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贷白话(xdbh01)
— — — — — — — — — —
在前文《探秘流动资金贷款的还款来源》中,我用了下面一张图(请点击这里查看),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图上的线是按照一个斜率向上的,是向上的三条斜线,也就是说,我们假设,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是持续增加的,其中,企业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一直维持着一定的比例。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企业的资产持续增加,企业使用的银行贷款也在同步增加着。
这个符合一般的特征。假如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不能提高,当企业的销售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的流动资金势必同步增加;假如不是企业的盈利出现超常增长的话,企业对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不会降低而且还会增大。
当我们换一种情景,假如企业的销售稳定,不再增长的时候,是不是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就会减少了呢?也不一定。当企业的销售从高增长,到走向平缓不增长的时候,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好卖了,这个时候,下游会要求增加账期,上游会开始警惕,要求加快付款。这样,企业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占用就不会减少。
这个时候,银行要收贷,需要企业配合收缩销售规模。比如,企业本可以维持10个亿的销售规模,但是它愿意主动将销售压缩到8个亿,用回流的一部分流动资金,一点一点归还银行贷款。这是有主动控制意识的企业。遇到这样的企业,压缩流动资金贷款还是相对比较可行的。
不好情形是,这种情况下,企业还要力图维持销售规模,甚至扩大经营。这样收贷就比较困难了。
至于企业销售下降的时候,往往也是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畅的时候,银行收回流动资金贷款的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企业的销售不能覆盖成本的话,企业还要亏损,资本金会被亏折掉,"终极还款来源"没有了,再融资能力也会失去,没有人接盘,银行要收回流动资金贷款就更困难了。
你看看,在企业销售增长、销售平缓、销售下降的时候,银行都很难收回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人长期占用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似乎是一个常态。难道银行只有陪企业跌宕起伏走一路,不离不弃吗?
以上都是我们假设: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都用在了正常的经营周转,没有被挪用。还有一种情况,企业把银行的流动资产贷款挪用到别的地方去了,沉淀在投资或固定资产上了,那么,收贷的不确定性就更大了。
其实,在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快速增长的时候,企业高负债是一个普遍现象。欧美日韩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他们企业的负债也是比较高的。他们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也有很多银行没有退出企业贷款,倒闭的银行不少。今天我们看到那些经营稳定,财务严谨的跨国企业集团,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幸存下来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就是他们有良好的行业趋势判断能力,以及与之匹配的财务管理能力。
这种企业,在行业趋势变化的时候,能够前瞻性地敏锐察觉,主动控制扩张,回笼资金,降低负债率,归还银行贷款,持有充足现金。遇到这样优秀的客户,当然是信贷员的福分,因为你不用去管它,它会主动地归还你的贷款。所以,好收贷的一个前提是,你遇到了一个好客户。这种客户,往往是你不愿意收贷的。
在中国的医药生产企业中,也有的流动资金贷款占用很少。这种医药企业,一般是有比较好的药品品种,下游的医药销售公司愿意预付款以获得区域代理权,而上游的供应商,也愿意赊账给他们。
大多数客户都做不到这样。现在普遍的问题是,当企业正常经营着的时候,银行总是不愿意撤出贷款,而等到企业出现问题,银行想收贷的时候,已经收不回来了。
这倒是跟炒股票有点像。
在股市上,有一句话:卖比买难得多。
流动资金贷款也一样,找到合适的退出时机(卖点)很重要,如果一味舍不得,迟迟不愿退出,就有可能被套住。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判断企业的持续经营前景如何?困难是暂时的,还是难以逾越的?这要牵扯到具体的行业和企业分析。
跟炒股票一样,你要前瞻性地退出,你就得前瞻性地先进去。
只有前瞻性地进去,才有银行接你的盘。否则,你只有靠控制住现金流,而你知道,那样是不容易的。
我们可以再从优秀企业集团的做法中得到一点启示。优秀的企业集团,他们的扩张是在行业低迷,别人都不敢进的时候(相当于在熊市的时候敢买股票)。他们贷款的期限,往往与行业周期匹配。在行业上升到顶点,一大波人蜂涌进入的时候,刚好是贷款到期的时候。此时,优秀企业集团通过经营获利,或者趁高价变卖企业资产,归还了银行贷款,从而使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已经没有固定资产贷款了。然后,在行业开始下行的时候,企业主动压缩销售,用回笼的钱,归还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在行业萎缩到谷底的时候,企业的负债率已经很低,手里是满把的现金,可以悠闲地去挑那些打了折的同业资产,把曾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收入囊中。
看看,优秀的企业集团,像不像一个炒股高手?高时卖,低时买?
有人说,哪有这样的企业啊,我怎么没遇到。据博主的研究,那些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大企业,在历次经济周期中,至少有一次这样做对了,否则,你看到的这个行业的翘楚,早就不是他们了。
也有人说,白老师,你说的这都是大企业集团呐,我们日常接触的都是一般客户,怎么判断该进该出呢?
我告诉你,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再加一点:大企业看行业,中型企业看竞争力,小企业看它跟谁做生意。
还有人说,白老师,你说的是原理,可我管的是具体的企业,有哪些具体的信号,说明企业该收贷了呢?
关于"贷款企业出现危机的预警信号",网上的相关内容已经很多,有的多达100多条。下面是有人列的比较简单的几条:
1、老板不接电话包括不接别人电话。
2、工资发放异常。
3、存货量持续下降,流动资金短缺。
4、连续的水电费、通讯费欠缴。
5、账户资金干涸。
6、贷款没有用于企业。
7、能抵押的土地、房屋、资产全部抵押。
8、老板异常消费、资金异常转走等。
9、员工突然减少、核心人员变化或离职等。
不过,一旦企业出现上述情况,银行收贷已经不容易了。如果你是一个小银行,授信份额又比较低,还有可能全身而退,否则的话,基本上是要陷入麻烦了。
在"信贷白话"公众号里,宏观分析的文章占了不少的比重。我重视宏观分析,因为这是我们前瞻性地选择信贷进出时机的基础。跟炒股票一样,选时跟选股都很重要,但有的时候,选时比选股还重要。
怎样做到前瞻性?关键是研究。我一再强调研究对于银行信贷的重要性,只有好的研究,才会有好的战略,配合以好的执行力,银行才可以实现卓越。
最后,用蒙特利尔银行副总裁瑞逊的几句话做结束:
"多年来,持有质量不断下降的贷款就像看日落,你除了在那里等它落山,其它一点办法都没有。所有的分析重点都应集中于一项交易的事前阶段,以极力避免一项不良资产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本站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或是发送邮件到stuit#126.com(发送时请将#改为@),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或修改。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银行风险管理网(http://stuit.cn/Risk/)谢谢合作!
- 本站刊载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均来源于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但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性和更新的及时性,建议在引用前访问相应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与其原始出处进行核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