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祖逖tì北伐。 祖逖年少时很勤奋,“闻鸡起舞”,刻苦学习和练武。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赵的军队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乱”。当时,北方许多民众纷纷南下避难,祖逖与其族人几百家也在其中。路上,他被推举为“行xíng主”,即主持行旅的人。祖逖所在的队伍行至泗口(注5),司马睿任命其为徐州刺史,但此时东晋已失去整个北方。祖逖属于士族,本来可以像其他南渡士族一样,在东晋谋得一份清闲的官职和体面的地位,但他不愿意苟且,多次上书司马睿要求北伐。司马睿不得不任命其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前锋都督,“给千人廪,布伞千匹”,但“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也就是说象征性了给了些军粮和仪仗,但不给武器,并且要求其自己去招募士兵。不过祖逖的能力和号召力很强,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出发时只有两千人马,很快就超过了一万人。祖逖带领自己的部曲渡过长江的时候,船行至江心,他举起撑船的长楫,大声起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击楫中流”,意思是下定决心,如长江之水不回头。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祖逖攻占了重镇谯城(今安徽省亳州市),这里是豫州腹地,淮河支流涡guō河的上游,继续逆流而上,不远处便是黄河中游南岸,可直达开封。祖逖的北伐持续了四年,收复黄河南岸大片地区,正在其高歌猛进的时候,王敦之乱爆发,祖逖急火攻心,病逝于行军途中。

第二次是庾yǔ亮、庾翼的北伐。庾氏为晋成帝司马衍时期的外戚,其妹妹庾文君是太后。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司马绍在权力分配上采用了平衡之术,分别任用外戚庾亮,南下流民首领郗chī(其实他也是高官之后,为东汉末年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南下士族首领王导,荆州和湘州等南方地区的军事首领陶侃,以及一些江东士族,尤其让庾亮和陶侃相互制约。但这种平衡很快就被打破,陶侃去世后,庾亮趁机接收其职位和地盘,王导发现后,又抢夺了这些颍川庾氏家族新拿到手的权力和利益。不过,虽然王导在朝中位极人臣,庾亮却担任芜湖镇守等要职,控制着建康周围的州郡,从其驻地出发,一天之内就能到达建康,不可小视。庾亮为了反击,决定通过北伐来树立威望,对琅琊王氏家族取而代之。庾亮虽然是权臣,其军事谋略却相对有限,加上成年的晋成帝司马衍,满朝文武,地方实力派郗鉴等人都反对北伐,形成了声势已传出,准备却不足的局面。当时北方的后赵为石虎当权,此人生性残暴,但打仗比较在行,得知东晋军队前移,立即先发制人,抢占了之前南北双方达成默契,均不驻军,约为中间缓冲地带的邾zhū城(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庾亮对此事未予重视,导致了东晋在后赵一系列的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先后失掉了邾城、沔miǎn阴(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江夏(今武汉市的长江以北地区)、石城(今湖北省荆门钟祥市)等战略要地,举国震动。公元339年,在后赵大军横扫长江中游的时候,王导、郗鉴相继病逝,次年1月,庾亮在北伐全面失败的痛苦中病逝。

庾亮之后,其弟庾冰在朝中辅政,另一个弟弟庾翼在外都督六州军事,镇守武昌。为了防止庾氏家族过度专权,朝臣们引入了何充入朝辅政,何充同时为王氏家族和庾氏家族的姻亲,朝臣们还重用王导、王敦的堂侄王允之,担任江州刺史,算是在庾氏家族控制区的东面和南面钉入了楔xiē子。庾翼在众多反对声中,强行北伐,在公元343年率四万军队出击。当时后赵皇室发生了一些内乱,有七千士兵南下投诚,庾翼又约到了后赵背后的前燕、前凉一起行动,自以为胜券在握。东晋军队依靠突然袭击,在襄阳-樊城打了后赵一个措手不及,初战小胜,但深入到丹水流域(今湖北省襄阳丹江口市以北)之后,就被打的晕头转向。公元344年,晋康帝司马岳病重,庾冰想入朝插手继任者的选择,却因为生病,未能赶上,何充拥立了幼子司马聃(晋穆帝)dān,而不是庾氏家族所期望的司马昱。晋穆帝司马聃即位后,庾冰气愤而死,庾翼停止北伐,返回夏口,试图逼近京城,施加压力。由于缺乏能力较强的后辈,主要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庾氏家族逐渐凋零。何冰扶持庾翼的部将(北伐时的先锋)huán上位,接替庾翼的职位,出任荆州刺史,镇守东晋的西部防线。

