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行者说历史42-刘邦的大“仁”和项羽的小“仁”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8-01-16 22:21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019 评论:1



刘邦出名前,常常被人称呼为“刘季”。其实这算不得一个正式的称呼,因为据说仅仅来源于“伯仲叔季”这组传统的兄弟排序名称(注1)。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考证出刘邦是老三,其父刘太公的第四个儿子,名曰“刘交”。但不管怎么说,刘邦并非出身于书香门第或世家大族,最多是乡下一个还算殷实的小地主家庭而已。刘邦年轻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一幅被大多数吃瓜群众认为是胸无大志的模样,至少对家里的田地和农业生产活动都不怎么感兴趣,以至于刘太公常常认为其二哥刘仲才是一把好手,能保得住家里的产业和财富,然而,二三十年后,刘太公和刘仲的所有产业,名义上都归到了当初他们最看不起的那个小子“刘季”的名下(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过,如果仔细、深入地来分析刘邦年轻时候的一些言行,还是可以看出这个人在将来成名的可能性。比如刘邦在少年时代(15岁左右),曾步行近300公里,从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走到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慕名去投奔信陵君(就是窃符救赵的那位英雄人物)及其门客张耳(注2)。比如刘邦在一次路过秦朝首都咸阳时(送人服役,出公差^_^),偶遇秦始皇的车队,立马脱口而出一句相当霸气的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又比如刘邦在担任亭长期间(45岁左右),还是一次送人服役的公差中,发现逃跑的人越来越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剩下的人也全都给放了,并对他们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结果,反倒有十多个壮士主动追随,这差不多就是刘邦发迹的最初班底了。

客观的说,刘邦这个人很大气,很慷慨,不光会通过《大风歌》来展现一下气魄,更善于在平时延揽人才,为自己所用,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比如在公元前203年(汉四年),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几乎危在旦夕,而韩信“不失时机”的派来信使,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刘邦刚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与普通人一样暴跳如雷,觉得这小子很明显是在趁火打劫啊。但张良、陈平一踩他的脚,立马顿悟,还自己给自己带了个弯儿,大声“呵斥”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简直是让韩信喜出望外的结果啊。于是,韩信对后来抵达的项羽使者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于是,此时天平上最重的砝码,瞬间移到了刘邦这一边,只再过了一年的时间,已经打的项羽在垓下自刎了。

相比之下,项羽在许多时候就显得很小家子气,这也是他最终败亡的重要原因。比如韩信就曾对比过自己前期在项羽麾下,以及后来投奔刘邦之后的不同待遇,承认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但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单从韩信的这番评论,就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在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方面的巨大差距了。

对于领导者来说,“仁”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但“仁”又表现为许多具体形式,比如有“仁爱”之情,又比如有“仁义”之政。但前者是小“仁”,只管的了一时,或是暂时忽悠一部分人,更多时候甚至能被看出带有表演的成分。而后者才是大“仁”,才是真正笼络人心,赢得支持,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的根本基础,能让人痛快地领下这份“情”。以前,常常有人说项羽是“贵族范儿”,鸿门宴上都不杀刘邦,充分体现了对“竞争规则”的“尊重”。但大家也不要忘了或忽视了,项羽在鸿门宴之后,一夜坑杀了二十多万秦朝的降兵,这是何等的凶残和暴力啊,与刘邦进咸阳时的“约法三章”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决定了刘邦几年后重出汉中的时候,人民直接“用脚投票”,把“霸王”及其仆从全部赶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刘邦所处的时代,周朝的那一套贵族统治体系已土崩瓦解,而士大夫群体(职业官僚)尚未形成气候,天下群雄并起,犹如一盘散沙。而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将方方面面的人都给团结起来,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共同奋斗。这不是什么空洞的政治口号,因为刘邦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帝国的奠基人,第一次实现了文明的“大一统”和对外扩张,并为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现在有的领导者,总是喜欢逼着别人干活,却总舍不得给人多少好处。也许它们认为别人都是上辈子欠自己的,却没有意识到所谓的“理想”不能管饭,单纯依靠“喊口号”则更是扯淡。项羽当年就有“把玩”待授出印章的“爱好”,就跟现在帝都的一些爷们把玩核桃一样,但帝都的爷们只是没事玩玩而已,正常工作还是正常做着的,而项羽则是一步步失去了人心,注定了一个不得长久的结局。

— — — — — — — — — —

注1:秦汉时期及以前,我们国家的民风比较纯朴,有时还略显粗犷。当时,人们可以选择“以礼相待”,也可以亲切的直接称呼其“小名”。比如“大成至圣先师”,便可以称之为“仲尼”,而这个“字”的简单解释,就是“孔家老二”。那时候不像现在,去趟理发店,还得装模作样的喊“Johnny老师”,要是哪个人不识趣,使用了先前在老家的小名“二狗子”,那可就瞬间尴尬了。目前只有网上还“活跃”些,可以亲切的称呼某“友邦”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三胖”,算是严肃(装×)气氛下的一抹亮色~~~

注2:张耳是秦末起义军中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后被刘邦封为赵王。战国末期(没错,刘邦仅仅比秦始皇小3岁,见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全过程),刘邦最初是准备投奔信陵君的,但信陵君在其大约13岁的时候已去世,刘邦未曾见到他的面。于是,在抵达大梁后,刘邦转投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几年后,秦军东征,张耳及其门客四散,刘邦也回到家乡丰邑。



标签: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18-01-18 09:09:23  回复

    本文在网上分享的导语:韩信最初是项羽的手下,但后来选择了投奔刘邦,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项羽总是不能带大家一起“奔小康”。常常是刻好的印绶,留在自己手里都磨平了,还舍不得与人。结果,那个时代有才能的人,都纷纷另觅新主了。最后剩下一个“亚父”范增,也活脱脱被气跑,气死。项羽这样的领导,能不一步步败亡么~~~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教训,对于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