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参考 / 正文内容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明年保增长不能放松
时间:2016-12-23 12:53:35 | 作者 : 银行风管网 | 分类 : 参考 | 浏览: 次 | 已有 1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虽然经济开始复苏,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不到退出的时候,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12月21日举行的 “朗润•格政”论坛上表示。他对明年经济增长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增长率会比今年高。此外,姚洋指出,虽然营改增似乎给企业节省了5000亿,但因为增值税的税率还是偏高,大家还是抱怨成本太高。所以,这次曹德旺引发的热议对于促进明年真正做到降成本,可能是一个契机。

“很多人说明年的增长率还要下行,我觉得多数人是在预测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而没有预测真实的增长率。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向好,我们应该有信心,这次经济下行已经触底,明后年我国应该会真正走向经济的复苏。”不过姚洋也指出,明年保增长不能放松。“好多经济学家说,既然我们的经济开始复苏了,PPI转正了,所以一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该退出了。我认为,还不到退出的时候。”他指出,现在整个经济还在底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定的货币发行速度,保持一定的财政力量投入,对于稳定明年的经济增长还是至关重要的。

姚洋对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回顾。其中,关于降成本的问题,姚洋特别提到了最近围绕曹德旺言论发生的热议,他认为,曹德旺没有跑,只是到美国搞了投资。“曹德旺说得很好,在中国除了人工比美国便宜,剩下所有的东西都比美国贵,人工便宜的费用,美国的水电、交通、税收便宜的东西,一下把人工冲抵回来了。所以,我们在降成本方面没有做得太好。”姚洋指出,虽然说营改增似乎给企业节省了5000亿,事实上因为增值税的税率还是偏高,大家还是抱怨成本太高。所以,这次曹德旺引发的热议对于促进明年真正做到降成本,可能是一个契机。

姚洋指出:去产能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基本上超额完成任务,特别是钢铁和煤炭行业,但问题在于用行政手段压产能,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比如这一轮经济又开始上行,但是因为产能被压住了,所以价格上涨非常快,钢材还要靠进口;还产生了一定地区的不平衡。

姚洋认为,去库存效果不明显。“去年房地产过剩的库存是7亿平方米,到今天仍然是7亿平方米,房地产库存基本上没有降。”杠杆方面,不但没有降还在上升,因为首先经济还在下行,企业没有办法运转起来,所以杠杆率不断地累积;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两项工作都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或者至少市场要和政府的措施相结合,不像去产能,政府一声令下可以关门。“去杠杆,大家想到很简单的办法是干脆把源头掐住,少发货币,可是一少发货币保增长又不行,所以货币还得发。还有企业要生存下去,要借新债还旧债,这样债务又会累积起来。所以,这两项任务都完成得不是太好。”

姚洋分析,中国经济从2012年经济增长减速,今年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通常经济增长减速的时候,就会出现过多的库存,杠杆率会上去,也会出现一些“僵尸”企业,1998到2003年也是一样的。对此,我们需要做结构调整,这次的结构调整可能比上一轮来得更猛烈一点,但从整个规模来看,实际上赶不上上一轮的调整。“当时我们的银行坏账率达到了30%,占到GDP的四分之一。我们现在很困难,不要忘记90年代才是真正的困难,那时银行体系已经难以为继了,国营企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个时候改革的动力更加足一些,所以这次调整是比上一次规模小一些。”

姚洋认为,明年的任务是要找到既保增长又调结构的突破口,要把两个结合起来做。他建议,政府加杠杆,然后补贴民生,来消除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建议地方政府发行自借自还的债券,中央政府允许他们自发,每一平米补贴1000元,三四线房价平均而言是三四千元,这样补贴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对于刺激农民进城有很大的作用。”他说,这样做“一箭三雕”,首先可以去库存,其次是降低房地产部门的杠杆,房地产商就可以拿着钱到银行把债务还了,一些潜在的坏账也消除了;最后还可以保增长。

另外,姚洋还建议像上一轮结构调整一样,利用这次结构调整的机会,把债转股作为结构调整的手段来搞国有企业改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到了明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姚洋指出,国有企业负债太多了,想让国企还债不太现实,至少短期内一些企业没有希望,比如说铁路总公司,负债3万亿,每年的利息按3%算,900亿基本上给银行了,没有可能收回来。“不过,很多国企有好的技术、人员,国企作为总体还是我国技术、人员实力最强的部门,但是国企的经营手段还有公司治理机构有很多不足。通过债转股,把国企的债务转成股份,让民间资本进入,真正参与国企的管理,改变国企的公司治理机构,改善了经营,也可以把国企强大的技术力量还有人员力量利用起来。”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本站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或是发送邮件到stuit#126.com(发送时请将#改为@),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或修改。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银行风险管理网(http://stuit.cn/Risk/)谢谢合作!
  • 本站刊载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均来源于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但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性和更新的及时性,建议在引用前访问相应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与其原始出处进行核对。
  • 子虚 发布于 2016/12/23 17:47:12  回复该留言1#
  • 对于这篇文章中国的大部分分析,我基本赞同。不过对于倒数第二段提出的“政府加杠杆”这个建议,个人觉得有待商榷,其一,政府加杠杆的成效如何,不好说,其二,如果加不出预期的成效,反而增加了新的风险,似乎就得不偿失了

发表评论:

必填项 敬请留下你的尊姓大名或网络昵称

选填项 绝对保密,主要是方便我们随后联系到你

选填项 欢迎站长留下链接以便互访

必填项 防范注册机的措施。如果看不清楚,可以直接点击验证码以刷新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2009-2022 银行风险管理网(Risk.StuIt.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