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甲午战争两甲子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4-07-25 23:28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212 评论:0



五个多月前的春节期间,我写了一篇名为《又到甲午年》的文章请点击这里查看。而今天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丰岛海战”正式打响整整120周年的日子,于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和国外华人圈围绕甲午战争所开展的纪念与反思活动,迅速达到了最高潮。

中国因为在越来越多的方面逐渐落后于世界,所遭受的列强入侵在很早就开始了,只是先前一直没有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比如澳门被葡萄牙人窃取了三百多年,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压根就没有“发现”,又比如香港割让给了英国,当时有不少高官居然以为不过是丢弃了一小块“蛮荒之地”而已。但甲午战争的失败真的是深深刺痛了中国人的心,至少让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士大夫阶层群情激奋,以“公车上书”为开端,推动着封建制度的沉重车轮向近代化改革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并将在未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前进更远的距离。

中国一向是“看不起”日本的,数千年来,只把它当做一只天天模仿的猴子。明治维新后,日本搞的“脱亚入欧”的那一套,也被中国的士大夫们和大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是“奇技淫巧”。然而在甲午战争中,堂堂中华上邦就是被这样一个“龌龊”的蕞尔小国给“轻易”击败,中国人在自尊心上所受到的打击,其实比其它任何方面都要严重的多。自此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里面便新增了誓将日本重新击败的发愿。不过后来的局势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是那么遂愿,反倒是中国遭受日本侵略的程度与日俱增,于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这个愿望愈加强烈,直到发展成与日本不共戴天的程度。

二战的最终结果为中日之间解决历史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只要把握得当,完全有机会像法国和德国那样退回原点重新开始。但是日本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在一次又一次故意挑起事端的基础上,把中日关系一步步带回了全面对抗的状态。

当今中日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情感和利益两个领域。

在情感上,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足以让全体中国人和世界上所有希望和平的人寝食难安。这不仅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更是对未来前景和发展趋势的深深担忧。对于一个饱受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应当充分理解其担心过去的悲剧再次重演的所思所想。

在利益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日本地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缺乏,所以其经济具有极强的外向性、扩张性,甚至是侵略性,日本需要在其周边构建服服帖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不允许出现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中国这些年的逐渐崛起,正是对这种“理想状态”的最强力冲击。其二,中国的人口也有很多,国内的资源与市场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所以也必须转向“走出去”,到国外去寻找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被日本认为是与之“抢饭碗”的行为。

应当说以前的那种状态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的、暂时的平衡”,因为那是中国在落后于日本一个明显高差的情况下,主要按日本的一厢情愿和中国的无可奈何所形成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无法持久,因为中国在心理上不会愿意,在实际中也不会坚持永远落后下去。日本其实应当早就认识到这个规律,而不是故意闭上眼睛,要求中国继续对其亦步亦趋,甚至对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正当权利说三道四。

中国也始终在努力挣脱强加于自己身上的历史枷锁,比如在主权问题上便不再妥协和让步。中日之间早些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发生正面冲突绝不是一件坏事,天天就知道和稀泥,打哈哈,不是直面问题的正确态度。很有必要让日本尽早知道,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得不面对并适应的过程。

最近中国也是在不断地敲打日本,比如提出了“亚洲的事务应有亚洲人民自己解决”的概念。因为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不大看得起亚洲的邻居们了,以最充分地受到欧风美雨的灌溉自居,一方面试图统治亚洲,另一方面又极度鄙视这些“拟统治对象”。中国的这个新概念,无疑是告诉日本,不愿意合作,就不要和大家在一起了,以后的时间亚洲将换由中国来做“领头羊”,而日本将被无情的“边缘化”。

国内有媒体在渲染,说日本先后两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其实我们应当认识到,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路没有完全选对,失利是必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甲午战败加速了清政府的衰落和灭亡,无疑又为改革与革命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这在客观上反倒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1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