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强势”介入车险理赔环节。
6月27日,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将向保险行业暂时全面开放技术产品“定损宝”,用AI模拟车险定损环节中的人工作业流程,帮助保险公司实现自动定损。
“定损宝”应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检测技术,用AI充当查勘员的眼睛和大脑,通过部署在云端的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连接后,在几秒钟之内就能给出准确的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件、维修方案、价格以及出险后对于来年保费的影响。
目前,根据蚂蚁金服的测算,在私家车每年约4500万的保险索赔案件中,“定损宝”能覆盖的纯外观损伤案件占比达到60%。保险公司应用“定损宝”之后,预计可以减少查勘定损人员50%的工作量。在案件处理成本方面,有望每年为行业节约20亿元。不过,“定损宝”目前仅能覆盖纯外观损伤案件。
据了解,目前“定损宝”的AI训练主要来源于对于事故照片的学习,未来和保险公司合作后,定损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阶段“定损宝”的图像定损技术将通过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有需要的机构只需将这一接口应用到自己的系统中即可。
不过,部分保险机构从业人员也表达了其隐忧。一方面,接入“定损宝”意味着数据共享,其中难免涉及包含客户信息在内的商业竞争信息。另一方面,未来“定损宝”结束免费试用期后,其收费定价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拍照即刻定损,用AI替代查勘员
车子被撞了是先拍照还是先打电话给保险公司?
用“定损宝”的话,车子被撞的第一步应当是用支付宝扫一扫功能拍下车子全景和受损部位。5秒以内,系统就会计算出车辆在4S店的维修价格,以及出险后来年保费的预测。同时,用户可以在“定损宝”界面上找到周边汽修厂和4S店的具体位置。而根据传统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来进行查勘的方式,往往最快需要在半小时后才能确定理赔金额。
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副总裁李冠如表示,“定损宝”主要应用到了AI技术中的图像识别以及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方面,意味着机器要能从大量图片中,排除干扰因素,识别出这些不规则的车辆损伤。在深度学习方面,AI技术能够把这些杂乱无章的图片理出逻辑,并进行数据处理,针对不同的车型、颜色和光照条件进行模型迭代学习,融合多个模型的经验,从有效定损图片中准确提炼出事故定损的信息,比如到底是什么程度的刮擦、变形,部件是开裂还是脱落等。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业内约有10万人从事查勘定损的工作。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认为,保险公司应用“定损宝”后,预计可减少查勘定损人员50%的工作量,今后在简单案件处理上无需再配置太多人力。根据尹铭的测算,在每年4500万件的私家车保险索赔案中,“定损宝”能覆盖的纯外观损伤案件占比约在60%,以每单案件的平均处理成本150元计算,有望每年为行业节约案件处理成本20亿元。
AI“来袭”,保险公司“又爱又慌”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在会后表示,保险公司可在较长的试用期内,免费使用“定损宝”。未来进入收费阶段,费用也会远低于其花在查勘定损上的成本。
此外,除了首先供保险公司使用外,蚂蚁金服年内还将联合合作保险公司推出面向普通用户的“定损宝”,届时,用户自己拍照就能实现定损。
对于正经历着二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中小险企来说,“定损宝”或许是一剂良药。一般来说,车险行业的成本中有65%来自于赔付,还有30%左右来自于各类费用。“正在进行的商车费改对险企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中小企业迫切希望通过科技提升服务能力,”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主任童清认为,“定损宝”将有效解决中小险企在偏远地区和高峰时段查勘能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定损宝”还能帮助保险公司挤掉原来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的定损“水分”,减少虚假骗保案件。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泽表示,保险原有人海战术、规模效应、价格竞争等传统运营正受到新科技的驱动变革。“谁能抓住机遇,跟上技术升级的演化速度,谁才能活的更长、过的更好。”
不过,部分保险机构从业人员也表达了其隐忧。一方面,接入“定损宝”意味着数据共享,其中难免涉及包含客户信息在内的商业竞争信息。另一方面,未来“定损宝”结束免费试用期后,其收费定价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此前的蚂蚁财富开放大会上,蚂蚁金服刚刚宣布向基金公司、银行开放财富号和AI技术,而“定损宝”则是蚂蚁金服向金融机构开放AI技术的又一项应用。尹铭表示,保险作为蚂蚁金服techfin战略下开放的重要领域,要做的是“保险科技”,未来将专注做技术。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本站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或是发送邮件到stuit#126.com(发送时请将#改为@),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或修改。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银行风险管理网(http://stuit.cn/Risk/)谢谢合作!
- 本站刊载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均来源于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但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性和更新的及时性,建议在引用前访问相应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与其原始出处进行核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