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叫叫讲中国史26-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历史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2-06-05 01:28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413 评论:0
一、货币的历史
(一)货币的诞生和属性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
远古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大部分人常年都吃不饱,没有剩余产品可以交换。
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萌芽(相分离),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此时的生产力比之前有较大飞跃,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些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便是最早的商品。而这种交换行为,就是商品交换的最初阶段:物物交换。
随着商品数量和商品交换行为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初级的物物交换开始无法满足需要。人们还发现,单次交换的双方,所持有的商品相互之间不一定具有互补性。比如甲持有粮食,乙持有木材,丙持有打造好的农具。甲和乙处于同一市场,可以交换,但甲并不想要乙的商品,而是想要丙的商品。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用于多次交换的媒介,甲把粮食给乙,乙把媒介给甲,甲在下一次交换中,再把媒介给丙,丙据此把农具给甲。之后,丙还能把媒介给乙,或是给其他人,以获得更多类型的自己需要的商品。
这种媒介就是“货币”,也称为“通货”,是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以下几个属性:一是代表着商品的价值,二是其代表的价值被大家所公认,三是比一般商品体积更小,更易于携带与分割,适合频繁地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二)货币的发展史-贝币与仿贝
在许多国家,最早的货币是贝壳,又称“贝币”,因为:1、贝壳的获取和加工(磨制,打孔,穿绳)需要付出劳动,“自带”一定价值。2、不是所有地方都临海,贝壳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不能大量“仿制”,可以避免流通中“货币”过多。3、贝壳的体积和重量都不大,便于携带。以上这些,都符合货币的基本属性。中国大约是在夏朝时期出现“贝币”的,汉字中与金钱有关的,比如财、货、贵、贱、负、赚、赔、贸、贡、贩、贬、贮zhù、质、贷、贿、费、资、贾、赁lìn等等,都是“贝字旁”或是包含“贝”字,代表了“贝壳”曾经作为“货币”的历史。
贝壳作为货币,计量单位多使用“朋”。将贝壳用绳子穿成一串,每五个称为一“系”,每两系(即十个)称为一“朋”。招待朋友时,拿上一“朋”贝币,便可以买一些简单的酒菜,于是就有了“朋”这个“象形文字”,代表着招待朋友需要花费货币(一‘朋’贝币)。
古代早期,部分地区还出现过用布、帛、绢等物品作为货币的情况。
在贝币流行的同时,金属货币出现之前,还有石贝、玉贝、骨贝、蚌贝、陶贝等等,都是做成模仿贝币的样式,统称为“仿贝”,这是为了弥补自然获取的贝币数量不足,脱离货币只有在海边才能出产的局限,促进商品流通的一个解决办法。
(三)货币的发展史-金属货币
商朝和周朝时期,青铜冶炼技术逐渐成熟,金属货币开始出现,以资源蕴藏量较大,开采和冶炼技术相对简单,自身价值不太高,比较适合日常商品交换的铜币为主流。一开始,金属货币的形状是模仿贝币的样式。铜币使用了三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流通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西汉前期,皇帝宠幸某个人(比如汉文帝时期的邓通),就会赐予一座或几座铜山(铜矿),允许其自行铸造铜币,享受源源不断的财富。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币制较为混乱,中央政府控制力有限,部分诸侯王也能自行开采铜矿,铸造铜币,富可敌国,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也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带来了一定混乱。秦朝开始,尤其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中央政府逐步收回了铜矿开采和铸造铜币的权力,在多个地方设置“铜官”,以充实国库,稳定市场。
春秋张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铜仿贝”,有的外形像蚂蚁爬到鼻子上面,有的像鬼的脸,称为“蚁鼻钱”和“鬼脸钱”,广泛流通于整个南方地区,是历史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仿贝。这些仿贝做工精美,表面很平整,并刻有文字,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货币形态,应当属于金属货币的典范,而不是之前那种相对低端的仿贝。
战国时期,出现了黄金、白银材质的金属货币。黄金、白银与普通金属相比,开采和加工的花费搞的多,稀缺性也强的多,因此,金银材质的金属货币更适合作为大额交易的媒介,用于相对有限的范围,而不是像铜币那样普遍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秦朝建立以前,各地(各国)的金属货币在形制和重量方面都各不相同,周王室直辖区、晋国故地(韩、赵)使用布币,形似铲之类的青铜农具。东方的齐国、燕国等地使用刀币,形似青铜兵器,后来向西流通到赵国、中山国等地。秦国、魏国使用环钱(圜钱)。南方(楚国)使用蚁鼻钱、鬼脸钱。秦朝建立后,废除了各诸侯国不同的钱币,规定上币为黄金,以镒yì为单位,秦制二十两为一镒。下币为秦国的“半两钱”(方孔圆形铜钱),从之前的环钱发展而来,以半两为单位,这两种钱币作为此后的唯一合法流通货币,其中方孔圆形铜钱在后世沿用了两千多年,还被昵称为“孔方兄”。
