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说历史56-三千越甲吞了吴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21:50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414 评论:5
我天朝一向重形式,重仪式。其中最宏大,最威风的活动,莫过于天子亲自出席的“献俘”。以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春天的那场活动为例,当时正值万历援朝战争获胜之际,春风得意的蓟辽总督邢玠专门挑选了六十一名日军俘虏(注1),在鼓乐和礼炮声中,在文武百官的注目下,押送至紫禁城的午门前。兵部官员“郑重其事”地上奏:“奉旨平定朝鲜,所获俘囚,谨献阙下,请旨。”然后,由刑部官员补充一通“适用法律”方面的分析,最后说:“合赴市曹行刑,请旨。”此时,平常喜欢躲在深宫里,不怎么愿意见人的万历皇帝气运丹田,发出两个字:“拿去!”为了增强现场的效果,两名近侍大臣同时模仿喝道:“拿去!”接着是四个人、八个人、十六个人,直至三百六十名大汉将军(注2)齐声喝道:“拿去!”于是,声震九天,圆满礼成(注3)。
当然,除了直接咔嚓,也有不少情况下,战俘会交由刑部等有司详加审问,差别化定罪量刑。另有少数比较幸运的战俘,在确定已经“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之后,为显示皇恩浩荡,在天子的特别关怀下,被赦免。
按照普遍规律,被赦免的败军之将,也包括文臣,乃至国君,都会在胜利者的阴影之下,默默和憋屈的度完余生。即便是刘禅那样的人,搞了个“乐不思蜀”的样子出来,也说不定是故意为之,以防胜利者忽然有一天抽风,直接把自己给从肉体上消灭了,并且不需要提供任何理由。
不过,也有一位城府极深,隐藏极深的人,硬是蒙蔽了胜利者整整三年,结果等胜利者放松了所有的警惕之后,他反戈一击,反败为胜。他就是越王勾践。
最初,年轻气盛而缺乏经验的越王勾践,错误地挑战了正充当“春秋五霸”之一(注4)的吴国,这样做的结局,自然是一败涂地。
生死存亡之际,身边两大名臣之一的文种为其励志:“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于是,勾践留下文种在国内代为处理政事,自己带上老婆,以及那位最会赚钱和“来事”的名臣范蠡(注5),前往吴国国都姑苏城履行“投降仪式”。
吴王夫差打仗还行(不过后来也不行了),看人却很不准。勾践开始装怂,甘愿住进破屋子,天天看起来很恭顺地伺候夫差吃饭,换衣,上厕所,洗脚,甚至充当人肉“上马石”,动不动就自称是“奴仆”,夫差便有些飘飘然了,以为自己真的征服了越国的土地,又成功征服了越国的人心——这是一种以为能解锁更多姿势的自信么?(本站友情提示:未成年人请在家长监护下阅读这句话^_^)
这其中还有一件比较恶心的事件,鉴于本站一向标榜“文明,和谐”的社会ZHU义核心价值观,就暂不提及了。反正过了三年,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已十分满意,自己也十分满足,加上范蠡同志“公关”吴国的太宰伯嚭取得重大进展,在一片极为祥和、友善的气氛中,夫差将勾践、范蠡等人一路相送到姑苏城外,希望两国兄(主)弟(奴)般的关系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剩下的事情估计大家就都很熟悉了:勾践在自己国家继续“卧薪尝胆”,积蓄力量。范蠡同志也继续从事着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腐蚀吴国的大小领导,其中最著名的事件,要数把传说中的西施(注6)给送了过去。吴王夫差的生活愈加堕落,治国理政能力愈发下降,看人的本事本来就不怎么行,现在则是完全不行了,直至逼死了吴国可以利用的最后一根稻草——伍子胥。剩下的伯嚭,除了受贿比较有名外,史书上似乎没有其它更多的记载,有这样的人物来辅佐吴王夫差,吴国不迅速亡国,都对不起围观的吃瓜群众啊。
当下有的领导,与吴王夫差相类似,都喜欢听些顺耳的话,聚拢些看起来顺从的下属。网上还流传着一个段子,叫做“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按照这个标准,那三年的勾践绝对是这方面的模范。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带着“三千越甲”,把最信任自己的领导给“吞”了。估计在当时,吃瓜群众们都会大声惊呼:墙都不服,就服你!
