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查看权限 | WAP版  叫叫和唱唱的家庭主页
你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分享|科普知识 / 正文内容

【原创】二十四节气
时间:2021-3-11 23:46:4 | 作者 : 叫唱粑粑 | 分类 : 分享|科普知识 | 浏览: 次 |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最初诞生于上古时期,汉武帝将其纳入到《太初历》当中,自此成为农事通用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观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反映了自然节律气候的变化,故称之为“节气”。最初,二十四节气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即确定各个阶段的“农时”,这使得农历从早期的阴历(以月亮运行周期为准)升级为阴阳合历,因为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一整年运行位置为基准的。

黄道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概念。在实际的宇宙空间里,地球绕太阳公转。但如果把地球(即人类观测者所处的位置)想象为固定不动的,便可以进一步想象太阳相对于地球,在地球外侧每一年转一圈,这个圈称之为“黄道”。在“黄道面”上,更外面的宇宙空间里,有十二个星座分别在一年中的十二个时间段(不是正好对应现在公历的十二个月)里,位于“黄道面”的较显著位置,很容易观测,又被称为“黄道十二宫”。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北极到南极)相对于“黄道”面,并不是垂直的,而是始终向右倾斜了一个角度,所以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每年会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轮。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为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高的日子。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为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正午时太阳高度最低的日子。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北半球正好昼夜等长。“黄道面”和地球赤道在宇宙空间中想象出来投影的面,形成了“黄赤交角”。正是因为有了黄赤交角,地球上才分出四季,这也是二十四节气的基础。

二十四节气各个时间点的具体计算,除了太阳的运行位置外,还依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斗七星包括: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了“斗身”,就是勺子舀汤的部分,而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了“斗柄”,即勺子柄。北斗七星很亮(相对于其它星星),并且勺口始终指向北极星(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大致在天璇经天枢然后向外延伸大约五倍距离的位置),在地球上用肉眼观察很容易。北斗七星勺柄指向东方的时间段,为春季,指向南方的时间段,为夏季,指向西方的时间段,为秋季,指向北方的时间段,为冬季。北斗七星看起来像是绕着北极星每年转一圈的状态,被称为“斗转星移”。

通过综合太阳的运行位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将一年分为24段,以立春为开头,以大寒为结束。两个节气之间,对应“黄道面”上的15度(360度÷24),这是固定的,但是节气在日期上并不固定,一般来说,按农历来算,上半年为每月的初六和二十一(廿niàn一),下半年为月的初八和二十三(廿三)。农历有大月、小月之分,有平年、闰年之分,二十四节气都会随之作出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应中原地区,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季风气候,在上古时期之后陆陆续续并入中国的地区,如南方地区等等,在降雨,气温等方面的季节性变化,与二十四节气的最初内容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二、二十四节气的分类 & 二十四节气歌

(一)二十四节气与四季的对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zhé、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chǔ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节令与中气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被称为“十二节令”,代表“时节”的变化,一般在农历每个月的月首。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被称为“十二中气”,代表气候的变化,一般在农历每个月的月中。“节令”和“中气”交替出现,合称“节气”。具体对应如下:

立春-正月节(令),雨水-正月中(气),惊蛰-二月节(令),春分-二月中(气),清明-三月节(令),谷雨-三月中(气)

立夏-四月节(令),小满-四月中(气),芒种-五月节(令),夏至-五月中(气),小暑-六月节(令),大暑-六月中(气)

立秋-七月节(令),处暑-七月中(气),白露-八月节(令),秋分-八月中(气),寒露-九月节(令),霜降-九月中(气)

立冬-十月节(令),小雪-十月中(气),大雪-冬月节(令),冬至-冬月中(气),小寒-腊月节(令),大寒-腊月中(气)

(三)二十四节气的分类

表示季节变化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表示气温和总体气候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表示天气变化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表示动植物变化的:惊蛰、清明、芒种、小满

(四)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三、二十四节气逐个解读

(一)春季的六个节气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新一个轮回的开始,也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的意思是“开始”。立春时,许多地方会组织“打春牛”等迎春活动。

雨水:标志着春季降雨的增加,此时气温也开始渐渐回暖。

惊蛰:此时,蛰伏(冬眠)的动物都“惊醒”和出洞,植物也开始复苏,气温进一步回暖,春雷响起,降雨继续增加。惊蛰也被认为是春耕开始的节令。

春分:“分”的意思是昼夜等分(昼夜时间等长),随后会昼长夜短,也可以认为是将春季分为前后两段。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在之后逐步向北回归线移动,阳光明媚,但气温会越来越高。