(二)东晋门阀结构的剧变

第二次北伐后,东晋的门阀结构发生剧变,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谯国桓氏、陈郡谢氏成为新贵。王氏家族后来的代表人物,比如王羲之,官至江州刺史,右军将军(被称为‘王右军’),渐渐也不得不称病辞职,寄情于山水之间(<兰亭集序>),以书法、文学为“主业”。其子王献之,为晋简文帝司马昱的驸马,曾应邀出任谢安的长史,并官至中书令(被称为‘王大令’),亦未能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最后选择与父亲一样研究书法和绘画。王献之的女儿(即王羲之的孙女)王神爱是晋安帝的皇后。

庾亮、庾翼兄弟开启了地方军事首领职位可以由家族成员继承的先例,严重损害了东晋皇帝的权威和控制力。后来,南方的宋、齐、梁、陈四朝,都是效仿这种模式,军事首领推翻了皇帝。

(三)东晋的第三次北伐(桓温)

第三次是桓温的北伐。桓温少年时,由于侠客行为而成名,得到权臣温峤qiáo、清谈领袖刘惔dàn等人的赏识和推荐,并成为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后来又结交了庾翼、何充等新贵,平步青云,成为庾翼的继任者。桓温为人好爽,但有时候也有些极端,《资治通鉴》记载,他曾经表示:“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与之前两轮北伐相比,桓温更加务实,没有选择北上碰硬,而是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先攻击西边相对弱小的成汉。公元346年11月,桓温带兵启程,次年2月,已进军到成都附近,随后,成汉的末代皇帝李势投降。公元349年,成汉最后的残余势力被消灭,东晋统一了整个南方地区,桓温的威望和权势达到顶点。

公元354年,桓温率军北伐前秦,进入关中地区,大战于蓝田,最远打到了长安近郊的灞上,因为粮食耗尽,秦军又坚壁清野,不得不撤军。当时,三辅郡县有许多老人看到东晋军队,激动地说:“不图今日复睹官军!”(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官军) 与桓温政见不合,但也主张北伐的殷浩,在公元353年从寿春出兵,大败而还,殷浩个人能力的低下是战败的主要原因。公元356年,桓温从江陵出发,攻克洛阳,请晋穆帝司马聃还都,不成,桓温不得不返回,新获的土地尽失。公元369年,桓温又率军北伐,击败前燕,还是因为粮食问题而退兵。桓温的北伐获得了中下层民众的支持,但东晋上层统治集团不思进取,勾心斗角,屡屡破坏北伐成果,最终均未成功。

桓温与殷浩一直相互牵制。桓温去世后,其弟桓冲继任荆州刺史,东晋朝中则是陈郡谢氏的谢安上位。谢安奉行与王导相似的政策,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政徐图缓进,多为民众着想,这样国家自然就会安定)方针来稳定政局,维持了世家大族之间的平衡。

(四)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东晋数次北伐的失败,其原因在西晋时期便已形成。西晋立国之初,首批权贵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和拥立司马氏上位的官僚,这些既得利益者获得地位与权力之后,便开启了极力阻止一切变化的进程,只要西晋不立即亡国,他们就安于现状,完全没有进取之心。这是西晋迟迟不攻伐吴国的重要原因,虽然吴国内政已经糜烂了许多年。西晋统治集团里,真正办实事,想办法灭吴的,只有羊祜一人,其他人不是沽名钓誉,就是尸位素餐。这些人还经常阻止军功集团的上位,觉得外面有将领打仗立功,获得晋升,便可能挤占他们的职位。于是,最好什么仗都不要打,因为魏国和蜀国的领土已经够他们花天酒地了。司马昭、司马炎的最著名亲信贾充,也是著名的失败主义思想者,先是反对伐吴,后来又拒绝到前线带兵,他的想法是安安稳稳享受已经获得的荣华富贵,如果出去打了败仗,自己就满盘皆输了。灭吴的最大功臣,统领水军首先攻下建业,俘虏了孙皓的王濬,在司马炎的刻意保护下,才拿到襄阳侯、辅国大将军的封赏。跟着打酱油,实际上出力不多,也没有冲在前面,后期还多次恶意举报王濬的权贵们,比如贾充、王浑、司马伷、王戎等人,都赚的盆满钵溢,好像这些家伙真的立下了大功。

东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寄希望于长江天险,偏安江南。东晋统治集团和广大民众,以及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皇族、南下士族和江南本地士族这三个部分之间,始终在认识和目标上存在差别。王导善于从中弥合这些矛盾,一方面,默许(甚至可能暗中支持)王敦联合士族清君侧,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在王敦之乱失控后,又坚持维护司马皇族的地位,以此作为东晋稳定的基础。王导去世后,再没有人有如此的远见、魄力和手腕,东晋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混乱和衰落。

五、东晋的回光返照(淝水之战)和最终覆亡

(一)东晋中后期的皇帝

东晋的第六位皇帝是晋哀帝司马丕,开启了“土断”政策,平时好长生不老之术,中毒而死。

第七位是晋废帝司马奕,因为司马丕午后,按兄终弟及原则即位,在位期间被桓温所废,有史料认为司马奕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无明显过失,桓温废其位,是为了自己称帝,但桓温始终未能实现改朝换代。

