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说历史68-驯化手段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9-01-11 22:49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539 评论:5
满清统治时期,整个社会被努力打造为两大群体:一为奴才,二为牲畜。紧紧依附于最高统治集团的人——其实已经不能称作是正常“人”了,因为已经主动自我降格或是被迫降格为不具备“人身自由”(更没有思想自由了)的奴才——洋洋得意的自称“奴才”。其余的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则被最高统治集团视为牲畜,只要贡献各类产品就行,而思想之类的东东则是万万不可以有的。
满清统治集团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广大民众永远愚昧,不要有任何不同的声音。同时,官僚群体也要绝对顺从,要协助最高统治集团管理好普天下的“牲畜”们。
满清在这方面的遗毒,直到今天,仍然是存在着的。比如某些地区,某些单位的伪“群众路线”,便是隔三差五假惺惺地说要“征求意见”,但是在开场之前,“话术”就已经被严格设定好了。总的要求是,不允许任何人讲“不中听”的话,更不允许有人发言让领导“生气”了。偶尔,也会有控制的不太好的时候,于是,声称“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的领导,会在活动的结尾,给与会群众来一场“思想教育”,以便统一认识。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要将不同人的不同观点,都给统一到个别领导的想法上来,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虽然最舒服的,可能只是极少数人。
满清统治时期,我天朝喜欢搞文字狱,用读书人和士大夫们的鲜血,“净化”了整个社会。等到乾隆执政后期,即便时不时冒出些脑残ZHENG治,也只会有“皇上圣明”的赞颂。现在社会进步了,不再会有那些看起来比较残忍的手段,改之以自我吹牛(几乎不干正事,也要吹出高调),为领导点赞,“感恩”单位之类的东东。也许这些“文明”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更深入到人的心灵,至少,表面上的话语肯定是的越来越漂亮了。
满清在修撰“明史”的时候,为了突出自己替代明朝的“正统性”,特别注意挖掘了明朝历代皇帝“昏庸”的事迹。这样一比较,满清的圣上们可就看起来相当的“勤勉”了,至今,仍有不少人这么认为呢,当然,最近几年到十几年,清宫戏在人们对清朝“第一印象”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_^满清覆亡,真的是因为纯粹的气数已尽么?【行者】想说,有些清帝,在衣服上打个天价补丁,做做自我宣传还行,要是论瞎折腾,恐怕整个明朝都没有它们的对手,只可惜,当它们为所欲为的时候,普天下的评议、监督和制约体系已基本失效。
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训(驯)练(化),吃瓜群众的“素质”会越来越高,大小领导也应该会越来越满意了^_^
- 上一篇:行者说历史67-别去明朝当皇帝
- 下一篇:2019年1-2月(10篇)的网文转载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历史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_^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自是人间好风景
- 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信心倍增,呵呵
- 这不是单纯的低欲望,更像是一种随着岁月变化后,逐渐调整人生重心的过程。流露出的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自我沉静,是对现实生活、内在节奏的适应和接受。
- 偶尔能弄出几篇长文,但自己总是不太满意~~~
- 非常羡慕你得更新频率,而且每次都是深度长文,真的相当厉害啊,不光经常思考,整个思路还特清晰,个站博主中能够这样的精力和能力,称得上凤毛麟角!
- 我订阅的博客列表中,你的文章属于有深度的一类了,很喜欢你的历史文章,有时能带来一些视角并引发一些思考。
- 写作这件事情,要写好太费精力了。我都是滥竽充数。
- 事情越来越杂,精力越来越少~~~
- 精力跟不上,什么都不想做
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行者 评论于 2019-01-24 08:58:07 回复
呵呵,但愿每个时代都能进步一点点吧,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好
搜程快排系统 评论于 2019-01-23 15:04:40 回复
其实什么时代都是一样的了
行者 评论于 2019-01-24 08:58:07 回复
呵呵,但愿每个时代都能进步一点点吧,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好
行者 评论于 2019-01-18 08:39:07 回复
《孟子•离娄下》的名句,很经典的。给你点个赞^_^
ARSS 评论于 2019-01-14 15:47:25 回复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行者 评论于 2019-01-18 08:39:07 回复
《孟子•离娄下》的名句,很经典的。给你点个赞^_^
行者 评论于 2019-01-11 23:53:28 回复
【网上分享导语】据说明朝皇帝多逗比,但明朝的风气大体是自由、开放,向着近代文明大踏步前进的。清朝皇帝都很“较真”,都很看重自己的控制力,结果,不仅打断了近代化的历程,还造成了我天朝的严重倒退,以至于到了近代处处挨打。由此可见,严格驯化根本就不是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而只是一堆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