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 非著名历史学爱好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给叫叫讲中国史30-西晋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3-05-20 13:26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851 评论:0



一、西晋概况

历史学界比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是,西晋开始于公元265年,司马炎迫使魏元帝曹奂huàn禅位,自己称帝,定国号为“晋”的时候,结束于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ruì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总共持续了52年。公元316年,内迁的“五胡”掀起反晋高潮,匈奴率先控制中原,攻破国都长安,西晋实际上已灭亡。如果从晋灭吴,三分归晋的公元280年开始计算,西晋作为全国性政权持续了38年。西晋仅有四代皇帝,分别为: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chì,晋愍mǐn帝司马邺。

二、太康之治-户调式-晋武帝司马炎

(一)太康之治

天纪四年(公元280年),晋灭吴之后,在战争结束,天下一统的基础上,西晋开始鼓励农业生产和垦荒,兴修水利,减轻税赋,恢复人口(劳动力)登记。

太康元年(280年),西晋颁布户调diào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占田制,国家准许农民占有法律规定面积的田地,正丁男子(注1)占田70亩,女子30亩,然后“督课耕田”(简称‘课田’),按“课田”数征收田租,标准为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25亩,次丁女、老小均不课,每亩需交纳租米8升。二是户调制,丁男每年交纳绢3匹、绵3斤,丁女、次丁男减半。三是品官占田和荫亲荫客制,规定一品官员可占田50顷,每低一品,减5顷,官员占有的这些田亩不课田,不交纳户调。如果官员自己没有田,可以将这一套“免租免税”权力转让给亲属,称为“荫”,或是其他人可以投靠到这些官员的名下,以官员家族成员的名义享受“免租免税”,不过,通常是要把田地产出的一部分或是其它财物“孝敬”所投靠官员,当然,这些“孝敬”肯定要低于国家征收的标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期,生产恢复,人口增长,随着剥削减轻,又有大量人口陆续恢复了户籍登记。至晋惠帝司马衷的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全国在册人口已达到3500万人,比二十年前的1600万人翻了一倍多。

(二)户调式

“调”最早出现于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户调制出现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挟持汉献帝的曹操在兖yǎn州、豫州征收“户调”,征收对象包括绵、绢等物品。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正式颁布户调令,意味着两汉时期的算赋、口赋(注2)终结,户调和保留下来的田租一起成为国家的正式赋税项目。

两汉时期,算赋、口赋之类均为按征收,户调制模式实际上是按征收,以户主身份来确定本户整体的征收标准,在东汉末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大环境下,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放松对农民个人的人身控制,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生产恢复。当然,这一历史时期政府控制力的减弱,无法深入开展土地和人口调查,也是重要原因。

算赋和口赋征收货币,农民将田地产出拿到市场上换成货币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商人等群体的压价盘剥,而户调式直接征收实物,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当然,战乱等因素所导致的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易活动被破坏,也是倒退到民间以物易物和官府征收实物模式的重要原因。

到了南北朝后期,南朝的梁、陈,北魏(后期)重新改回了按丁征收的模式。隋唐时期,生产力恢复和提高,户籍制度加强,于是变为租庸调制。

(三)腐朽的西晋统治集团

司马家族取代曹氏家族,主要是得到了士族地主集团的支持。西晋建立后,司马炎投桃报李,给士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大量特权和优厚待遇,但士族却因此日益骄奢淫逸,与庶族地主及广大农民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司马炎本人崇尚节俭、朴素之风,却无力阻止皇室和士族的腐化,后来,司马炎也逐渐堕落,加入到士族的腐化与奢靡之中,加剧了社会矛盾,成为西晋覆亡的重要原因。《晋书》记载,位列三公的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chǐ……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zhù处。”还有王恺(司马炎的舅舅)、石崇斗富,王恺用米浆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布做了四十里的步障,石崇就用锦缎做了五十里的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就用香椒泥涂墙壁。司马炎得知这件事,居然觉得很有趣,暗中支持王恺,赐给他一株二尺多高(相当于现在50多厘米 )的珊瑚树,王恺拿到石崇面前炫耀,石崇直接将其打碎,然后叫人拿出许多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让石崇随便挑选。

三、八王之乱-晋惠帝司马衷

(一)白痴皇帝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其同母的兄长司马轨两岁就夭yāo折,所以他九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十三岁时,司马炎命司马衷娶了贾充(平定淮南第二次叛乱,弑shì杀高贵乡公曹髦)的女儿贾南风(时年十五岁)。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改年号为永熙

