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给叫叫讲中国史18-中国古代运河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1-05-12 23:41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800 评论:0



运河是人工开挖出来的河道,主要用于航运,或是沟通多条自然形成的水系。有时候,运河也兼有灌溉,分洪等方面的功能。

一、早期的中小型运河

在目前已有的历史记载里,中国最早的运河(注1)为春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06年)吴王阖及大夫伍子胥主持开挖的胥xū河,全长30多公里,当时是为了运输伐楚所需的粮食。胥河大部分河段位于南京市高淳chún区,沟通了太湖流域(经由江苏苏州、宜兴、溧阳,向东汇入荆jīng溪)和长江流域(经由安徽芜湖,向北汇入水阳江,或是经由南京,向北汇入秦淮河)。

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又主持开挖了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hán沟,又称山阳渎、淮扬运河。邗沟北起淮河岸边的江苏淮安(古称‘清江浦’),南到长江北岸的扬州,全长一百七十多公里。邗沟动工于公元前486年,最初是为了运输吴军北上伐齐的粮食。邗沟的南端汇入长江的位置,筑有邗城,在今天扬州城区北部的蜀岗(瘦西湖、大明寺一带)。

战国末年,为消耗日益强大的秦国的国力,迟滞其向东扩张的速度,韩国(诸侯国名)派遣水利专家郑国(人名)前往秦国,建议修建“郑国渠”。郑国渠动工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西端起始于泾jīng河,一路向东,与南面的渭河大致平行,以自流方式,绵延150多公里,最后汇入洛河(渭河的支流:北洛河)。秦国后来觉察到了韩国的这个阴谋,但也意识到“郑国渠”的作用,于是决定继续建设,历经十余年,终于建成。“郑国渠”大大改善了关中地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秦国农业的生产力,为秦国耕战和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基础。后来的两千多年里,“郑国渠”被持续修缮和升级,西汉时还在其南面,增修了“白渠”(在郑国渠、渭河之间,三条河平行)。“郑国渠”至今仍灌溉100多万亩的农田。

战国时期比较有名的运河,还包括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十年)动工的鸿沟。鸿沟位于今天的河南郑州,即古代的荥xíng阳-成皋一带,是最早沟通黄河与淮河的运河,也是战国、秦朝、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线路。鸿沟的西北端位于黄河南岸的荥阳,西临洛阳附近的秦岭余脉——邙máng山,向东途径中牟móu、开封等城市,再折向南,汇入颍yǐng河,最终通往淮河。鸿沟中段,有当时天下九泽之一的圃田泽,作为调节水库。秦统一六国后,在鸿沟与黄河交汇处兴建了敖仓,将南方征收来的粮食在这里囤积,转运到首都咸阳所在的关中地区。从广阔的视角来看,鸿沟水系不仅沟通中原地区的济水、汴biàn水、颍河、涡guō河、泗河等等,还能向南通过邗沟抵达长江,向西北通过黄河进入到洛河、渭河流域。楚汉相争进入对峙阶段的时候,在公元前202年以鸿沟作为分界线,西面归刘邦,东面归项羽,约定双方休养生息。

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给征服岭南的50万军队提供后勤保障,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至公元前214年修建了灵渠,现在又称“湘桂运河”。灵渠与之前的运河相比,结构上要复杂的多,包括分水坝、拦河坝、溢流坝、水闸、船闸、塘堰、辅助性渠道等多种设施。灵渠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的海洋河,是湘江源头(由南向北流向),向西接入同一县境内的大榕江,是漓江源头(由北向南流向),灵渠的北渠有3公里多,南渠有30多公里,另外还有多条其它渠道。灵渠直接沟通了湘江、漓江流域,进一步则是向北沟通了长江流域,向南沟通了西江-珠江流域,建立起华中-华东、华南之间连接的水路。

灵渠的设计是非常精妙的。如下图所示,在海洋河上筑起人字坝,连同人字坝背后的沙洲,形成溢流坝的形式。水量相对较少的时节,海洋河上游来水能够充分被导入灵渠的北渠和南渠,确保灵渠有通航的水深。如果遇到洪水,则可以自动分洪到湘江故道,同样不会影响到灵渠通航。湘江上逆流而上的船只,经过灵渠的北渠,绕到人字坝南面,转180度,再转入灵渠的南渠,顺流而下,进入漓江。