第八位是晋简文帝司马昱,为桓温所立并控制,司马昱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弟弟,曾经与何充、殷浩等人同朝为官,五十二岁被立为皇帝后,处处受桓温挟制,在位八个月即忧愤而死。先前,庾氏家族(庾冰)就想拥立司马昱,但未成功,其对手何充拥立了司马聃。司马昱和司马绍是异母兄弟,司马岳是司马绍之子,司马聃是司马岳之子,所以司马昱是司马聃的叔祖父。司马昱成为皇帝前,见证了其同辈和晚辈共七人做过皇帝。

第九位是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为司马昱之子,先后经历了桓温、谢安的专权,短暂恢复了司马氏皇权,又面临其弟司马道子的争权,最后被宠妃暗杀,司马曜在位期间,打赢了淝水之战。

第十位是晋安帝司马德宗,为司马曜长子,智力水平与“白痴皇帝”晋惠帝相当,朝政落入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的手中,后桓玄起兵攻入建康,成为东晋新的实际统治者。接着刘裕起兵,打败桓玄,控制晋安帝,最后又将其杀害,公元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成为南朝-宋的渊源。

第十一位是晋恭帝司马德文,当时刘裕已经有称帝之心,但慑于舆论压力,还是拥立了晋安帝之子司马德文,不过仅过去了一年,就胁迫其禅位。

(二)淝水之战

晋孝武帝初年,北方的前秦日益强大,本着“守江必守淮”的原则,谢玄镇守江北的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期间,招募了淮南江北的骁xiāo勇之士,在东晋中央军之外又建立了一支队伍,称为“北府兵”。当时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与扬州分列长江的北岸与南岸)被称为“北府”,京口、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为北方士民南下渡江后的首选落脚点,另外还有广陵、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到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也被东晋作为安置区,谢玄先后在江北的广陵和江南的京口驻扎。

公元370年,前秦灭掉前燕,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公元373年,攻下东晋的梁州(汉中一带)、益州,深入到西南地区。公元378年,攻下襄阳,俘虏东晋守将朱序,后围攻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被谢玄率北府兵击退。公元382年,前秦平定西域,疆域达到最大。此时,前秦的君主苻坚认为时机已成熟,决定举全国之兵南下,攻灭东晋。早在公元375年,前秦的丞相王猛临终的时候,就劝谏道:“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这句话指出,前秦迅速崛起之后,氐族的统治地位还不太稳固,境内归附的鲜卑族、羌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一直暗流涌动,伺机再起,而东晋实力尚在,且占据“正统”,不能轻易图谋。但苻坚忘记了王猛的嘱咐,对其弟苻融等人的力劝也没当回事,在慕容垂(后燕开国皇帝)等人的怂恿下,于公元383年出兵。苻坚信心满满,宣传带了八十万军队(有史料说是112万,也有史料说实际到达淝水战场的只有30万),声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后来演化为成语“投鞭断流”。

前秦军队渡过淮河后,占领寿阳,前锋屯兵于寿阳东面的洛涧(淮河支流,在今寿县东面的淮南市区汇入淮河)。东晋由谢安坐镇京城统筹调度,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组织北府兵迎战。晋孝武帝时期,朝政混乱,司马道子专权,谢安为避祸,有较长时间隐居于会稽郡的东山,与名士王羲之、孙绰chuò等人交往,游山玩水,吟诗作文。随着东晋内外部形势的不断恶化,要求谢安出仕,主持大局的呼声越来越高,士大夫中开始流传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于是谢安在四十岁的时候复出,称为“东山再起”

谢玄的部将刘牢之首先率精兵攻占洛涧,大大挫伤了前秦军队的锐气,迫使其与东晋军在淝水(东淝河)对峙。苻坚苻融抵达寿阳的时候,城外东晋军队已驻扎妥当,军容整齐,声势浩大。苻坚有些心虚,误以为八公山上的草木也是东晋军,大呼对方为劲敌,是为成语“草木皆兵”的由来。苻坚让降将朱序去劝降,没想到朱序直接泄露了前秦军队的虚实,并献计让东晋与前秦约定在淝水西岸决战。前秦诸将都认为,淝水是重要屏障,不能让东晋渡过,苻坚未予重视,觉得东晋军渡河过程中攻击也未尝不可。东晋渡河的时候,前秦军相应后撤,让出战场,结果朱序趁机制造混乱,大喊“秦军败了”,引起前秦军大乱,相互踩踏,争相逃窜。谢玄率军乘胜追击,收复河南、山东大片地区,包括徐州、兖州、青州、司州、豫州、梁州,公元385年还一度跨过黄河,抵达邺城,堪称东晋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胜利。西路晋军也同步推进,收复蜀中襄阳。淝水之战中,苻融战死,苻坚中箭,孤身逃往淮河以北。前秦军队逃亡的时候,听到风吹过的声音与鹤的鸣叫,也以为是晋军组织追击的号角,是为成语“风声鹤唳”的由来。