有史料记载,司马衷小的时候,就被发现智商方面有问题。当时司马炎很发愁,担心他无法正常履行皇帝的职责。为了测试其能力究竟如何,司马炎出了几道题,要求三天内答复。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聪明而有心计,找了几位老先生帮忙解答。此时,有幕僚提醒,题目答得太好,反而容易被人看出来是假的,于是贾南风又找人修改了答案,降低标准。司马炎看了答卷后,觉得虽然不是很完美,但答对所问,思维基本清楚的于是放心了,不再提废立之事。

等到正式即位后,司马衷便无力应对,并且闹出了许多笑话,被后世称为“白痴皇帝”。比如有一年夏天,司马衷在花园中玩,听到池塘里的青蛙叫,就问随从,这些青蛙是为官还是为私在叫?随从们面面相觑qù,幸好有个善于应变的人,上前回答道:“在官家的地方叫的,就是为官家的;在私人的地方叫的,就是为私人的。”又比如有一年闹饥荒,有人向司马衷报告说,许多老百姓没有饭吃,都饿死了。司马衷对此很困惑,问道:“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大家一时间哭笑不得。这件事还演化成一个典故叫做“何不食肉糜”。

(二)八王之乱

司马衷无法正常履行职责,权力就落到了皇后贾南风的手里。贾南风专权期间,迫害了皇太后、太子、宗室(比如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弟弟,太宰司马亮),甚至伪造司马衷的诏书。

元康十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杀贾后,自封为相国,自此打开了司马氏皇族混战的潘多拉魔盒。“八王”纵向跨越三代,其中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是司马师、司马昭的兄弟,即司马衷的祖父辈,河间王司马颙yóng、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炎的堂兄弟,即司马衷的父辈,楚王司马玮、齐王司马冏jiǒng、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是司马衷的兄弟。实际上,混战的不止这八个诸侯王,他们是主要参与者,在《晋书》中“列传第二十九”被记录在一起。

给叫叫讲中国史-西晋

八王之乱前后有十六年,但并不是一直处于战乱,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司马炎临终前,安排其皇后(司马衷即位后改称皇太后)杨芷zhǐ的父亲杨骏(外戚)和汝南王司马亮(宗室)共同辅政,杨芷不是司马衷的生母,与司马亮也有矛盾,于是父女俩把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亮排挤到许昌,独掌大权。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利用这些矛盾,秘密联络外地的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勤王,废掉杨芷的皇太后之位,押送到洛阳城西北角的军事堡垒——金墉城囚禁,又宣布杨骏谋反,灭三族,株连了数千人。由于分赃不均,贾南风勾结张华,除掉司马亮、司马玮,自此贾氏外戚集团掌握权力。

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到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持续七年。由于太子司马遹不是亲生,而自己没有儿子,将来无法成为太后,贾南风就想尽办法对太子加以迫害,怂恿司马衷废掉太子,囚禁于金墉城。赵王司马伦先是投靠贾南风,帮忙陷害太子,后来又改变主意,发动兵变,囚禁和逼死贾南风,杀掉张华等同党,伪造诏书自封为相国,掌握朝政大权。

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正月,司马伦废掉晋惠帝司马衷,将其软禁于金墉城,自立为帝。司马伦及其党羽,道德与能力都十分低下,内部还勾心斗角。当时官员上朝时,官帽上都会装饰名贵的貂尾,但由于司马伦四处封官许愿,收买人心,新晋官员太多,貂尾供应不够,只能用狗尾巴来替代应急,被戏称为“貂不足,狗尾续”,又进一步简化为成语“狗尾续貂”。

司马伦称帝后,人心不稳,很快就爆发了齐王司马冏(驻许昌),河间王司马颙(驻长安)、成都王司马颖(驻邺城)的兴兵讨伐。司马伦反击失败,连同其党羽全部被消灭。司马伦虽然一度称帝,但不为当时朝野和后世史学界所认可,所以未列入西晋四代皇帝的序列。