二、京杭大运河-隋唐至两宋时期

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和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开始,北方陷入长期战乱,大量人口迁徙到南方,带来资金、工具和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加上南方相对安定的环境,到了南北朝末期,南方的经济和农业生产已基本赶上北方。隋朝继续定都于关中地区的长安,但庞大的中央机构和军队迫切需要南方富庶地区的粮食和相关物资供给。此外,北方的突厥jué,东北的高句gōu丽已经坐大,正成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戍边军队的需要,以及在辽东多次征伐高句丽的那些军队的需要,远远超过了就地屯田等方法所能供给的限度,这也使得开凿一条贯穿南北大部分国土的大运河,被提上日程。隋朝的大运河动工于公元605年(大业元年),完工于公元610年以后。

隋朝的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从北向南,第一段叫做永济渠,从涿郡(今北京)经山东临清,沿着“东北-西南”方向抵达洛阳(隋炀帝迁都于此),这段大运河沟通了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有利于运输物资到华北北部和辽东地区,支撑了征伐高句丽的战争(从隋朝到唐朝,唐高宗时期彻底打败高句丽),同时威慑北方的契丹,东北的靺。第二段叫做通济渠,从洛阳开始,沿着“西北-东南”方向抵达清江(今江苏淮安),这段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第三段用的是之前已有的“邗沟”(又称‘山阳渎’),对河道做了一些改造与升级,从淮河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到长江北岸的江都(今江苏扬州),沟通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第四段叫做江南河,从长江南岸的镇江(扬州对面),到钱塘江岸边的杭州,沟通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

在以上这四段运河之外,隋朝在公元584年左右还开挖了广通渠,从南方运来的物资可以在运抵汴州、洛阳之后,继续沿黄河逆流而上,在三门峡-潼关附近转入广通渠,一直抵达长安。实际上,黄河三门峡段以及渭河下游的通航问题,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着手解决,当时开挖了漕渠,以长安为起点,一路向东,基本上与渭河平行,但做了截弯取直的走向处理,能够节约时间,并避开渭河河道的险阻,到潼关附近,汇入黄河。汉朝时漕渠的走向,与隋朝时广通渠大体相同。不过,黄河三门峡段河道中央的砥柱石(中流砥柱),在古代相对有限的技术条件下,一直无能为力。汉朝时,曾派人劈山凿石,但掉落下来的石块,反而使得黄河的急流更加凶险,造成了适得其反的后果。

下图为2024.3.7重新绘制的版本,新增了隋唐大运河沿岸官仓(储存/转运)的位置

大运河

唐朝继续使用隋朝的大运河,安史之乱中,北方经济遭到较大破坏,加上关中地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过度采伐和过多人口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减少),南方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北方。安史之乱后,河北、河南一带的藩镇仍为叛军的残部或“投诚”者所控制,中央无法从中收取赋税。于是唐朝政府更加依赖隋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从东南收取赋税和物资,转运到关中与河洛地区,以支撑庞大的中央机构的运转。

不过,黄河三门峡一段的通航困难问题,唐朝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安史之乱前,洛阳以西的漕运就经常发生翻船等事故,或是由于水位过高/过低而无法行船。唐朝政府不得不在洛阳(洛河汇入黄河处)一带将水运的货物卸载,装车通过陆运进入关中地区,或是在开封、洛阳、三门峡等地区建立转运粮仓。唐朝中期以后,确定了“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的原则,这种分段式的漕运,是对运河通航能力局限性的妥协。

宋朝没有在长安、洛阳定都,而是选择黄河岸边几乎无险可守的开封,其重要原因就是运粮的困难,而开封位于汴河(通济渠)汇入黄河的位置,漕运还是比较方便的。北宋时期,将十艘到三十艘船编为一队,称作“纲”,提高了运输效率。比如《水浒传》中所提到的“生辰纲”,就是一种陆运的编队,比照漕运的组织模式。当时,开封是全国运河系统的中心,水路四通八达,每年有几千到一万多艘船来来往往,帆樯qiáng如林,展现了浓厚的商业氛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开封一带漕粮的运输量超过每年七百万石dàn,超过唐朝时期的最高水平。然而,到了北宋末年,由于开封一带的运河主要依靠黄河补水,黄河中游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也造成了开封一带运河含沙量的猛增,出现严重淤积,连同黄河一起称为地上悬河。为此,北宋启动“引洛入汴”工程,从洛河引水冲刷开封一带的运河河床,维持正常通航。

