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表”
在小微信贷实战中,关于贷款用途的分析首先要考虑四个问题:借款准备干什么?总需求是多少及细分测算?准备借多少?剩余从哪里来?从这四个问题,可以解除以下几点疑问:借款是否与生产经营或主业相关(不同类型客户借款的常规用途如表1,后续详细分析与常规用途对应)?是否符合合规要求或机构信贷政策?总需求是否真实?是否与经营规模匹配?借款需求是否超过本机构的信贷政策上限或与担保措施匹配?自有资金实力如何?这就是小微企业信贷用途分析最基础的问题,是所谓的“表”。
举个例子,某生产类小微企业,向本机构申请贷款100万,经调查了解,客户在某银行有300万保证类贷款,此笔贷款已经还清,银行信贷政策收紧,会不再发放此笔贷款,客户借款是为了填补银行收缩贷款的缺口,总需求是300万,剩余200万目前还没有明确来源,担保机构还是以前在银行贷款的担保企业,而且担保企业在该银行也有贷款,但不是互保,显然客户借款是为了还民间高息贷款,自有资金实力严重不足,无法提供可靠的担保措施,本机构即使给予100万,仍然不能解决客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目前经济形势和信用环境下,大部分信贷机构是不能接受这样的风险状况。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这样的客户,调查人员通过“表”上的用途分析,基本就可以委婉结束调查工作。
二、何为“里”
1、真实性
在日常工作中,在了解小微企业信贷用途“表”上四个问题之后,大脑里首先浮现的问题是,这个用途是否真实?通过何种方式尽可能验证其真实性?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不同用途验证方式如表2:
总结起来,主要的验证方式有:察言观色、行业规律、凭证支持、逻辑分析、第三方验证等方式。比如某客户需要向村里承包50亩土地用于种植水稻,可以向村里打听客户是否有承包计划?某空调经销商需要大量备货,可以关注是否在夏季之前?某宾馆需要装修,可以现场查看是否存在破损或者陈旧的地方?某小微加工企业需要增加原材料,可以考察是否有相应订单凭证做支撑?某从事工程的客户需要周转资金,可以查看工程合同及前期资金结算情况来验证需求是否真实?
2、合理性
在分析真实性基础上,需要判断其合理性?主要包括四个合理性:
(1)到本机构借款的合理性。比如某客户有抵押物,他完全可以走银行的信贷机构获取贷款,额度大,利率低,假如客户说自己信用记录不好或者房子太小等原因,未能通过银行审批,这就是合理的。
(2)借款与历史积累匹配度。比如某个经营5年的餐饮店老板向机构申请50万贷款用于装修,经核算装修总成本在50万左右,按照常理经营5年的饭店应该有一定的利润积累,假如期间客户无其它投资,这样的借款需求是值得疑问的。
(3)借款额度的合理性。比如某老板向机构申请50万贷款用于购买一台二手机器,经网络查询或同行了解,该型号二手机器成本大概为20万左右,那么剩余30万用于什么呢?假如客户回答增加机器需要增加原材料等其它成本投入,此时需要根据机器产能和资金回笼周期重新确定借款需求额度。
(4)借款后获利性的合理性。比如某老板准备向机构申请20万用于购买一辆总价约30万的轿车,此时需要关注客户为什么不办理车贷(一般情况下车贷的利率比小微贷款要便宜),假如客户说一次性付款有优惠,那么此时需要测算优惠的幅度是否能够覆盖贷款利息,如果能够覆盖,具备合理性,反之,不够合理,当然不排除部分客户自己并不具备测算对比能力。另外,部分小微企业借款是为了企业生存,那么获利性就不在客户考虑范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
3、可控性
在确认客户借款需求真实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其风险程度是否能够在机构风险容忍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小微客户借款主要有三个目的:维持现状、扩张规模和多元化发展,下面就按照这三类用途进行可控性分析。
(1)维持现状
关于五类小微客户在借款用途为了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具体可控性分析如表3,举个例子,某白酒商户在春节前需要借款150万用途备货,现有库存50万,春节前后3个月旺季的销售150万,假设白酒综合成本为70%,旺季销售需要进货105万,可以发现150万借款需求偏高,考虑实际操作中库存的保底量,借款需求在80-100万之间,如果考虑商贸类客户的资金周转效率,假设3个月转2次,这样实际需求在55-65万之间。
(2)扩张规模
针对扩张规模,需要考虑其扩张的速度快慢,需要多少资金支持,扩张后盈利周期及资金回笼周期。针对五类小微客户借款为了扩张规模的常规用途可控性分析如表4,一般情况下,如果扩张速度大幅超过盈利速度及资金回笼速度,需要的资金量大幅超过盈利水平和资金回笼水平,很可能会面临过度负债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比如某品牌奶茶店,在本地经营1家门店1年时间,鉴于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为了快速占领区域内市场,计划每3个月新增1家门店,总计开6家,每家门店投资约15万,每家门店回本需要1年时间,假如客户没有较强的自有资金实力,完全靠融资来满足,风险是非常大的,此时可以暂时支持客户开1-2家门店,同时建议客户根据资金情况,合理的规划扩张计划,切不可盲目扩张。