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司马冏杀掉司马伦,迎接晋惠帝司马衷复位,改元为永宁,司马冏自任大司马,与司马颙、司马颖分享权力。司马冏拥兵自重,不讲私德,不理政事,给了其他有野心、想争权的诸侯王讨伐的借口。翊军校尉李含,被策反的司马颙,当时驻军在洛阳作为内应的长沙王司马乂,矫称受密诏讨伐司马冏,夷灭其三族和党羽,司马乂独揽大权。不过,很快就发生了内讧hòng,司马颙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均未果,后来又发兵讨伐,相持数月,双方各有胜负,最终各自撤回。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时任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趁司马乂的军队疲惫,勾结禁军将其逮捕,交给司马颙,后处死。按照新的分权协议,司马颙升太宰,司马越升尚书令,表奏司马颖为皇太弟,并继续兼任丞相,准备随后废掉司马衷立的皇太子司马覃qín,让司马颖成为储君。

不久,东海王司马越,成都王司马颖,东安王司马繇yáo,东平王兼徐州都督司马楙mào,司马越的亲弟弟并州刺史司马腾,以及周边少数民族乌丸、羯jié等势力陷入混战,波及河北(邺城)、徐州(下邳等)、中原(洛阳、朝歌、许昌)、关中(长安)等地。司马颖本来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由于战败,被杀,年二十八岁。

光熙元年(公元307年)十一月,晋惠帝司马衷突然死亡,有传说是被司马越毒死。司马炽即位,为晋怀帝。

给叫叫讲中国史-西晋

下图为汉魏晋时期的洛阳城,及其西北角的金墉城。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最早在此兴建了百尺楼,魏明帝曹叡ruì将其扩建成军事堡垒,魏晋时期,许多被废的帝后都囚禁于此。

南北朝时期,金墉城被称为“河南四镇”之一。其它三镇为:虎牢城(位于今河南省郑州荥xíng阳市,控制进出河洛地区的隘口)、滑台城(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碻磝城(qiāo áo 位于今山东省聊城市茌chí平区,黄河南岸)。

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之初,洛阳城和宫殿未修好,曾在金墉城暂住。隋朝末年,李密在此称帝,作为瓦岗军的指挥中心。唐朝贞观年间以后,金墉城逐渐废弃,现在的遗址被称为阿斗城。

给叫叫讲中国史-西晋

四、五胡内迁-晋怀帝司马炽

(一)司马炽

司马炽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异母弟,无雄才大略,但行事低调,未表现出野心,在当时广受赞誉,并且没有卷入“八王之乱”。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几经废立的皇太子司马覃谋求重新夺回位子失败,被囚禁在金墉城,次年被杀,时年十四岁。当年十二月,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这是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博弈的结果,但此时司马炽仍未表现出对权力的野心。

光熙元年(公元307年)十一月,晋惠帝司马衷突然死亡,司马炽被紧急召进京,即位,次年改元为永嘉。当时,朝政仍为太傅司马越所把持。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司马炽密诏地方讨伐司马越,但司马越在三月即病逝。

(二)五胡内迁(开始)

三国后期,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中原地区人口锐减,劳动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国和西晋一直在积极招抚周边的少数民族,允许他们进入中原定居和耕种。“八王之乱”后,北方1500万人口中,汉人只占了三分之一,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反而占了总人口的大多数。民族构成的改变,少数民族进入军队甚至担任都督等高级职务,加速了西晋瓦解和“五胡十六国”的建立。

黄巾军起义期间,南匈奴内附,曹操将其分为五部,安置在并州一带。南匈奴的首领刘渊在八王之乱中与成都王勾结,并联络南匈奴各部,实力迅速壮大。

早在永宁元年(公元301年),随流民进入巴蜀地区的氐族首领李特,受西晋朝廷派遣,在蜀地北部建立流民大营,收容南下的流民,积累了巨大声望。后来,他率领六郡流民在绵(今四川省绵阳市)起义,拉开了五胡向西晋夺权的序幕。司马炽在位期间,永安/建武/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李特的儿子李雄占领成都,称“成都王”,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建立成汉。

匈奴的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建立前赵。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去世,其长子刘和即位,不久,刘和的弟弟刘聪将哥哥杀害,夺取王位。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的部将石勒大败晋军于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宁平城,呼延晏大败晋军于洛阳,后破城,俘虏司马炽,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期间,司马越进攻司马颙的时候,其手下的鲜卑军队攻破潼关,进入关中地区,在长安附近大肆抢掠,杀两万多人。

此外,氐族首领齐万年在元康六年(公元296年)至元康九年率众起义,一度击杀西晋的建威将军周处。“周处除三害”的典故为,周处少年时,横行乡里,与南山的白额猛虎,长桥下的蛟龙并称为当地三害,周处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先是除掉了前两害,又改过自新,发奋学习,拜陆机、陆云为师,成就了文武全才。周处先后在吴国(孙皓末年)任都督,在西晋任太守、御史中丞、建威将军等职务。

