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说历史96(你问我答)-最早的地域黑对象——宋国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0-11-18 12:36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2675 评论:0
网友MAS在2020.11.12提问:
为什么宋国人看起来像是被地域黑的,而且应该是最早的地域黑?比如:
揠yà苗助长:从前有个宋国人……
野人献曝pù:从前有个宋国人……
守株待兔:从前有个宋国人……
买椟dú还珠:从前有个宋国人……
宋国人是商朝的遗民。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商纣王之子武庚gēng于殷yīn商故地,利用他来统治商朝遗民。周武王又把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到北、南、东三面,史称“三监”。不久,周武王去世,周成王继位,因为年龄小,由其叔叔周公旦(与周武王、管叔、蔡叔、霍叔为兄弟)辅政。“三监”不服周成王和周公,一边散布周公想篡cuàn位的流言,一边联合武庚和东夷yí诸国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率军平定叛乱后,为加强对叛乱势力的羁jī押,重新分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为诸侯,建都商朝的故都——商丘,名曰yuē宋国。
从理论上来说,宋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三恪kè”之一,其国君是诸侯中最高等级的公爵。三恪指的是西周之前三个朝代王室的子孙,西周将他们分封为诸侯,并允许其使用一些仅限于君王的物品和礼仪,以示不断绝前朝的祭祀sì。具体是,分封虞yú舜的子孙到陈国(河南东部到安徽西北部),分封夏朝王室的子孙到杞qǐ国(河南中北部到山东西部),分封商朝王室的子孙到宋国。(还有说法称:分封黄帝的子孙到蓟jì国(北京附近),分封尧的子孙到祝国(山东济南附近))
然而,以上这些名义上的东东,在周朝——尤其是后半段春秋、战国时期——常常仅限于名义上的“尊荣”。比如杞国,司马迁在《史记》的“陈杞世家”就认为:“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同时还有“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反映了杞国长期存在的惴zhuì惴不安的社会心态。至于宋国,虽然贵为公爵,却一直被其他诸侯国视为战败者,是被统治的前朝遗民,完全看不起。这些诸侯国虽然是侯爵、伯爵,甚至子爵、男爵,却都是周天子近亲属,或是有功劳的名臣,属于响当当的当朝贵族。
其实宋国的经济、文化和国家治理还是不错的,继承了商朝(及其前身商部落)善于经商的传统,并充分利用了地处中原腹地,通衢四方的良好自然条件和交通便利,农业、手工业、城市都发展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先后诞生了孔子、庄子、墨子、惠子、宋玉等大师,老子等人也是这附近的。当然,宋国的位置和财富也成为了诸侯们觊jì觎yú的重要对象,并成为最终被诸侯们瓜分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和平年代的地缘优势,变成了战乱时期的巨大隐患。
关于宋国的许多成语和历史典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当时诸侯们故意歪曲事实,争相抹黑宋国的成分。客观的说,宋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传统礼仪,讲究“仁义”的国家,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套体制(核心为‘周礼’)已经瓦解了,出现了诸侯争霸,成王败寇的新形势,所以,宋襄公等宋国人的“坚持”,被当时其它国家的人认为是一种迂腐,并加以嘲笑。
- 上一篇:未来城市公园(20201114)
- 下一篇:给叫叫讲中国史12-番外篇-两次世界大战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历史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事情越来越杂,精力越来越少~~~
- 精力跟不上,什么都不想做
- 是的,加入一些组织,有归属感,有自豪感。其实坚持下来,或者说相对低水平的坚持下来,也能做到,但加入了一些组织,大家一起加油,还是有劲儿做的更好^_^
- 我现在基本放弃了更新频率,但有时候也感觉,某些阶段的更新速度忒低了些,呵呵
- 嗯嗯,小城市有很多这样的场景^_^
- 我在时光机里看到了06年做的网站和当时写的内容,现在回过头看,算是那个领域的拓荒者了。可惜了没有坚持下来,所以自己的博客说什么也要来个十年之约。我一直认为坚持输出的同志都是一些心怀美好并且心向往之之人,看到你坚持这么久我就更加认同这一点了。
- 写了这么多年已经很难得,很了不起了。我觉得不用太在意更新频率,等有想法的时候写就是了。
- 传说中的林荫大道吗 哈哈
- 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十分高兴^_^
- 我喜欢这个奖章,我也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