淝水之战伤了前秦的元气,境内其它少数民族纷纷揭竿而起,鲜卑族的慕容垂建立后燕,羌族的姚苌cháng建立后秦

下图为淝水之战的地图。灰色字为今天的地名

给叫叫讲中国史-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东晋主要依靠北府兵这支由北方流民组成,实际上不属于东晋“正规军”的武装力量。这种状况一是反映了东晋整体上的政治腐朽和军事孱chán弱,就像清朝末年由于八旗和绿营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冲锋陷阵。二是反映了南下士民与江南本地士民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隔阂,东晋多次试图弥合,终未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司马皇族和南下士族对江南本地士族又有一种并不正确的优越感,加剧了东晋内部的矛盾。三是反映了东晋的藩镇坐大,威胁中央政府,淝水之战后,谢玄立即被解除了对北府兵的领导权,但北府兵一直未解散,王恭、刘牢之等人依靠北府兵,日益军阀化,东晋需要依靠他们去镇压层出不穷的各种起义,也不敢对其下手,不断征战的过程中,北府兵愈发强大。刘裕成为北府兵的首领之后,挟兵自重,甚至一步步取代了东晋的皇家卫戍部队,最后直接废掉了司马皇族。

(三)东晋结束和南北朝开始

淝水之战是东晋在外部高压之下的反强力弹,保住了半壁江山,但正如清朝末年的“同治中兴”,只能算是回光返照了。

淝水之战结束后,立了大功谢安等人反被排斥,晋孝武帝为了恢复皇权,重用其弟司马道子和侄子司马元显,纠集一帮奸人作为爪牙,导致民不聊生。公元398年,京口镇首领王恭联络世家大族之后和藩镇首领殷仲堪、桓玄、庾楷等人起兵,虽然后来王恭被杀,桓温的儿子江州刺史桓玄被推举为盟主,保留了大族推翻皇室的力量。

公元402年,司马元显发兵,准备进攻桓玄,反被打败,后被杀。公元404年,桓玄废晋安帝,自立为帝,国号楚,但未获承认。至此,王、谢、庾三大家族彻底衰落,桓氏成为东晋唯一的大族,但也势力大不如从前。同年,刘裕在京口起兵,被推举为盟主,击败桓玄,掌握东晋政权。

公元409年至417年,刘裕南征北战,攻破南燕、后秦等割据政权,以及广州、江陵、成都、襄阳等重要城市,实现了东晋对整个南方的重新统一。随后,刘裕改用皇子出任藩镇的将领,消除了大族对藩镇的垄断和对中央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为宋,史称“南朝宋”,东晋覆亡。等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正式形成了南北朝。与东晋有所不同的是,刘裕重用寒门,将原先的门阀士族排挤到名大权小的官职,从而强化了皇帝专制。

六、十六国

(一)十六国概况

西晋时期,五胡内迁,改变了北方地区人口的民族构成,随着西晋的一步步瓦解,北方和西南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其中有十六个国家实力最强,被收录进北魏历史学家崔鸿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史称“五胡十六国”或“十六国”。实际上,“五胡十六国”这个名称并不准确,因为其中有汉族和“五胡”之外的其它少数民族(比如高句丽、丁灵)建立的政权。还有历史学家认为,“冉魏”的建立者石闵(冉闵)虽然是匈奴人石虎的养孙,但却是汉族,并且后来恢复了汉姓。此外,前凉、西凉、前燕也都是带有较多汉族性质的政权。

十六国起始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氐族的李雄建立成汉,匈奴的刘渊建立前赵,结束于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鲜卑族的拓跋部灭北凉,统一北方,前后延续了130多年。十六国包括:北方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拓跋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注6)、南燕(鲜卑)、北燕(汉族冯氏,高句丽族高氏)、胡夏(匈奴),西南地区的成汉(巴氐族)。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冉魏),丁零族翟zhái氏建立的翟魏,武都(今甘肃省陇南市)氐帅(氐族人的首领/统帅)杨氏建立的仇池(此处读chóu),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北魏,汉人谯纵在蜀地所建的谯蜀

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

给叫叫讲中国史

(二)后赵的崛起

西晋的“八王之乱”期间,氐族的成汉,匈奴的前赵建立。“永嘉之祸”和西晋覆亡期间,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包括公元313年张凉(汉族)在凉州建立的前凉,公元315年拓跋猗yǐ卢(鲜卑族拓跋部)在代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yù县)、常山郡(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的代国,公元334年鲜卑族慕容部(慕容鲜卑)在辽东建立的割据政权。由于前凉境内战乱较少,中原难民纷纷前往,带去了晋朝的风俗体制,在乱世中形成“河西文化”。

