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10日
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1961年10月20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1年10月16日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读bāo的意思是:
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如:剥皮,剥花生(壳)。
读bō的意思是:
一、世界三大粮食作物
世界播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三大粮食作物(主食)是小麦、水稻、玉米。这三种粮食作物的共同特点是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可以转化为葡萄糖,糖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而人体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
读gèn的意思是:
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山。
2、姓氏。
3、东北方向,东北角。如:如:艮背(东北角),艮隅yú(东北方向,东北角),艮岳(北宋时期,汴biàn京 宫城 东北角的一处园林)。
注意:
1、写作文,每段开头一定要先空两格!
双耳旁的字:
部、阳、院、陈chén、阴yīn、郊、邓dèng、队、阵zhèn、邮、陪、郑zhèng、邻lín、防、郎、除、陆、限、陕。
读xiān的意思是:
细小。如:纤细,纤弱(纤细而柔弱),纤纤玉手,(细胞表面的)纤毛,纤维,化纤(化学纤维),纤尘chén(微小的灰尘),光纤(光导纤维),纤长(苗条)。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相貌狰zhēng狞níng,生性凶残,不管是飞禽走兽,还是鱼虫甚至人类,都是它的盘中餐。
不过,人类渐渐发现了“年”的活动规律:平常都在深山老林里,每年就出来一次,而且是年底那天的天黑以后,等到第二年“元旦”天一亮,便又返回了。于是,人们把“年”出来作乱的时候称作“年关”,并针对性地制定了“(通)过年关”的方法:提前做好饭,熄灭炉灶的火,把鸡窝、猪圈、牛栏都关好,把宅院大门关闭,接着,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再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免受“年”的伤害,在“大年夜”,人们会坚持不睡觉,以聊天打发时间,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据说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年”转了整整一晚上,一无所获,只能悻xìng悻而归。
“门神”农历新年的一项习俗,最早出现于周朝。
最早出现的门神是“神荼tú”和“郁垒”。根据《山海经》等古老典籍的记载,东海有一座神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特别大的桃树。这棵桃树枝干延伸出去的东北方向,有一座“鬼门”,是鬼出入的门户。把守着鬼门的两位神将,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郁垒”,主要任务是防止害人的鬼进入人们家中。因为两位神将的兵器是桃木剑,所以最早的“门神”,就是在桃木做成的木板上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或是雕刻两位神将的形象,悬挂在门上,称之为“桃符”,每年更换一次。王安石的《元日》便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国的传统中,几千年来,桃树和桃木一直都是用于辟邪的物品,拿桃木板作为门神的载体,也是辟邪的意思。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北方)或二十四(南方和部分做生意的群体),是中国传统的“小年”。这一天,民间有“祭灶”民俗。
“祭灶”又称为“送灶”,是为了欢送主管人间伙食的神——灶王爷上天述职,汇报各家各户一年的善恶功过。上天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给坚持做好事的人家赐福,给做了坏事的人家施以惩戒。因此,各家各户在这一天都会准备许多好吃的,来祭祀灶王爷,希望他上天后多多美言。
成语和四字词语: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又双叒叕:表示某事物变化更替相当频繁。读音是“yòu shuāng ruò zhuó”
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宗教和民间习俗中主管财富的神仙。
财神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是道教的财神,同时也是四大护法之一。民间还常常将其形象贴在门上,作为门神。
二、关公:即三国时期的关羽,又称“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因为他具有忠义的品质,所以被道教列为四大护法之一,也被商人群体在做生意的时候,作为讲义气,讲信用的象征,尊为财神。其它民间组织,如哥老会等等,也常常在关公塑像前举行仪式,以示严格遵守信义。在中国的古城中,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魁星阁等建筑,都是最常见的配置。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在天文观测(周天二十八星宿xiù的位置)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用于历法、排序、分类、评级和思想文化(如阴阳五行理论)的体系。
“天干”有十个: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