西汉初年,为了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允许地方自行“想办法”铸钱,这项举措在客观上造成了地方豪强的坐大,尤其是靠近山海,引领“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格外张扬。汉武帝先后开展了五轮币制改革。这些币制改革的目标,官方说法是为了改变币制混乱的局面,但都夹杂了弥补财政赤字,兼有掠夺地方豪强财富的因素。由于动机的复杂性,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利益集团的顽固性,前四次币制改革均宣告失败。第五次币制改革基本达到目标,其主体成果——“三官五铢钱”在汉朝结束后,还继续沿用了两千年。
下图为:贝币
下图为:贝币演化出来的“朋”字
下图为:蚁鼻钱
下图为:蚁鼻钱和鬼脸钱的穿绳模式
下面几张图依次为:布币、刀币、秦朝半两钱
下图为:汉武帝时期铸造的上林三官五铢钱
(四)货币的发展史-纸币
北宋初年,四川商人觉得携带大量铜钱去外地做生意,很累,路上也不安全,于是发明了交子。交子脱离了传统的自身具有一定价值的金属货币性质,由商人联合组建的“交子铺”提供担保,并办理结算、支付等业务,即具有了纸币这种信用货币的性质。公元1023年(宋仁宗时期),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以政府信誉和36万贯本钱(准备金)为基础,首次发行“官交子”126万贯,此举已具备后来纸币的基本要素:1、政府(国家)信誉担保,为法定货币。2、政府发行和管理。3、有准备金(首次发行的准备金率为28%)。4、有规定的纸张和印刷规范,具备防伪特征,这些工作由专门的“抄纸院”这个机构负责。宋仁宗到宋徽宗时期,交子从四川扩散到全国各地,并出现了更完善的“钱引”。
交子和钱引一开始发行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循“准备金”制度,有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到了中后期,管理逐渐松弛,同时,为了“冲销”军费开支,出现超额发行情况,导致交子和钱引迅速贬值。这是一种人为原因造成的货币贬值,但不能算是通货膨胀,因为交子和钱引的使用者主要为大商人,只是当时货币的一种形式,而普通人一般使用铜钱,铜钱才是当时货币的主体。
南宋时期,南方地区还出现了会子,模式与交子、钱引基本相同,体现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元朝建立疆域极其广阔的庞大帝国,不同地区间,国内和国外的贸易都变得很便捷,在这样的环境下,先后发行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等纸币。与宋朝不同的是,元朝“纸币”依托的是银本位,而不是宋朝“纸币”所依托的铜本位,这标志着货币开始从用铜钱计数方式向白银称量方式的转变。不过,与宋朝相同,在元朝中后期,随着财政紧张和军费开支加大(各地起义不断),也出现了滥发纸币,挪用纸币发行准备金等情况,造成纸币贬值。由于元朝要求纳税等场合必须使用纸币,纸币的贬值导致了对百姓的盘剥,也带来整个经济领域的通货膨胀,而不像之前那样仅限于影响到商人阶层,成为元朝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货币的发展史-银两和银元
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很快,江南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货币流通大大加速。新航路的开辟,让美洲出产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大概要占到当时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然而,由于当时铜矿生产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快速扩张的货币需求,明朝官方公然铸造价值(重量)不足的铜钱,仅仅依靠垄断铸造权和国家信用背书来推动铜钱的使用。白银在交易过程中,不是按数量,而是按具体重量来计算其价值,总是能确保其足值性,因此,民间出于保值考虑,大量囤积白银,在客观上减少了市场上白银流通的数量,引发恐慌情绪,造成白银对铜钱兑换比价的升值,即“银贵钱(铜)贱”现象。 实际上,明朝是银本位和铜本位并行的体制,并且在国际上,白银价格在长期呈持续下跌趋势,但是在民间,白银与铜钱的价差越来越大。这种情况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工商业者资本(流动资金)的原始积累,赚了钱,大都投入到买房买地或是换成白银埋到地下,最终成为工业革命未能在中国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也阻碍了中国的海外贸易,因为白银正在逐渐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而中国的工商业者手头并没有足够的此类“硬通货”。
明朝和清朝,金属货币主要有铜钱、银锭dìng、银元宝。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即发行了“大明宝钞”,但后来也未能避免严重贬值的后果。清朝发行了“大清宝钞”。明清时期,民间出现了大量票号、银号,先是主要办理汇兑业务,后来加入了存款(票号)、贷款(银号)等业务,具备了近代银行的雏形。不过,在清朝中后期,这些票号、银号未能完成转型升级,演变为真正意义的近代银行,而是随着清朝经济和财政的崩溃,渐渐衰落。
清朝后期,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以墨西哥出产的鹰洋为代表的国外银元大量流入中国,这些银元规格一致(不需要逐个称重和鉴别成色,也不用在后续熔化重铸),含银量高,铸币技术较为先进,在中国市场上受到普遍的信任。为了对抗国外银元对中国市场的占领,清政府从光绪年间开始,先后铸造了多个款式,包括蟠龙图案(龙洋)和光绪皇帝半身像的银元(银币),标志着中国的货币正式由银两制改为银元制。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取代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为统一币制,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于民国三年(1914年)起,铸造“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俗称“袁大头”,并宣布采用银本位制。“袁大头”的市场信誉很高,通行于整个民国时期的全国各地,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部分边疆和偏远地区,仍作为通行货币继续存在了数年。
光绪年间的银元和“袁大头”,都有配套的金币,但数量极少。
(六)货币的发展史-法币