前赵开国皇帝刘渊的侄子,第二任皇帝刘和和第三人皇帝刘聪(此二人为亲兄弟)的堂弟刘曜称帝,其同僚石勒与之决裂,在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也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8年,后赵攻灭了刘曜及前赵,基本统一了除前凉以外的整个北方地区,包括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以及荆州和幽州的一部分。公元330年,石勒正式称帝,国号亦为“赵”。石勒有雄才大略,为改善境内的胡汉关系,采用胡汉分治的方法,皇帝兼任大单于,称胡人为国人,汉人为赵人,石勒笼络汉族士人,减轻租赋,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儒家教育。石勒去世后,后赵皇族自相残杀,最终石虎胜出,于公元349年称帝。石虎去世后,后赵皇族再次大乱,石虎的养孙石闵(冉闵,注7)诛杀石氏子孙,于公元350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

下图为公元327年左右的后赵,国都先后为襄国、邺城。当时前赵仍存在

给叫叫讲中国史

(三)前燕的崛起

鲜卑族慕容部在西晋覆亡,司马睿南渡后,首先占据辽东,先后击败了后赵的石虎,辽西段氏鲜卑,高句丽等。公元352年,慕容鲜卑攻灭冉魏,建立前燕。前燕统一了北方的大部(黄河以西的黄土高原,关中地区,河东/河内为前秦所占据),并多次击退东晋桓温的北伐。后来,属于皇族的慕容垂功高盖主,被迫于公元369年投奔前秦,前燕在内讧中逐渐衰落。

下图为公元356年左右的前燕,国都先后为龙城、蓟城(今北京)、邺城。当时慕容鲜卑已经崛起,建立代国,定都盛乐,尚未迁都到平城。前秦吞并了仇池,东晋吞并了成汉

给叫叫讲中国史

(四)前秦的崛起

前秦起家于后赵内乱之时,占据关中地区,经过几代君王,在前燕西边与其对峙。前秦的苻坚在汉族丞相王猛,前燕投奔过来的大将慕容垂的辅佐下,于公元370年灭前燕,373年灭仇池国,376年灭代国(鲜卑族拓跋部)和前凉(汉族,张天锡),基本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

如前面所述,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国内潜藏的矛盾纷纷爆发,庞大的帝国迅速分崩离析。次年(公元384年),境内各族相继独立,鲜卑族的慕容垂在河北复国,史称后燕,前燕的皇族慕容泓在关中地区建立西燕,羌族将领姚苌建立后秦。公元385年,西燕的军队攻陷长安,苻坚被姚苌杀害。由于邺城被后燕攻下,前秦皇室苻丕在晋阳继任皇帝。当年,镇守勇士川(今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鲜卑族将领乞伏国仁建立西秦,氐族的杨定建立后仇池国(注8)

前秦的疆域图,见下面的“七、东晋-十六国的疆域”部分

(五)北魏的崛起(十六国时期的北魏)

鲜卑族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公元前二世纪(大约为西汉的文帝、景帝、武帝时期),在大兴安岭深处狩猎。后来,自然环境变化,猎物减少,族群开始走出大山,转到蒙古高原上游牧,并逐渐形成部落。鲜卑族拓跋部先后两次建立代国,第一次建立的代国被正处于强盛时期的前秦打败和吞并。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在代郡复国,国号“魏”,史称北魏。拓跋珪励精图治,大力实施汉化改革,解散部落,推动北魏进入封建社会,后来,又将国都由草原上的盛乐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迁到长城南面的平城,完成了国家性质由塞外向塞内的转变。同年,前秦的氐族将领吕光从西域返回,占领凉州,在姑臧zāng(今甘肃省武威市)建立后凉。公元384年起,北方八国并立,包括关陇地区的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后仇池,关东的后燕、西燕、北魏,这种状况持续了九年。

公元394年,西秦灭前秦,次年,后秦灭西秦,接着,后凉投降,关中地区为后秦所全部占据。公元407年,匈奴族在统万城建立胡夏,屡次攻击后秦,致使后秦的国力被削弱,西秦趁机复国。公元416年,东晋的刘裕带兵北伐,接连攻破许昌、洛阳、长安,后秦覆亡,刘裕回东晋后,留守军队内讧,胡夏趁机攻入关中地区。割据四川,于公元405年建国的谯蜀,也在刘裕北伐过程中被东晋的偏师所攻破。这期间,河西的后凉分为南凉、北凉,期间还从北凉分出了西凉(汉族,敦煌太守李暠hào),由于强敌环伺,最终都投降了西秦、后秦。

公元394年,后燕灭西燕,由于北魏是西燕的盟友,所以后燕接着去北伐北魏。后燕与北魏在并州(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拉锯战,最终北魏占据上风,攻陷后燕的国都中山(今河北省保定市)。后燕在北魏的攻击下,国土被分成两大块,因此分裂成两个政权,北燕建都于后燕最初发迹的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南燕建都于滑台(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后迁至广固(今山东省潍坊青州市)。南燕的主要疆域在黄河中下游到淮河以北地区,与东晋交接,南燕又屡屡挑衅,结果在刘裕北伐中被东晋攻灭。至此,北方仅剩下北魏、北燕两个政权。

