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国企与民企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2-08-10 20:38 分类:博客|财政经济 浏览:1122 评论:0
“国进民退”是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有的“砖家”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国家权利与个人权利之间相互博弈的高度。
其实国企根本就不是损害人民群众个体利益的组织,并且恰恰相反,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全民所有制企业(也可以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消灭基于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剥削制度,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当然,也包括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方面的考虑。但是就当前的中国来说,由于制度的不完善,部分国企不当的利用自身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攫取可能损害到其他组织或个人正当权益的利益,还有的国企政企不分,唯个别领导马首是瞻,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些情况造成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甚至被当权者被私分等问题,从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诟病。
而民企也绝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组织,并且同样是恰恰相反,从本质来说,不过是少数所有者私人的财产罢了,与其他人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个人的合法财产,以及凭借合法占有的生产资料所获得的合法收益,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就如今中国的情况来看,民企在不少方面,比国企的机制更灵活,进取心和创新性更强,反倒成为了更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而被部分“砖家”所交口称赞。
此外,民企还在另外两个方面对自身形象进行了专门塑造。一个方面是寄生于国企,为自己弄到一份“红顶戴”,比如我国的部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组织,就喜欢就近依附于一家公有制林场。这样做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国官方的传统向来是倾向于“红顶商人”的,不能不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弄到了块“公”字招牌,在政策优惠,资源优先,多重照顾等领域得到实惠。另一个方面是强调所谓的“草根”地位,比如创业艰难,倍受挤压之类的。因为中国民间的传统包含了浓厚的同情弱者的因素,表现出源于中下层的样子,便能够赢得更多的其实都不怎么相关的人的支持。
因此说国内曾经有左翼人士担忧非公有制企业的崛起会造就新的资产阶级,进一步危害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完全是在杞人忧天。不说长远,至少就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意识层面,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所有者自己的思想层面,非公有制经济都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主都还处在满足于赚小钱,满足于简单再生产的阶段,连扩大再生产都没有考虑到,更谈不上作为一个阶级所应当争取的更广泛领域的权益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目前来说,民企并不能代表国内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就暂时还担不起助力中国崛起的最关键位置。
至于国企,改革的道路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国企绝不能成为某些人尸位素餐、谋取私利,或是权力寻租的工具。国企必须大刀阔斧的实施改革,理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提高通过正当竞争渠道获取盈利的能力,合理分配所获收益,尽可能向全民倾斜而不是内部随意私分,建立透明的全社会监督制约机制,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尤其是违规、无能管理的处罚措施。总的来说,国企应当充任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改进探索的尖兵,国企应当为国家的崛起和人民福利的增进作出更多的贡献。
- 上一篇:说说历史学、考据学及其它
- 下一篇:说说保密工资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财政经济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_^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自是人间好风景
- 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信心倍增,呵呵
- 这不是单纯的低欲望,更像是一种随着岁月变化后,逐渐调整人生重心的过程。流露出的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自我沉静,是对现实生活、内在节奏的适应和接受。
- 偶尔能弄出几篇长文,但自己总是不太满意~~~
- 非常羡慕你得更新频率,而且每次都是深度长文,真的相当厉害啊,不光经常思考,整个思路还特清晰,个站博主中能够这样的精力和能力,称得上凤毛麟角!
- 我订阅的博客列表中,你的文章属于有深度的一类了,很喜欢你的历史文章,有时能带来一些视角并引发一些思考。
- 写作这件事情,要写好太费精力了。我都是滥竽充数。
- 事情越来越杂,精力越来越少~~~
- 精力跟不上,什么都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