1926-1927年,北伐军(国民革命军)陆续攻占广东、湖南、闽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击败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人的军队,北洋军阀政府土崩瓦解。北伐军又继续北上,进入河南、山东,阎锡山、冯玉祥选择加入北伐军一方,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全国的目标。1928年到1931年(抗战中迁都前),南京政府组织了“十年建设”,币制改革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币制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1、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受财政部委托,联合发行法币,其它货币全部收回(兑换),所有商品交易都必须使用法币。2、禁止白银流通,单位、个人、银号、钱号持有的白银,均要在规定期限内兑换成法币,收归国有。3、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中国的法币直接挂钩英镑,在国际上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1936年,又改为与美元挂钩。
抗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几乎所有港口,海关收入归零,加上军费和其它战争开支的节节攀升,国民政府财政逐渐趋于崩溃。1945年日本投降后,内战爆发,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难,并造成国民党统治区的更严重通货膨胀。为挽救法币破产,冲销财政赤字,1948年,国民政府宣布发行金圆券,限期按1比300万的比价用金圆券兑换法币,同时,还强制征收普通民众手中的金银。由于无止境地滥发,金圆券实行九个月即成为废纸,无法兑付。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逃到广州的国民政府又宣布要发行银圆券,但鉴于之前金圆券的教训,遭到了国统区各地民众的强烈抵制。
(七)货币的发展史-数字货币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军战场的节节胜利,之前分散的全国各解放军逐渐连成一片。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取代国民党政府和各解放区发行的各类货币。1951年底,人民币正式成为中国境内唯一合法货币。至今,人民币已发行过五套(版本),包括普通纸币、普通硬币、纪念钞、纪念币等类型。人民币采用信用本位制,不兑换相应额度的贵金属。
数字货币,又称央行数字货币,指的是各国中央银行或其指定的机构发行的,存在于电子设备和网络之中,等同于传统货币(现金)的数字化货币。数字货币的本质是法定货币,即最终发行主体是国家。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上的资金,其本质都是银行账户或支付结算平台账户的电子化,是一种支付方式,而不是货币的替代。比特币之类的号称“加密数字货币”,但由于其不依靠特定货币发行机构的特点,决定了其依然不是法定货币,更类似于一种支付方式。某些时候,比特币还可能沦为一种炒作起来的概念,与实体经济有相悖bèi之处。不过,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等技术,给央行数字货币很重要的借鉴,也是未来发展、升级的方向。
下面几张图为:北宋时期在四川发行的交子,元朝的中统钞
下图为:清朝后期流入中国的墨西哥鹰洋
下图为:光绪年间发行的龙洋
下图为: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背面为嘉禾(稻穗)图案,典故出自《尚书·周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意思是重视农业,重视民生
下图为:比特币的标志
二、货币本位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一)几种货币本位制
本位制度是政府发行货币时确立的一套标准,即不管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等)本身的材质、重量、质量,以及货币的流通时间、流通范围有什么不同,都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一套标准,确定其代表的价值,开展转换和流通。这一套标准,以国家信用和法律规定的国家强制力作为基础。
常见的本位制包括: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铜本位制、外汇本位制、信用本位制等等。
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铜本位制是比较古老的本位制,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单位的货币等同于相应重量的白银、黄金、铜。古代一般使用金属货币,比如银币(银元)、金币、铜币(铜钱)等等,这些金属货币有一定的重量和成色,如果将其熔化,打造成银锭、金锭、铜制品等其它形状,也具有相同价值。
历史上还出现过复本位制,比如金本位和银本位并行的双重本位制。因为尽管从长期来看,贵金属所代表的价值是最稳定的,但是在短期的某个阶段,仍有可能出现个别贵金属在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有一些波动的情况。比如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市场上的避险情绪会造成黄金(储备)的购买量增加,进而带动黄金价格上升。而同时采用金本位和银本位,通常不会两种贵金属一起上涨,或是不会两种贵金属涨幅一样高,参考一种以上的贵金属价格,就能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维护货币价值的稳定。
近代以来,尤其是自由资本主义升级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经济发展要求更大的货币供给量,而贵金属开采量已经跟不上货币供给需求的快速增长,于是,许多国家开始放弃金本位和银本位,改为信用本位制,又称不兑现本位制,或是纸币本位制。信用本位制指的是,国家规定纸币不再兑换贵金属,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发行多少纸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信用本位制体系下,仍会发行金属货币(普通硬币,纪念币。包括黄金、白银、铁、镍niè、铜、锌等材质)作为纸币的补充,但这些金属货币的价值与其使用的金属本身价值无关,其面额由国家规定。
(二)信用本位制,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