下图为公元409年左右的北魏,国都已经从盛乐迁到平城,并带来了长城以北的大片土地。后燕分裂为南燕和北燕。西秦的南部变成后秦,北部变成胡夏,但后秦扩张到了黄河中游南岸(今河南省中部和南部)。东晋跨过淮河,一直打到黄河南岸,获得今安徽北部(不含西北部),江苏徐州一带,山东南部的土地。前凉分裂呈南凉、北凉、西凉。北燕与前燕比较,失去了整个辽东半岛。最后需要注意的事,北魏和北燕的北面,契丹出现了,将来会在隋唐时期崛起,后来还会演化成辽,给北宋带来巨大麻烦

给叫叫讲中国史

东晋覆亡,南朝宋建立后,北魏的相对优势更加强大,先后打败了柔然、胡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地区,南北朝开始。公元443年,北魏又灭了后仇池国。

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传承关系图。从上往下为时间顺序,箭头是被灭国。红绿橙三种颜色标注的,为同一集团的“复国”

给叫叫讲中国史

七、东晋-十六国的疆域

下图为公元382年的“东晋-前秦”疆域,这是历史学界最常见“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当时,前秦疆域达到最大,拥有西域,纵跨内外蒙古,并且暂时吞并了东晋的汉中、蜀中(梁州、益州)。

给叫叫讲中国史

前秦的豫州,州治在洛阳县。东晋的益州,即三国至西晋的成都。

与西晋的疆域相比,东北方向上,前秦失去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在辽东失去了今辽宁省丹东市北半部(但丹东市区附近-鸭绿江口北岸未失去)到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这一片地区,主要是由于高句丽gōu lí崛起所占据。正北方向上,前秦多了西晋所没有的“河南地”,并涵盖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西部,以及外蒙古的南半边(乌兰巴托以南),但新增疆域的北部为柔然聚居区,南部为鲜卑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前秦在这些地方的控制力不强。西南方向上,前秦当时占据了蜀地,向西延伸到泸水(今雅砻lóng江),向南延伸到长江。中南方向上,前秦占据了汉水流域的上游到中游,但长江三峡地区仍在东晋范围内。东南方向上,前秦与东晋以淮河为界。

东晋的疆域与西晋的南半部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前秦设置了西域校尉,驻龟兹。当时西域主要有龟兹qiū cí、疏勒、于阗tián、鄯shàn善、焉耆yān qí等国家。

在祁连山南面,吐谷已经出现,为慕容鲜卑所创立。到了隋唐时期,将崛起为重要一极。

八、专题: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必然

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发现,东汉时期的年平均温度比新中国成立后高1-2℃,而两晋南北朝时期则比新中国成立后低1-2℃,属于干燥和寒冷的阶段。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把东汉初期(公元元年左右)到南北朝时期的趋于寒冷作为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典型阶段,列举了西汉成功移植到北方的橘子三国时期在北方就不再结果,曹丕阅兵时遭遇到此前未出现过的淮河结冰,南朝时建康城外可以像之前北方一样采集河冰,北朝(公元六世纪左右)杏花盛开和枣树出叶推迟了两到四周,石榴树在农历十月就要开始包裹防冻等案例。竺可桢还研究了安徽正阳关附近淮河的冬季状况,发现周期性寒冷或突发性寒潮南下的时候,这一段淮河会长期或短期的封冻,而如果是周期性温暖的时候,则不会封冻。北方河流通常冬季封冻,南方河流则不封冻,这个位置是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分界线,更容易受气候而不是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另有大量史料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权贵阶层为了抵御环境的寒冷,经常服用传说是张仲景的方剂“寒食散”,由于服用过量,又常有人因此患病甚至死亡。通常来说,年平均气温下降1℃,粮食产量就有可能下降10%,由此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粮食产量比东汉时期最多要减少40%。这个推断与另一个数据也能形成相互验证:晋灭吴的时候(公元280年),全国人口仅剩下1600万,到了晋惠帝的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经过晋武帝的二十年励精图治,人口恢复到3500万,但是与东汉人口最高峰(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的5325万仍有较大差距,战乱(外因)和生育意愿的下降(内因)是全国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东汉以来庄园制(三国以来坞堡)的大发展,隐匿了大量本来可以直接向国家缴纳税赋的人口,并造成了统计数字的“偏差”。