三、京杭大运河-元明清时期

元朝建立后,放弃了之前朝代定都“关中-河洛”地区的传统,将首都定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南麓(名曰‘大都’,即今天的北京),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位置。为了供给大都,也为了适应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东移的新形势,元朝放弃斜着的永济渠、通济渠,以大都为起点,经天津,基本上沿着南北垂直的方向,并充分利用河北、山东境内天然的湖泊(注2),开挖了洛州河、会通河,抵达淮河岸边的清江。这段新的大运河依然是沟通海河、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淮河以南,则是继续使用隋朝的邗沟、江南河两段大运河。后来,在大都和天津之间,再次新修了通惠河。元朝的大运河是对隋朝时期走向的截弯取直,全程减少九百多公里,但全长仍能够达到1800公里。

元朝时,在大运河的东面,还开发了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刘家港(今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浏河镇)出发,沿着江苏、山东、河北的海岸线,一路向北,抵达天津直沽(此时,塘沽的海岸线尚未形成)的漕粮海运路线。海运使用平底船,具有一定的抗风浪性能。全程6000多公里,最初单趟需要一个月,后来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顺风顺水情况下可以压缩到10天左右。海运的途中损耗最初有25%,但逐步压降到了1%的水平。元朝的漕粮海运大大提高了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水平,为明初郑和下西洋奠定坚实基础,但此举危害到了传统内河漕运这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在元初的忽必烈执政时期就遭到了强烈反对,后来,虽然漕粮海运取得巨大收益,却最终被元朝政府所放弃。

明清时期,对元朝时期的大运河开展了多轮疏浚,并专门设置了北河总督(直隶总督兼任,驻河北保定或天津)、东河总督(驻山东济宁)、南河总督(驻江苏淮安-清江浦)、漕运总督(驻清江浦)等官职和机构,负责运河、漕运等日常管理。这些总督通常为从一品或正二品,级别要高于从二品的各省巡抚。漕运较为兴盛的阶段,大运河上每年要通过2万多艘槽船,船上有官兵12万多人,另外还有1万多艘商船。

在漕运的带动下,大运河沿线出现了一大批商业重镇,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杂品等等,都通过京杭大运河在南北间运输,交流。京杭大运河还为“南直隶(明朝)-江南省(清朝初期)”的财富雄冠天下创造了条件,不过,这种情况在清朝初期被满清统治集团所恐惧,顺治年间,江南省分设左、右两个布政使司,康熙年间,江南省被一分为二,分别设置安徽、江苏两个新的省份,以削弱对中央的威胁。

四、清朝之后京杭大运河的变迁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具备了延续至今的形态,主要分为七段,其现状如下:

1、通惠河:北京古城到通州区,约20公里。

2、北运河:北京市通州区到天津的海河,约180公里。

3、南运河:天津海河以南,穿过河北省,其中北段又称‘卫运河’,有400多公里。

4、鲁运河:山东境内,穿过黄河,有100多公里,这段仅能季节性通航,上面三段则失去了通航条件。

5、中运河:山东南部微山湖地区到江苏北部的徐州,有160多公里,是徐州煤炭南运的重要通道,这段可以通航500-700吨级的拖带船队。

6、里运河:江苏徐州到扬州,约170公里,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这是京杭大运河等级最高,密度和运量也最大的航道,最大能通过5500吨的船舶。

7、江南运河:江苏镇江,经常州、无锡、苏州,到浙江杭州,沟通了长江、钱塘江,有320多公里。

1855年,黄河决口,又一次夺淮入海,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被淤塞,漕运不得不改为海路。1904年,漕运总督这一官职取消。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北京经由天津、山东(济南)、江苏(徐州)、安徽(宿州、蚌bèng、滁州),最后到南京(浦口)的铁路线形成,再通过轮渡过江,还可以再换乘铁路到上海、杭州,这就完全取代了长江以北的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1949年以来,京杭大运河多次整修。目前,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江苏段,长江与钱塘江之间的江苏段、浙江段均正常通航,常年运输大量的煤炭、砂石等物资。淮河与黄河之间的江苏段、山东段,黄河与海河之间的山东段、河北段、天津段、北京段,大多没有通航能力,平常作为景观(游船行驶)、排洪等用途。

上世纪末以来,京杭大运河被纳入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江苏扬州的长江北岸,京杭大运河汇入长江的位置,利用之前已建成的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抽水往北送,通过沿途多级泵bèng站的接力,不断提高水位,将水送到淮河、黄河、海河流域。

— — — — — — — — — —

注1:国外最早的运河是公元1832年,由瑞典开挖的果达河,比胥河晚了2300多年。

注2:如山东西部的微山湖,江苏北部的骆马湖,江苏中西部的高邮湖等等。明朝时,为整治黄河水患,疏通淮河行洪通道,在骆马湖和高邮湖之间淤积出洪泽湖。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1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