发行金属货币,或是发行有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准备金的纸币,通常会受到相关金属开采量、持有量的制约,这种制约能限制货币的过度增加,有利于维持公众对货币的信任。当然,像明朝那种公然铸造价值(重量)不足铜钱的行为,也会引起市场对铜钱价值的不信任,导致“银贵钱(铜)贱”的后果。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超发货币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增长,防止物价下跌(保护生产积极性),解决财政困难(冲销政府债务)等作用,于是,在周期性和越来越频繁的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和经济危机到来之时,有的国家便滥用货币发行权力,随便增发货币,过度扩张信用,结果,货币所代表的价值下降,普通民众与之前同等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靠超发货币来挽救经济,弥补财政赤字,是下下策,并且危害极大,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期间和后来内战期间的金圆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教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诱因,也彻底击垮了近代以来的(纸币)金本位制。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利颇丰,通过出售军用物资,提供战争和重建贷款,处置战败国等等,由债务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拥有最多的黄金储备,英国等老牌列强都欠美国的巨额债务,不得不服从美国的霸权地位。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二战后经济、金融体系的主体框架。1945年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则是二战后政治、国际关系的主体框架。“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发行方面,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等于一盎àng司(28.35克)黄金,各国均可按照此标准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这实际上是美元的金本位制。二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控制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汇率上下浮动不超过1%,如果超过就要由该国政府实施干预,这实际上是各国货币的外汇本位制,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挂钩英镑(后改为挂钩美元)汇率是相同的。美元自此成为“世界货币”,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大部分国家的主要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等同于黄金。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和欧洲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黄金储备减少,外债增加。美国无力继续维持美元汇率,也不再无条件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性瓦解,各国开始采取浮动汇率制。但美元至今仍然是规模最大,信用度最高,使用范围和影响力最广的“国际货币”。
(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滞胀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的数量超过了经济运行所需的合理量,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实际收入水平降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诱因主要有:超发货币,放松信贷(增加贷款),降低利率等等。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刺激投资和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需要把握好度,防止引发经济过热,物价不合理上涨等问题。如果物价上涨的速度呈一条直线,生产生活压力就会很大,但通货膨胀的螺旋式上升,却是可以被接受的。
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少于经济运行所需的和力量,引起货币升值,物价下跌。客观地说,通货紧缩不是一个好事情,因为伴随着物价下降,还有工资、利率、粮食和能源价格等等的普遍下降,会抑制投资和生产,造成市场需求的不足,进而导致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失业率升高,内需减少,甚至全面的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各行业价格水平的全面、持续上涨。像宋朝的纸币贬值,因为局限于大商人等有限的群体,所以严格意义上不算是通货膨胀。而元朝的纸币贬值,因为涉及到各个阶层,所以就带了通货膨胀的色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扩张性或收缩性的财政和金融(信贷)政策,处于上升还是下降的经济周期,经济形势,对未来的市场预期等等。
随着各国间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还会出现“输入性通胀”这种情况,包括以下几种表现:1、国外出现通胀或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贸易增长。2、国外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不得不选择国内相关替代品,这些替代品生产增加,价格上涨。3、大量贸易顺差,带来外汇储备增长,进而导致结汇(将外国货币换成本国货币)后的国内货币供给增加。4、国际市场上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国内相关生产生活成本上升。