唯有伍子胥,不远“千”里,为了一个共同的“GE命”目标,与吴国真正的忠臣们走到一起来了。可惜,大领导——吴王夫差在漫长的“GE命生涯”后期,渐渐觉得伍子胥这个下属不老实,不好用,还胆敢跟“绝对正确”的领导顶牛,真是需要严加管教的对象啊。当然,到了最后,历史还是证明了伍子胥说的有道理,而吴王夫差,在被越王勾践围困到姑苏城外一座小山上之时,只能选择自刎,并盖住自己的脸,以示到了地下,无颜见伍子胥~~~
— — — — — — — — — —
注1:关于万历援朝战争实际俘虏日军的人数,据有关史料记载,到了午门“参加仪式”,并“有幸”传首全国各地的,是这61个人。至于日军出兵数量,第一轮是16万人,第二轮是14万人,以明朝胜利的结果来推测,日军的损失应该不在小数目。
注2: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汉将军”可不是高级武官职务哦,而仅仅是皇帝的普通侍卫。明朝这样的职位一般有1500个,均隶属于锦衣卫。客观的说,被选中干这个,第一是要个子高,第二是要长的帅,至于能不能打,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日常工作以仪仗为主,都是些花拳绣腿的干活。
注3:有朋友也许会问,为什么到这个阶段就结束了呢。至少明朝的历次“献俘”仪式,都是在这个阶段结束的呢。一方面,明清时期从来都不会在午门附近直接砍头的,这可是脏了天子家的大门,相当的晦气,行刑都是要到菜市口之类的专门区域。另一方面,除了斩立决,所有的死刑都会统一放到秋后,以便有一个上诉、复审的缓冲时间,这可是司法制度设计的精妙之处哦。
注4:春秋五霸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行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就多种史书上记载的宋襄公“事迹”来看,【行者】很难相信这熊货能当上霸主,呵呵。
注5:就是那位著名的“陶朱公”,我天朝商人这个行业的祖师爷。
注6:【行者】知道看到这个位置,有人一定很关心西施同志的故事。然而【行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目前比较可靠的历史典籍里,均无“四大美女之一”那个西施的记载。也就是说,吴国灭亡后,范蠡带着西施去泛舟西湖了,还有西施其实是越王勾践的女儿之类的“掌故”,暂时还都找不到强有力的佐证,只能作为参考资料,或停留在“传说”的层次。这回都挺失望吧^_^ 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因为时间实在实在是太久远了,夏商周断代史工程搞了许多年,也仅仅弄了个比较明确的时间和事件对应的大框架出来,至于这些小细节,是不值得国家花大价钱,历史学界花许多精力去考据的。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历史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如果我是市长,会在路上设个卡子,差自行车醉酒驾驶(酒后可以骑车,但醉酒不行)。2分钟过一台不过分吧。至于帽子叔叔会不会被打我就不管了。
- 懒得处理问题,就直接处理发现或提出问题的人。懒得思考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就从表面上下手,简单阻止问题的发生,而不考虑是否会把矛盾扩大化。关于第二个,主要是现在年龄大了,不想太折腾了~~~
- 去年十月的时候,去过河南的某大学,感觉还是挺有“烟火气”的,大学生们的生活挺自由。没想到只过了一年,又倒退回那三年了~~~
- 确实,这件事明显不用处理得这么死板,奈何一刀切用惯了。ps:老哥你不考虑网站加个ssl吗
- 哈哈哈,还好我已经毕业了,上周六在开封景点玩儿的时候,确实看到很多大学生被打电话强制叫回去了。
- 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
- 这是一片销量比较差的房产项目,因为市场早已饱和了~~~
- 秋高气爽^_^
- 有的人以自己敢于和善于干脏活而自豪,美其名曰不能干脏活的人都是伪君子,只知道口头说些好听的话,不能干实事。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行者 评论于 2018-08-26 21:39:31 回复
吴越争霸,精彩纷呈^_^
iherb 评论于 2018-08-11 16:15:30 回复
吴越春秋 江南美景
行者 评论于 2018-08-26 21:39:31 回复
吴越争霸,精彩纷呈^_^
行者 评论于 2018-08-08 09:01:24 回复
个人以为,是否进入体制内,与能否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现在是这样的,以前也是差不多的^_^ 当然,体制内或体制外,都不妨碍自我励志,自我奋斗哦
太小白 评论于 2018-08-08 00:08:55 回复
蒲松林一生致力于撰写小说,未曾中举。那幅对联应该是科举道路上的励志文,不像蒲松林的手笔
行者 评论于 2018-08-08 09:01:24 回复
个人以为,是否进入体制内,与能否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现在是这样的,以前也是差不多的^_^ 当然,体制内或体制外,都不妨碍自我励志,自我奋斗哦
行者 评论于 2018-08-07 22:57:35 回复
【网上转发导语】来一则历史类科普:“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的原作者,可不是当代那位最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同时在群众面前展示“才华”的郭沫若“大湿”哦,或者说,压根就不是他编出来劝慰高考落榜生的。真正的原作者是——把鬼写的比人还好的——蒲松林!今天分享的这篇“行者说历史”,讲的就是经常出现的一种在“看人”方面的误区,尤其建议手中掌握有一定权力的“肉食者”仔细浏览,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