清明:可以理解为天气清朗(植物返青),春和景明,整个自然界生机勃勃。

谷雨:取“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水稻插秧,其它农作物的播种,都需要大量降雨,正所谓“春雨贵如油”,只有雨量充足而且及时,才能确保农作物的发芽与良好生长。

(二)夏季的六个节气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气温大幅升高,日照增强,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到快速生长阶段。

小满:意思是“小得盈满”。具体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江河湖泊水量升高,渐渐达到“满”的程度,另一种是说麦子等夏季成熟的农作物开始灌浆,尽管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饱满状态,但已经比之前充实多了,可以称之为“小满”。

芒种:意思是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芒:作物穗子外表的有自我保护作用的芒刺,后引申为刀剑的锋芒,光芒等)。民间有谚语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意思是此时节气温高,雨量充沛,适合种植晚稻等谷类作物,但过了这个季节以后,方方面面的自然条件会渐渐变差,再种植的话,成活率就降低了。

夏至:意思是夏天真正地到来(至)。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这是能够到达的最北端,此后便会向南折返。在北半球,夏至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太阳的高度最高。但夏至的气温并不是全年最高,因为在夏至到秋分这段时间里,太阳直射点仍然位于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的北半球,热量仍然会继续累积,导致气温继续往上升,也就是小暑和处暑之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10天,中伏20天(少数年份为10天),末伏10天。

小暑:“暑”的意思是炎热,“小暑”就是刚开始进入炎热的时节。

大暑:意思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民间有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在小暑和大暑期间,太阳光最为强烈,高温,多雨,雷暴和台风也很频繁,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烦恼,但却有利于农作物的快速生长。

(三)秋季的六个节气

立秋: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降水,湿度都开始逐渐减少,自然界中的万物开始由夏季时的最繁盛和快速生长状态,转为秋季时的成熟和萧瑟状态。

处暑:“处”的意思是停止,也称作“出暑”,意思是炎热渐渐消失,气温下降。此时虽然还可能出现“秋老虎”(江淮等地区在立秋之后,白天依然炎热,中午甚至达到35摄氏度以上,入夜后会变得凉快),但气温在总体上呈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

白露:到了这个节气,夏天的酷热已经基本消失,夏季风被冬季风所取代,冷空气频频到来。入夜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变得很大,第二天天亮前,大量水蒸气遇冷,在草叶的表面凝结成白色的露珠,所以这个节气称之为“白露”。

秋分:与“春分”的概念相似,此时昼夜等分,随后会昼短夜长,将秋季分为前后两段,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在之后逐步向南回归线移动。

寒露:与“白露”相比,此时更加“寒(冷)”,也很干燥。

霜降:霜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在秋季的前半段,气温刚开始下降,水蒸气尚能液态化,凝结成一颗颗露珠,而到了秋季的后半段,气温下降了很多(降到0摄氏度或更低),水蒸气便会固态化,凝结成一粒粒坚硬的小冰珠。《千字文》就有句子说:“露结为霜“。不过,古代早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不知道霜是近地面的水蒸气直接凝结而成,以为“霜”和“雨雪”一样,都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所以称之为“霜降”。

(四)冬季的六个节气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初冬时节还不是特别冷,属于秋天向冬天逐步过渡的阶段。立冬时,农业生产活动停止,并将一年的收获入库贮zhù藏。

小雪:“雪”的意思是秋季以来的干燥气候自此结束,降水量(以‘雪’为主)开始增加,因为冬季的寒冷,一般不会降雨,而是凝结成雪降下来。“小”的意思则是降水量还比较少。

大雪:“大”的意思就是降水量(以‘雪’为主)大幅增加。

冬至:与“夏至”的概念相似,此时经过了前期的降雪(雪融化的过程中会大量吸收热量,造成环境温度下降),冬天真正地到来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这是能够到达的最南端,此后便会向北折返。在北半球,冬至时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太阳的高度最低。但冬至的气温并不是全年最低,因为在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仍然位于赤道以南,南回归线以北的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散失仍高于获取,导致气温继续往下降,并维持在较低区间,也就是“三九天”,一般是冬至为起点的“九九”中的“三九”和“四九”,差不多在小寒与大寒之间。冬至时,民间开始“数九”,从“一九”到“九九”,共八十一天。

小寒:意思是天气寒冷,但还不是最寒冷,而是刚刚开始真正的寒冷时节。

大寒:意思是最寒冷的时节。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我们家(http://stuit.cn/Family/)谢谢合作!

发表评论:

必填项 敬请留下你的尊姓大名或网络昵称

选填项 绝对保密,主要是方便我们随后联系到你

选填项 欢迎站长留下链接以便互访

必填项 防范注册机的措施。如果看不清楚,可以直接点击验证码以刷新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2010-2022 叫叫&唱唱(Family.StuIt.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