下图是根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绘制的。粗红线为竺可桢推算出来的近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升降情况,与细橙色线的同期挪威雪线变化情况基本一致(雪线变化相对于气温变化有一些滞后性),此外于日本樱花每年开花早晚得周期性变动也基本一致,说明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规律相关。此图还可以看出,近五千年来有多个温暖和寒冷的时期交替。淡绿色折现为全国人口规模(大分裂时期,包括了各个政权的辖区)的变化,可以看出人口增减与气候(气温)变化正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明朝中期(万历年间),由于红薯等新型作物的传入,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全国人口开始大爆发,达到2亿人,脱离了之前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和战乱等因素的束缚,明末清初是一个新的小冰期,但人口未减少到之前寒冷时期的规模,至清朝道光年间,全国人口突破4亿人。

给叫叫讲中国史

历史上每次趋于寒冷的时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都会发生南移,同时导致“长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牧区的草木减少和牲畜减产,以及北方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减产,进而导致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王朝崩溃,陷入大分裂。其中游牧民族南下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新的和更大面积的生存地,因为牧区单位面积产量的降低,只能通过面向农业区扩大生产面积来补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抢掠农耕民族的物产和人口,尤其是叠加了风雪灾年的时候。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下,与之前之后一样,都是此类规律的作用。西汉时期,农牧分界线大体沿着“长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汉时期,在黄河“几字形”弯之内,农牧分界线南移到了关中平原的北部边缘,两晋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进一步向东向南移动,东部跨过太行山脉逼近华北平原,南部深入到关中平原,给传统重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公元十二世纪、十七世纪为起点的两个历史阶段,也是类似于东晋南北朝的周期性寒冷,这两个历史时期正好分别是辽/金南下攻击北宋/南宋,女真南下攻击明朝的时候。(注9,注10)

易中天写过一本书名为《两汉两罗马》。可以说“风调雨顺”成就了东方的西汉东汉两朝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数百年辉煌,而影响全球的干燥与寒冷气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方的饥荒、战乱和大分裂,也使得西方的罗马逐渐衰弱,未能抵御曾经在东方被打败的游牧民族,最终分崩离析。实际上,公元二世纪到三世纪,蒙古草原上持续干旱,匈奴先是选择南下,与西汉和东汉冲突,但中原此时气候尚好,在自然条件优势的基础上顶住了压力,最终等来了匈奴的分裂,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西迁。但罗马帝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北匈奴裹挟着欧亚大草原上其它受干旱影响的游牧民族,冲向刚刚陷入恶劣气候,国运日衰的罗马帝国,结果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注1:南京原来叫做“秣陵”。公元211年,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到这里,为表示想建立帝王之业,在次年将其改名为“建业”。公元280年,西晋军队攻占建业,司马炎将其分为几块,秦淮河以北改名为“建邺”,以南采用旧名“秣陵”。司马睿南渡后,为避晋愍mǐn帝司马邺之讳,在公元313年改名为“建康”。

注2:“开府”又称“开府治事”,始于汉朝,指的是三公、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相当于三公的高级官员,可以设置幕府,自行选拔属官,来处理政务。幕府中,一般有“长史”“丞”“参军”“主簿”“司马”等官职。有些属官的级别还比较高,比如长史、司马能达到四品甚至三品。刘禅即位后,在诸葛亮先前的丞相,录尚书事,假节等职务和职权的基础上,又赋予开府治事的权力,同时领益州牧,因此,国家的政务中心转移到丞相府,统一了事权,减少了组织架构的层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仪同三司”是一种官职或待遇,指的是非三公的高级官员,给予和三公同等的地位、权力和待遇。唐朝及以前,“仪同三司”差不多相当于从一品(官员的第二等,但第一等(正一品)实际上不会实授,仅限于个别勋臣的荣誉性加衔)。元朝时,“仪同三司”升至正一品。明朝时,不再用。北宋的包拯就是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号“孝肃”。前四个是实际职务,后四个是荣誉性加衔(加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包拯最有名的职务是“权知开封府”,而不是“开封府尹”,因为“权知开封府”在理论上是个“临时代理”的任命,虽然常常负有实际职责,而“开封府尹”是重要的首都市长一职,在北宋时期相当于现在英国的“威尔士亲王”,一般只会给储君,用于即位前的锻炼,比如宋太宗赵光义在其哥哥宋太祖赵匡胤执政时期。宋朝时,馆阁学士在名义上是皇帝的侍从和顾问,但很多时候用于高级官员和退下来官员的加衔,包括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四个等级。北宋有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yóu阁、敷文阁等,南宋有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等。

三国时期的魏国,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开府仪同三司”制度基本成型,作为高级官员的职权和地位,称得上为官的顶点。西晋初年,谋划灭吴的羊祜车骑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加开府如同三司之仪,但他多次谦让,坚持不配备幕僚(属官)。后来的贾充、司马攸,以及东晋的王导、王敦、谢安、桓温、刘裕等重臣,也有这个加衔。不过,如果只是“仪同三司”,就更偏重于荣誉性,而如果是“开府仪同三司”,实际权力就非常大了,甚至可以左右皇帝。

