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四十年多前的一米阳光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8-05-18 23:57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001 评论:3



1974年,一位老战士走出被关押了近十年的“牛棚”,恢复了那场浩劫爆发前的职务,重新被称作“朱局长”。

不过,在随后的几年,许多原籍上海的知青更亲切地叫他“朱叔叔”,因为他正在“悄悄”地努力,帮着这些年轻人结束“下放”经历,并最终回到五百多公里以外的故乡,或是通过考上大学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改变曾经被固化的命运。

由于当时的政ZHI气氛(注1),“朱叔叔”做的这些事并不为多少人所知,包括自己的家人。直到四十年后的一个清晨,当年一个上海知青忽然打来电话,她说,回到上海稳定下来之后,他们一直在寻找这边的联系方式,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来,通过她们辗转了许多次的关系,历经数年,才总算找到了线索。

据说,这位“朱叔叔”与这些上海知青的交往,在“文革”中期已经开始。虽然那时候“朱叔叔”还被关在“牛棚”里,他的岳母——一位来自旧社会,但极为善良的富家小姐——已经在时常为探亲往返的知青提供着简单的食宿。那个时候,大家生活都不怎么宽裕,不过在“文革”爆发前,“朱叔叔”家里比最普通的百姓还是要稍微好一点点的。有许多上海知青,攒了几年的工分,才有机会回家一次,而在探亲返回的过程中,抵达六安县城之后,便已是山穷水尽,再也没法走完抵达下放地的最后几十公里了。“朱叔叔”的岳母便为其提供一两顿饭,招待其在家中歇歇脚,再通过“搭车”或干脆是步行的方式,最终回到下放的地方。

在那个人人自危,常常会不寒而栗的历史时期,只要有一点点的真诚,只要有一点点的温暖,都无疑是“灰暗天气”中的一米阳光。看起来有限,却足以给人以无限希望。

就那个时代知青的普遍经历来看,其内心的真实感受,根本就不像电视上某些历史类“神剧”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就与亲人“非正常”的分别,并被分配到遥远、偏僻地方这一项,早在我国古代,就有着“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描述。不过,大别山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民众,大都还是比较淳朴的,善良的,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也并从未世故地、盲目地将知青们作为“接受再教育”的对象,而是像以前一样,尊敬的称其为“读书人”,认为这些有知识的人,最终应该回到原来的地方,并作为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领头羊”。

这几十位知青说,“朱叔叔”就是【行者】的姥爷。而【行者】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姥爷又一次将一段有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在二十多年前给“悄悄”地带到了地下。当然,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渡江战役的经历,比如抗美援朝的经历…… 对于这种情况,家里人也都习惯了,至少在【行者】有限的童年记忆中,姥爷是一个从来都不张扬,从来都不主动提起自己经历的人,即便是对于“文革”十年所经受的不公正待遇,也常常说改革开放好,对文革之后的拨乱反正充满了感激,而从不计较这之前十年的一切。

“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行者】的姥爷恢复了身份和名誉,【行者】的妈妈得以回到原籍六安。不过就当时外界所目睹到的情况来看,仅此而已。因为【行者】的妈妈依然是没有学校可以上,也没有“正式”工作,需要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到集体经济性质的饭馆去炸油条,以作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就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行者】的姥爷已经开始为公正,为青年,或许还可以说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四处奔走。

【行者】有时候也在想,姥爷在当时,可能会认为,自己仅仅是举手之劳,不值得专门提出来和被人记住。因为在那最黯淡的十年里,六安这个地方,仍然有许多人在照顾着知青们,减轻他们在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压力。【行者】姥爷所做的这些事情,与之前的人们有着大量相似之处,按照过去的话说,只是为革命做一枚小小的螺丝钉。

记得小时候看电影《三毛从军记》,虽然这是一部喜剧,但结尾的一段话很有深意,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以无数无名的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无名的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行者】认为,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延续几千年的文明,一直这么发展下来,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就在于有无数个这样的人,前仆后继。虽然这种奋斗是默默的,甚至不为他人所知的,却足以冲破一切黑暗、桎梏和障碍,带着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向前进。

— — — — — — — — — —

注1:即便是在文革结束后到八十年代初期,知青回城问题在不少“掌权者”的眼里,仍然是“解放思想”的禁区,或者可以说是不愿意看一眼,走一步。网上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历史记载,有下放到云南的知青要求回城的事件(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02/23/5177773_290030509.shtm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9/12409600.html)。由此可见,即便是有地方上的干部按政策办事,按规定办事,有些情况下仍存在着诸多“禁忌”,为了办成事,办好事,并不适合做完全公开的谈论。

注2:文中的图片“一米阳光”为【行者】在2017年8月拍摄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查看。



标签: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19-05-23 22:41:24  回复

    感谢关注与支持^_^

  • 熊大

    熊大  评论于 2019-05-20 16:27:47  回复

    就那个时代知青的普遍经历来看,其内心的真实感受,根本就不像电视上某些历史类“神剧”所描述的那么“美好”。
    ——这句话写的非常贴切,到位!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19-05-23 22:41:24  回复

      感谢关注与支持^_^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18-05-28 21:53:00  回复

    【分享导语】我是一个“非著名历史学爱好者”,但一直在努力,想写出“有温度的历史”。个人觉得,“历史”不应当是束之高阁的青简,也不应当是埋藏地下的墓葬。“历史”应当连接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始终在大多数人的身边,让大家都感觉到,“历史”有趣,有用,有益。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1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