滞胀的全称是:停滞性通货膨胀。普通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与经济发展并存,虽然这种“发展”的本质是经济过热。而滞胀的主要特点则是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失业率升高,同时又存在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情况,也就是兼具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表现。应对滞胀是一项非常复杂、棘手的工作,需要先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价格,进而稳定整个社会的情绪,然后再针对性地采取复苏生产的措施。
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在美国出现了明显的滞胀。其原因主要有:1、二战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已经没有什么潜力。2、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军需品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也逐渐饱和。3、二战前后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渐用完,而更新科技尚未研发出来,许多产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巨大压力。4、德国、日本在二战后逐步恢复和崛起,开展挑战美国在经济、科技、国际贸易中的一家独霸地位。5、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放款,对冲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的负面影响,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等美国总统连续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七十年代初期,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间殆尽。6、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共同实施石油减产,并威胁还要停产,导致欧美石油价格暴涨,生产陷入混乱,无力支持以色列,是为“第一次石油危机”。7、1979年,“两伊战争”(伊朗-伊拉克)爆发,再次出现石油减产和油价暴涨,是为“第二次石油危机”。福特总统采用紧缩政策,卡特总统采用扩张政策,都属于“治标不治本”,最终由里根总统采用“供给侧改革”,在1983-1984年解决问题,开启长达二十年低通胀、高增长时代。美国在走出滞胀后,逐渐赢得美苏争霸的胜利,使得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四)经济危机
以前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所导致的,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家出于逐利目的,会无限扩大生产规模。但资本家占有绝大多数财富,而作为消费主体和被剥削地位的劳动者,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如果市场供给与消费严重脱节,就会出现产品/商品卖不掉的情况,也就是经济危机。这是一种带有浓厚阶级斗争色彩的解释,实际上,经济危机的核心,只是生产过剩,或者可以说是相对生产过剩(需求不足),与社会制度没有太大关系。可以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物,因为市场规律虽然可以调节生产与供给,但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够高的历史阶段,信息反馈总是有一定滞后性,企业决策也会有一些局限性,一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便会造成生产计划的错误安排,接着是产品/商品的浪费(销售不掉)。其实,计划经济在许多情况下,比市场经济的方向错误和生产浪费要更加严重,因为把庞大市场上无数主体的自发调节行为给集中到一个或几个机构(如‘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计委’)去管理,而此类机构又常常是脱离市场一线,远离各个地区的,其工作量将大到无法承受的程度,其决策的科学性也将难以保证,并很难结合实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球范围爆发持续数年的经济危机。意大利、德国、日本未能找对方向,相继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美国在“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放弃传统的,亚当·斯密倡导的自由放任,对市场基本不加干预的经济管理政策,转为“凯恩斯主义”,即更多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美国很快成功走出了危机,为二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整顿财政、货币、金融,恢复市场秩序和信心。二是调节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无序和浪费,稳定市场价格,促进供给去适应需求。三是国家介入到经济中,实施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增加基建项目,以减少失业人口,恢复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此外,比以上这些措施更好,在更长时期也更有效、更科学的对策,则是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市场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抵御周期性风险的能力。正如前面所说的,在社会经济未发展相当高度的历史阶段,供给和需求的背离及差距扩大,总是会呈现周期性特征,无法避免,只能努力去延缓危机的爆发,削弱危机的影响。
标签:给叫叫讲中国史
- 上一篇:行者微评论136-寻求庇护
- 下一篇:高考前夜的晚霞和电线杆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历史排行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