注3:“侍中”是秦朝时设置的官职,最初为丞相史(丞相的一种属官,品级不高,但地位重要),经常到皇帝身边侍奉和往来沟通,所以称为“侍中”。汉朝时,侍中成为加官的名称,在本来职务之外加“侍中”官名,可进入宫中。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备受恩宠,经常参与重大决策,为方便出入宫中,就“加侍中”。

注4:琅琊王氏有“八王”:王祥、王戎、王衍、王敦、王澄、王导、王绥、王玄。河东裴péi氏有“八裴”:裴徽、裴康、裴楷、裴绰、裴瓒zàn、裴遐xiá、裴頠wěi、裴邈miǎo。《世说新语·品藻第九》将相关家族的人一一对比:“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shí,荀靖方陈谌chén,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注5:泗口是古泗水汇入淮河的河口,在今天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因为当时泗水比较清澈,又称“清口”“清河口”“清泗口”。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在此处设置清河县。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清河县治迁至清江浦。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河县改称淮阴县。1945年-1983年期间,清江市、淮阴县/市反复调整。1983年,淮阴地区改为淮阴市,清江市改为清河区,后改为清江浦区。

注6:卢水胡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活跃于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其来源比较复杂,历史学界认为其融合了匈奴、月氏(yuè zhī 亦可读ròu zhī)、羯、氐、羌等民族和部族的成分。卢水胡这个名字源于商朝时的“卢方”(一个方国),周武王伐纣之后,卢方和西迁到关中地区的彭人部落融合成彭卢戎,后又陆续融合了西部多个少数民族,最终形成“卢水胡”这个民族。西周至东汉,卢水胡多次被中央政府征调,活动区域从关中地区的泾河与渭河流域,扩展到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河湟谷地等区域,并逐步汉化。南北朝时期,卢水胡主要分布在这三大地区。

注7:石闵是石虎的养孙,建立了魏之后,恢复了自己原来的汉族姓氏,称“冉闵”,所以他建立的国家又被称为“冉魏”。

注8:仇池是氐族杨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的政权,因其最初建国时政治中心在今甘肃省陇南市的仇池山而得名。广义的仇池包括前后五个政权,分别为:(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仇池国被前秦攻灭,后仇池国被南朝宋攻灭。

注9:关于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三个时期(陕西-山西-河北)农牧分界线的南移,其中有部分结论仍值得商榷què。诚然,早在夏商周时期,关中平原就有过放牧的记录(比如秦国的祖先就是给周王室放马的群体),也常有西戎、北狄侵入到农耕区的事件,但这些并不足以证明农牧分界线在较长时间,较稳定地发生了变化,而更可能是偶尔或阶段性的波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亦如此,五族内迁,人口入塞,但并不意味着侵占了耕地,改为牧场,许多内迁部族实际上发生了汉化,即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被农耕群体同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农牧分界线”的南移,直至移动到关中平原中部和华北平原西部,应当被看做是地区人口构成的变化,而不足以确定为生产方式的变化。

注10: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五代末期的公元934年,冰岛的埃尔加火山喷发大规模喷发。一般来说,小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灰只能达到对流层,很快就能在降水过程中被带回地面,不会给气候带来明显影响。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能一直向上冲到平流层,并在这个无风无雨雪的位置长期停留,相当于给地球搭建了一层天幕,阻挡太阳光射到地表,从而引起全球温度的阶段性下降。研究显示,埃尔加火山喷发了三到八年,在公元939年前后让全球气温降到最低值。《辽史》等古籍也记载,公元939年没有炎热的夏天,7月份内蒙古东南部还下雪了,当年冬天,后晋国都开封“大雪害民,五旬未止”。公元940年,低温仍在继续,11月,南京、扬州的运河封冻,漕运中断。到了公元941年初,山东的莱州湾海冰有一百多华里宽,远超历年平均水平。公元942年至943年,罕见低温还造成了全国范围的严重旱灾,进而引发蝗灾,然后是饥荒,后晋因此衰落,在三年后(公元947年)覆亡。同时,契丹南下,侵入后晋疆域。公元1600年,秘鲁的怀纳普蒂纳火山喷发。次年(公元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中原无夏,杭州、苏州、湖州等南方地区甚至连日下雪,山西、河北等地出现霜冻,农作物绝收。在辽东,女真快速扩张,不得不重新启用李成梁去救急,但女真南下叩关的趋势已无法阻挡。综上,周期性寒冷叠加火山喷发等因素,会进一步加剧中原王朝崩溃和游牧民族南下。


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

关东士族(留在北方):清河崔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xíng阳郑氏

关陇士族(留在北方):弘农杨氏,京兆韦氏

南渡士族:琅琊王氏,河东裴péi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

其它士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

五姓七望(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给叫叫讲中国史


本文动笔于2023-05-27 14:47:33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0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