(3)多元化发展
针对多元化投资的可控性分析,可以从基本条件、行业分析、投资规划及可行性分析四个角度阐述,具体如表5,归结起来是评估客户多元化发展已经具备什么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假如失败是否会影响主业以及主业能否消化由此而产生的负债。举个例子,某从事汽车装饰配件批发与零售客户,每年盈利大概20-30万,用房产抵押向机构申请50万元贷款,计划与朋友合伙盘个汽车4S店,总投资约400万,计划有4个合伙人,每人100万,实地考察中,客户对于新项目的股权关系,资金是否到位,自己是否参与管理以及盈利模式几乎不清楚,很显然客户对投资项目并没有充分了解,没有成熟的投资计划,投资规模超过其承受能力,新的投资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两点思考
1、关于“淡化论”的思考
当前,市场上关于小微客户的风控技术层出不穷,其中有部分风控理念认为信贷用途分析没有必要,对于机构而言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第一,从传统大众化信贷理念出发,信贷用途分析一直都是放在信贷分析的首位,否则银行就不会把用途合规放在合规性考量的首位,银监会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正所谓同行里有一句话“把握住贷款真实用途,信贷风险控制已经成功一半”,就像写一篇文章,如果能起个好名字,就成功了一半。第二,如何看待淡化信贷用途分析的信贷理念,其实看待任何一种信贷理念都不应该割裂的看某一部分,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否则就会断章取义,信贷用途分析的轻重选择取决于产品设计、信贷流程、风险容忍度和不良处置等因素,所以在借款额度控制在区域人均GDP的1-1.5倍以内,利率达到30-40%,产品期限1-3年,有较高的风险容忍度和有效的不良处置手段的条件下,淡化信贷用途分析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2、关于“深浅论”的思考
前面对小微客户信贷用途分析做了阐述,那么是否对每个小微客户信贷用途都要经过如此复杂的分析,答案是否定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客户的用途类型和整体实力选择用途分析的深浅程度,比如某个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向机构申请50万元贷款,主要是由于下游客户延长1个月的结款导致日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此时需要分析每月真实的周转资金量和下游客户结款周期发展趋势,相对比较简单。比如某个从事水稻种植的客户需要借款200万,到市区开一家中型酒店,此时需要按照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去分析,相对比较复杂。
总而言之,从微观的视角看,小微信贷用途分析需要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做到表里如一,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机构政策和客户情况,在“深浅”之间做出选择;从宏观的视角看,机构应该把小微信贷用途分析放到信贷整体规划去考量,这样才能在“轻重”之间做出选择,其实信贷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轻重”选择都是如此,任何一种信贷模式只要与机构信贷政策、文化和市场特征相适应,能够在规模、风险、效率和体验感之间取得平衡,都是可取的,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就像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结婚,有的幸福,有的不幸福。最后把一位信贷长者的话和张作霖的经典台词结合起来与大家分享:“信贷,没有绝对真理,懂全了不可能,能应对就不易。”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本站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或是发送邮件到stuit#126.com(发送时请将#改为@),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或修改。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银行风险管理网(http://stuit.cn/Risk/)谢谢合作!
- 本站刊载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均来源于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但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性和更新的及时性,建议在引用前访问相应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与其原始出处进行核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