给叫叫讲中国史-西晋

五、西晋的终结-晋愍帝司马邺

晋怀帝司马炽被杀后,其侄子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改元“建兴”。

晋怀帝时期,匈奴(前赵)多次围困洛阳等重镇,各地勤王的军队都出工不出力,士族在行军途中忙于饮酒作乐,遇到困难掉头就跑,坐视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虏。晋愍mǐn帝时期,匈奴军队向西进攻长安,带领勤王主力军的司马睿在士族鼓动下,也踟蹰chí chú不前。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晋愍帝被俘虏,次年,在被多次羞辱后自杀,西晋灭亡。

西晋以前,主动或被动的“禅让” 并不鲜见,而前朝君主基本上都能有一个相对体面的结局,比如汉献帝,就可以在山阳公封地范围内,继续使用皇帝的名号、社稷、礼仪等,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适。从西晋末年开始,文明程度相对低的枭雄,对于被迫让位或是被俘虏的君主,常常会杀害,灭族,或是频繁加以羞辱,开启了不得善终的恶劣“惯例”。

六、西晋的疆域

西晋继承了魏蜀吴三国的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北部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高句丽gōu lí相邻。东至大海。南至交州,深入到越南北部和中部。西北至甘肃、新疆,与河西鲜卑、羌、氐相邻,控制整个河西走廊,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府和戊己wù jǐ校尉管理军政事务。西南至四川、云南。

西晋最多的时候分为二十一个州,外加一个西域长史府。二十一个州分别为:

第1-12:承袭自魏国:司州、豫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凉州、荆州、扬州

第13-14:灭蜀国后,把益州分为:益州、梁州

第15-17:西晋代魏后,从雍州、凉州、梁州分出来秦州,从益州再分出来宁州,从幽州分出来平洲

第18-21:灭吴国后,把原来分属魏吴两国的荆州、扬州合并,新得交州、广州,从荆州、扬州分出来江州,后来又分出来湘州

与三国时期相比,西晋的疆域主要是少了“河南地”,为内迁的匈奴、鲜卑、羌等族占据

给叫叫讲中国史-西晋

七、西晋的体制

(一)政治体制-中央

西晋的政治制度主要承袭三国时期的魏国,但又有一些创新,并深刻影响了东晋南北朝等后面的朝代。西晋时期,尚书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基本形成,三省制取代了之前的三公九卿,成为皇帝之下中央机构的主体。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合称八公,但除了司徒领导各州郡中正开展品第的评定,其它七个都成为了虚衔,不再有实权,用于封给勋臣贵戚。

(二)政治体制-地方

西晋沿袭了汉魏时期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州设刺史,郡设太守,如果是诸侯王封国所在地,郡就称为国,太守改称内史,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为了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晋进一步完善了魏国时期的都督制,让宗室诸侯王和功臣出镇地方,使用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等名号,管理一州至数州的军队,如果加了持节的头衔,还可以在一些情况下不先报告即可杀平民,违反军令者,甚至两千石dàn(州郡级别)以下官员。

(三)西晋的分封制

秦末汉初,刘邦分封诸侯,赢得了各国旧贵族和掌握重兵的将领这两大集团的支持,为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迅速胜出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分封制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地方诸侯的不断坐大,造成了分裂。三国末年到西晋初年,司马家族看到了西汉初期分封制的益处,却没有看到其负面影响,简单地效仿,埋下八王之乱直至西晋覆亡的祸根。即便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朝,朱元璋分封的皇族藩王,在朱棣执政期间被削夺了兵权,也继续消耗着国家大量的财富,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成为明朝最终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司马炎还认为,虽然自己家族依靠士族的支持取代曹氏,但士族过于膨胀,也可能造成新的“禅让”风险,还是大封自己家族的子弟(小宗)为诸侯,作为历任皇帝(大宗)的屏藩,较为保险。然而,宗室诸王权力的不断扩大,可以自行选用文武官员,收取租税,甚至保留1500-5000人的军队,再加上兼任的职务,比如(州)都督、刺史,镇东/南/西/北将军/大将军,平西将军、征西将军等等,又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地方自治是一种好的体制,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美国等近现代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国防、外交等事务由中央(联邦)政府统一掌握,统筹管理比较好,而对于一些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则需要更充分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考虑各个地方的不同特点和特色。这也是整个古代时期不断探索,却始终未能找到平衡点的问题。近代以来,地方自治探索一直在进行,比如清朝末年的东南互保,比如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但由于两千多年来“大一统”理念的惯性,这些实践均未能成功。

