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说历史26-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与仇和之流的执政方法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6-12-17 22:24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611 评论:0
说到中国近代史的屈辱,清朝末年的那几场战役可谓奇葩中的奇葩。比如说1895年的甲午战争吧,虽然之前几年北洋水师没怎么补充新装备了,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呀,至少在大型战舰(两千吨以上级)等方面还仍旧存在一定优势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整个甲午战争期间(含朝鲜和辽东地区的陆战)清军总共投入兵力接近100万人,与之对阵的日军充其量也只有20余万,就算是死磕,也能够占些便宜的。此外,那个时候的日本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实际上到了甲午战争的后期差点就撑不住了,“三国干涉还辽”根本都不是日本害怕俄、法、德三国联手收拾它,而是自己国内已经乱了起来(注1),直到十年后的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时期,日本才勉强发展到可以“觊觎”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平。
但问题的关键是,甲午战争,从北洋水师的角度来看,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邓世昌”这些官兵“一个人”的奋战,“方伯谦”之流只会捞好处,抽大烟,抱小妾和跑走私(注2)。而进一步放大到整个清帝国的角度,因为长期的愚民政策和恐怖政治,使得广大国民(尤其是汉族)早已割裂了自己与所在国家的心理联系,认为入侵的日军只是针对满清统治者及其大大小小的奴才们,与自己并没有多少关系,中上层主要看中金钱,下层主要看中粮食,如果再有点鸦片,那基本上就进入天堂了。记得前两年看宗泽亚先生写的《清日战争》,里面就有专门的章节提到,辽东地区的不少民众为了生计需要,居然成了日军招募军需品运输队伍的主要对象,金州、貔子窝、柳树屯、营口、刘庄,还包括山东半岛的荣成等地,迅速形成庞大的民工市场,带着骡马大车的中国民工,采购军需(及随军服务)的日军,维持秩序的日本宪兵,以及构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中日两国众多商贩,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背面,营造了一幅极为“自然、平静、祥和”的景象。直到甲午战争结束,日本撤军以后,还有中国民众表示,日军交易公道,出价合理,不像那些平时只知道盘剥与搜刮老百姓的清政府官员那么凶神恶煞。国家治理到这种地步,难怪清王朝的“药丸”已接近炼制完成,而古今中外的绝大部分旁观者也都只能说:我也是醉了。
不过,直到今天,清朝的“统治术”仍然具有一定市场,被一部分官老爷奉为圭臬,同时被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种状态。比如说前段时间出大事的那个仇和吧,就是特相信“暴政”的力量,无论是在江苏宿迁,还是在云南昆明,都坚持用强悍的形式来推动所谓的“改革”,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拆迁过程中,一是雇佣流氓地痞去挑起事端以备颠倒黑白,二是悍然出动公检法国家机器“顺理成章”地抓人,三是开出推土机毫不犹豫地将一切敢于反抗的老百姓及其财产碾碎,四是最阴险的一招,即利用电视台等媒体,甚至包括花钱的“水军”来给人戴帽子,妄图让人在噩梦过后还永世不得翻身,据说“五毛党”这个概念最初就是出自仇和的。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仇和倒台之前,我天朝的某最高学府居然还成立了一个“仇和模式课题组”,拿着仇和之流弄到的百姓鲜血,研究着如何将“刁民”、“钉子户”制造过程流程化、制度化的问题,以及如何向全国范围推广的步骤。当然,这些举措是深得某些官老爷赞同的,而这些官老爷这些年来也一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推动着“绝对控制”,只是“调皮捣蛋”的下属总是未能消灭干净,清王朝那种在中央层面采取的“留发不留头”、“文字狱”等全方位制度体系也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值得庆幸的是,仇和除了“政绩狂热病”,同时还有着其它违法犯罪问题,所以在其迈向人生和仕途巅峰的时候,被果断拿下,总算终止了更大的浩劫。虽然在当前的官员队伍中还有不少仇和的崇拜者,某最高学府“仇和模式课题组”的巨款和参与人员下落也不得而知,但改革的基本方向终究没有被这些人给扭偏,文革悲剧重演的风险再一次被化解,深化改革又获得了一段修正和探索的缓冲时间。
行者认为,其一,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称得上改革,改革应当遵循正义的原则,应当以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幸福感和舒心程度为目标,而有些改变在被撕开面具之后,会发现,其实是开倒车的耍流氓。其二,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具体的单位,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任何试图扩张少数人利益和控制欲的举措,都是不得人心的,即便在短期内“维稳”成效和“政绩”创造明显,但必然会在未来引起更强烈的反弹,并且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彻底抛弃,这是需要把眼光放长远来看的。
此外,仇和之流的陆续倒台,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及时纠错和自我完善机制,并且可以相信,未来这套机制还将持续优化、升级,还是大有希望的。
— — — — — — — — — —
注1:日本因为地域狭小,资源有限,从来都是支撑不起一场规模较大战争的。甲午战争后期,日本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抗税乃至暴动已经层出不穷,几乎危及政府的统治。所以时任首相伊藤博文力主打一场尽可能短时间的战争,并尽早利用战争赔款来恢复经济和积蓄实力。甲午战争结束时,实际上已接近崩溃边缘的日本,在一瞬间又称了暴发户,因为光战争赔款就有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而战争中缴获的舰艇等战利品其价值也超过一亿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以至于时任外务大臣陆奥宗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当然,这也极大刺激了日本侵略欲望,使其彻底走上不归路。不过,后来的八年抗战,中国方面(共产党的毛泽DONG和国民党的蒋百里等人)也正是看到了日本的这个最大弱点,努力避开日本速战速决的锋芒,选择了持久战的方式,硬是将日本给最终拖垮了。
注2:北洋水师利用军舰在“旅顺-威海”航线上夹带走私物品,以及违规载客在当时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官场和军队里更腐朽的东西有更多,所以这些行为实在引起不了任何人的关注。
- 上一篇:权力和鸦片
- 下一篇:行者说历史27-被利用的大人物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历史排行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