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拉脊山”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5-04-29 21:57 分类:大杂烩|地理旅游摄影类网文推荐 浏览:1626 评论:0
下了一夜小雨,早上起床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不到户外去活动一下,对不起老天爷。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向着距市区50公里外的“拉脊山”奔去。
四月,是我喜欢的时间段。北方的春天要来的稍晚一些,当江南四月已是芳菲尽时,北方的杏花才在枝头绽开笑脸。一春芳意,满庭幽香。
拉脊山也称为拉鸡山、积石山、唐述山等,位于中国青海省祁连山脉东段。山体两翼明显不对称,北翼湟水谷地南侧切割较浅,南翼黄河谷地北侧切割深,较陡峻。山体中下部覆盖黄土,第三系红层出露比较广泛。在流水作用侵蚀下,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显得破碎,黄土地貌发育较典型,并时有滑坡发生。
其实最早的说法是“拉脊山”,它是祁连山系的一个支脉,它的隆起,就像被拉起的脊梁,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拉脊山” 。拉脊山横亘于西宁南,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山名是藏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是“鹰飞不过去的地方”。
拉脊山曾称小积石山或唐述山。位于湟水和黄河干流之间,西起干子河口,东到青海省界。长260公里,宽20-40公里,山峰多在海拔4000-4500米之间,最高峰野牛山海拔4.832米。由于水系切割已形成很多山口。青沙山口、拉脊山口、日月山口均是出入西宁的重要交通要道。
拉脊山:海拔3800余米的拉脊山山口地理位置重要,宁果公路穿越而过,山口南侧还有通往湟源的公路拉鸡山北坡险峻,山岩多有裸露,除夏季外,山坡常常白雪覆盖。南坡平缓,宜牧草生长。是海南地区著名的高山牧场。拉脊山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多种生态类型相间。既有高山草甸,又有高山湿地,还有高山灌木和山腰乔木,山下农田生态。山上出产著名的冬虫夏草。山上气候类型多样,同日内可以多次体会雨、雪、雾、岚、阴、晴、崧、霰等气候景观。这里的红山嘴草场是尕让乡夏季牧场,北从拉鸡山口至分水岭,南至大滩村,中心海拔3746米。草场内坡地平缓,水源充沛,牧草生长良好。每当夏季来临,山坡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牛羊成群,牧歌声声,还有空阔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是闹市人向往的佳境。
最高峰野牛山海拔4832米
由于“拉脊山”隧道的贯通,过去的上山路现在变成了旅游公路。
海拔3820米的“拉脊山”垭口。
“拉脊山”垭口通往“日月山”的扎哈公路段,平均海拔约3700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
四月份,“拉脊山”上的高山牧场,牧草还没有完全变绿。
啃食牧草的牦牛
牧羊女正在翻晒牛粪,牛粪是牧民取暖、做饭的燃料。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大杂烩|地理旅游摄影类网文推荐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_^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自是人间好风景
- 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信心倍增,呵呵
- 这不是单纯的低欲望,更像是一种随着岁月变化后,逐渐调整人生重心的过程。流露出的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自我沉静,是对现实生活、内在节奏的适应和接受。
- 偶尔能弄出几篇长文,但自己总是不太满意~~~
- 非常羡慕你得更新频率,而且每次都是深度长文,真的相当厉害啊,不光经常思考,整个思路还特清晰,个站博主中能够这样的精力和能力,称得上凤毛麟角!
- 我订阅的博客列表中,你的文章属于有深度的一类了,很喜欢你的历史文章,有时能带来一些视角并引发一些思考。
- 写作这件事情,要写好太费精力了。我都是滥竽充数。
- 事情越来越杂,精力越来越少~~~
- 精力跟不上,什么都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