西晋的分封制未能实现晋武帝司马炎巩固司马皇族政权的初衷,而分封的诸侯王通常只结交封国的士族,不屑于和寒族交往,又造成寒族与西晋官方的离心离德。

(四)九品中正制-士族与庶族-门阀政治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抛弃了曹操的唯才是举的选官用人政策,采用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司马家族在士族的支持下取代曹氏,进一步强化了这项制度。

九品中正制在州设“大中正”,在郡县设“小中正”,这些都是负责品评人才的官职。这些官员调查、核实、品评、上报符合条件的人才,附上评语,并将其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个等级。“中正”上报的情况,经司徒府复核后,交给吏部作为选官、升降的依据。“中正”还会每三年重新评定一遍品级,但对于已任职的官员来说,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不会有什么变化。

通常“上上品”为虚设,“上中品”和“上下品”为高品,“中上品”和“中中品”为中品,其余为下品。按照制度设计,品评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个是“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了解祖上的官职和爵位,第二个是“行状”,即本人的品行和才能,但通常都很形式化,随便写一两句,比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第三个是“定品”,原则上要求以“行状”为主,“家世”仅作为参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西晋时期,基本上就按照“家世”来确定品级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也就是说,士族的后代品行和才能不怎么样,也能被照顾评为上品,而出身寒门的人品行和才能再高,也一般都直接定为下品。自此,九品中正制变成了门阀垄断权力,尤其是高级官职的工具,开启了(西晋)“门阀政治”的时代。

需要说明的是,“中正”确定的品级为“乡品”,而不是官员职务的品级,职务高低仍然是要通过官场上的升迁。不过,在“门阀政治”建立以后,“乡品”与将来职务的“天花板”逐渐建立起一套对应关系。

给叫叫讲中国史-西晋

东汉时期,“察举”和“征辟”为选官的主要途径,也在客观上为地主豪强建立和不断强化盘根错节的关系,把持人才选拔,制造阶层固化创造了条件。三国初期,曹操搞“唯才是举”,就是为了压制地主豪强,抑制浮华、虚伪、朋党的风气。实际上,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也是想通过设置“中正”这种选拔官员的职位,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打击东汉以来地方上崛起的豪强。而司马氏(掌权而尚未建立晋朝的时候)在郡县(小)中正之上,在州这个层面上设置中央直接委派的“大中正”,同样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不过,随着此项制度的发展变化,长期盘踞在中央,世代为官的官僚群体——也就是被称作“门阀”或“士族”的——成为新的垄断者,也就是说“中央层面”的大族取代了“地方层面”的大族,实际上换汤不换药。

《晋书》的说法是,司马懿家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昌意→)颛顼zhuān xū(高阳氏)→重黎(祝融氏)”,在虞(舜)、夏、商三个朝代“世序其职”,担任“夏官”(注3)。周朝时,夏官改为司马,负责打仗和田猎等事务。周宣王(注4)时期,因为“克平徐方”(注5)的战功而“锡以官族”(赐给官宦世家的地位),准许其世代以“司马”这个官名作为姓氏。秦末,十一世祖司马卬áng,先是复辟的赵国的将军,在巨鹿之战后跟随项羽入关,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将其列为十八路诸侯之一,封为殷王,建都河内(今河南省焦作沁qìn阳市),后又被刘邦俘虏,其封地改为河内郡,彭城之战后被项羽的楚军所杀,但其后裔仍留居河内。两百多年后,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在东汉安帝时担任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担任相对偏远的南方的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jùn则是担任中原核心区域的颍川太守,而父亲司马防进一步在国都担任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骑都尉。到了司马防这一代,司马家族虽然还比不上汝南袁氏(袁绍、袁术)、颍川荀氏(荀彧)、弘农杨氏(杨震、杨修)等顶级士族,但也是相当显赫,比曹操这种出身宦官的类型,门第要高得多。一开始,司马懿也是由于看不起曹操的门第,屡次拒绝了征召。

庶族(寒族)并不是比士族财富少的地主阶层,而是没有部分特殊地位和特权的地主阶层。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日益强大的庶族越来越频繁地向士族发起冲击,并成为出身军阀,依靠兵变和政变夺权的皇帝的重要依靠。南朝的宋、齐、梁、陈,开国皇帝均为手握重兵的军阀,对皇帝取而代之,不断循环。

