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哈尔滨游记)一:前期策划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08-07-21 20:58 分类:博客|旅游与摄影 浏览:728 评论:0
东北地区,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既有些神秘但又并不陌生。
说有些神秘,是因为作为一个安徽人,能够了解到的那里的风土人情是非常有限的,单从交通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安徽的省会合肥,居然没有一趟可以直达东北地区某个城市的火车,京沪线上的蚌埠倒是停靠了几列路过的,听说预留的票额还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说基本买不到)。而航班的情况呢,如今从合肥前往哈尔滨不用再转机了,可惜每周只有三班,还都是夜里比较差的时段,真让人很是郁闷。由于交通的极度不便,就我所接触过的人当中,几乎没有去过东北的(甚至没听说过什么人随团去旅游的)。单凭书本与各种媒体上的介绍,再多的认识,也除不掉那最后一层的神秘。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对于东北这片黑土地,又并不陌生。首先是因为我的爸爸在东北当过七年兵,还是野战部队,走遍了三个省的山山水水,城镇乡村,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了许多关于那里的故事。其次是我大学时的上铺不同先生,以及他的妹妹(也在北京读大学),都属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四年的相处,怎么说我也耳濡目染了不少东北味儿。最后是大四的时候,我们林经专业的实习就安排在东北,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从长白山到鸭绿江,在实践中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也饱览了壮美的河山与多样的风情。所以当一个多月前不同先生发出邀请的时候,尽管感觉到此次旅行并不容易,但是我还是欣然接受了,准备前往他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松花江畔美丽的冰城哈尔滨。
— — — — — — — — — —
有关原则:
1、旅游期间,继续执行平时采用的支出记帐制,每笔支出,无论大小,均在当天详细记录下来。
2、带个小笔记本,按照大四实习期间的模式,随时记下有关信息,每天晚上坚持写小结和感想。
主要内容包括:日期(星期),天气。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当时的见闻与感受(必要时配以插图)。每日小结,感想。
3、下车后,最晚不超过第二天,买两份详细的地图(A、哈尔滨市区图,B、大幅的哈尔滨市政区图),及时修正和优化旅游计划。
出发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下面的列表参考了我大学时的同学、户外专家‘雨’博客上的内容:点击这里浏览,在此表示感谢!)
01、两个人的身份证
02、两张火车票(Z74合肥-北京)
03、到北京后买票(北京-哈尔滨)的费用:不超过774
04、路上的零用钱(与车票钱分开保管)
05、住宿费:约500
06、坐公交的零钱
07、银行卡(牡丹金山卡)(妥善保管)
08、回程路费(K58/55哈尔滨-蚌埠):共836(不随时取用)
09、相机、三脚架(前两者随时取用)充电器、数据线、优盘(后三者不随时取用)
10、两部手机、充电器(包括备用电池)
11、药品(感冒,腹泻,潮湿)
12、小笔记本、两支笔
13、餐巾纸、手纸(随时取用)
14、背囊(装平时不带的东西),轻便小斜挎包(游玩时带着)
15、雨伞(装入塑料袋,放在包中)
16、塑料袋(包括坐下休息时垫着防潮)
17、刮胡刀(不随时取用)
18、地图
19、梳子、小毛巾
标签:松花江畔
- 上一篇:除夕路过母校皖西路小学(1996年)
- 下一篇:松花江畔(哈尔滨游记)二:买火车票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旅游与摄影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没有证书速度感觉更快。
- 纯粹为了享受发号施令的快感^_^
- 有很多混上去的草包领导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啥?你得先整一曲,然后他在你的基础上改,改了一稿一稿又一稿,最后他特么的选了最初那一版。
- 很无奈啊~~~
- 已加链接。感觉像咱们这个年龄的人,继续搞个站的已经很少了^_^
- 感谢关注与支持^_^
- 是的,这几年形式主义愈演愈烈了,还喜欢上纲上线~~~
- 嗯嗯,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ZBlog最近升级后新出现的情况,不知道近期会不会完善~~~
- 现在这个社会形式主义太多了
- 真难得,见到同期网站。我的网站域名是02年4月注册的(之前玩了两年免费空间)。现申请友链,望通过。网站:爱情在线地址:http://aqzx.comlogo: http://aqzx.com/logo.gif介绍:一个因网恋而建,然后碎碎念了20多年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