(五)军事体制

西晋的军事体制沿袭自东汉末年和魏国时期,采取世兵制。当时,军阀为了避免士兵逃散,把士兵的家属也集中控制起来,形成“军户”,要求子承父业,世世代代当兵,即便是年老也不能退出,要继续在军队中从事后勤之类的工作。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了大批人口的逃亡,之前的征兵制、募兵制无法实施,于是军阀们开始推行世兵制,强征一部分群体,固定为“军户”,与“民户”分开登记和管理,连通婚都不允许。

西晋的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州郡兵三类。中军直属中央,主要负责保卫京城,有事则出征,驻扎在京城内的为宿卫军,驻扎在京郊的为牙门军。外军为中央任命的各州都督统帅的军队,中军和外军全部为军户。州郡兵为地方军队,但相对较少,晋灭吴之后,为防止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重演,基本上都裁撤了。司马炎分封诸王后,郡国按大小都设置有军队,大国(2万户民户)有上中下三军共5000人,次国(1万户民户)有上下二军共3000人,小国(5000户以下)有一军共1500人,结果这些军队很快成了分裂和混战的重要基础。

八、西晋的相关史书

《晋书》由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龄、褚chǔ遂良、许敬宗等二十一人合著,唐太宗李世民还亲自为司马懿、司马炎、陆机、王羲之的章节写了四篇史论,号称“御撰”,可谓是二十四史中,作者阵容最为豪华的一部。

《晋书》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现存一百三十卷。该书记载了东汉末年的司马懿早年,到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东晋灭亡的历史,涵盖了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晋书》的“志”多从三国时期写起,记录了曹魏屯田,西晋占田制等史事,还记录了东汉到三国时期的经济,有效弥补了《后汉书》《三国志》的不足。《晋书》的志包括三篇天文,两篇地理,三篇律历,三篇礼,两篇乐,一篇职官,一篇舆服,一篇食货,三篇五行,一篇刑法。《晋书》中的三十卷载记,记述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十六国),这是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新。

唐朝编撰《晋书》之前,号称有“十八家晋史”,其中包括陆机、干宝、谢灵运等人的著作,以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等等。《晋书》记载的内容非常详细,涉及面也很广,保留了大量宝贵的史料。不过,书中也收录了一些神怪故事和小说材料,比如干宝的《搜神记》,与正史有一些差距。两晋南北朝是各类神怪传说和小说盛行的时代,《晋书》基于当时的此类史料,也被称为中国最荒诞的一部断代史。


注1:西晋时期,“正丁”为15-60岁的男女,称作:丁男、丁女。“次丁”为13-15岁(不含15岁)和60-65岁(不含60岁)的男女,称作:次丁男、次丁女。“老小”为13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男女。除了在征收田租方面的差别外,国家授田后的丁男,还需要承担相当于“预备役”的职责,作为常备军的候选和辅助。

注2:算赋、口赋都是人头税,按人按年征收,算赋的征收对象为15-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的征收对象为7-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二十钱。

注3:《晋书》和《左传》都有记载,春官又称木正、句gōu芒,对应东方之神,主管日出,植物的发芽生长,春天的祭祀。夏官又称火正、祝融,对应南方之神,代表火和光明,有时候也作为灶神。秋官又称金正、蓐收,对应西方之神,主管草木的成熟与收获,刑罚,征讨。冬官又称水正、玄冥,对应北方之神,主管阴间,瘟疫。中官又称土正、后土,对应中央之神,主管土地(耕种)。

注4: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即“国人暴动”时被藏起来的太子静(姬静),“共和行政”结束后即位,其继任者为“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注5:徐方是形成于商朝的方国,属于之前的东夷部落联盟,又称“徐国、徐戎、徐夷、徐土”,最早可能诞生于河北北部的燕山一带,后来迁居到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中南部)的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东北部一带。徐方是商朝的同盟,周朝建立后,与周王室分封在东方的鲁国、齐国、宋国发生冲突。当时,司马懿的家族远祖奉周天子之命,带着周朝的王师征伐,打败了徐方,自此成名,并逐渐成为士族。徐方虽然灭亡,但“徐”这个地名保留了下来,也就是夏禹时期确定的九州之一——徐州。


本文动笔于2023-02-16 12:30:21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