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旅游与摄影 > 正文

松花江畔(哈尔滨游记)九:东北印象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08-07-27 04:16 分类:博客|旅游与摄影 浏览:861 评论:0



2004年7月我第一次到东北,因为当时有专业实习任务,近十天的日子差不多都是在长白山深处的林场里度过的。最后仅仅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凤凰山丹东市,对东北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皮毛上。

这次前往东北,纯属旅游的性质,因此就有时间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风土人情。

— — — — — — — — — — 

更早地迎来晨曦

(根据27日的笔记整理)

按照列车运行时刻表,T47(北京-齐齐哈尔)大约在“凌晨”4:50左右到达哈尔滨站。这里使用“凌晨”这个词,其实并不怎么妥当,因为这里基本都属于东九区,东八区(北京时间)的凌晨4点,东北绝大部分地方已经迎来晨曦了。

— — — — — — — — — —

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原野

(根据27日、30日的笔记整理)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据说吉林省每年甚至提供了国内需求的3/5和出口量的1/2。这次旅游虽然没能专门参观某个农场,但是在路上看到的景象,确实让我感叹不已。

安徽以及附近的几个省,因为自然条件(中南部多山)和历史习惯等方面的制约,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块农业生产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东北地区更多的是大农场,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简直望不到边,没有密密麻麻的田埂,却处处都是大型机械作业后留下的痕迹。这里也有温室大棚,并且同样连成很大的片。田间的防护林郁郁葱葱,可能是由于管理的很细致,整整齐齐地就像列队的士兵。

↑ 吉林与辽宁交界处,拍摄的具体位置大概是在昌图站以北,远处有许多风力发电机。

— — — — — — — — — —

老工业基地的困境

(根据27日、29日的笔记整理)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过去仅仅在电视和报纸上看过,这次前往哈尔滨,总算更深入的实地感受了一回。

哈尔滨电力集团,这个企业在外面绝对是被看作响当当的牌子。可是就在我们去阿城的路上,经过哈电总部办公楼的时候,看到许多“内退”的职工打着自身“权利不容忽视”的白底黑字的横幅,进行着示威活动。位于中央大街末端的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可能最近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件,虽然已经没有围着的人群,但是灰色墙壁上刷的白字:要求“与分行领导见面”,并“给个说法”,很是刺眼。

其实哈尔滨是个不错的城市,地理环境和气候都比较适宜,人们普遍的生活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可能造成了政府财力的严重亏损,许多设施没有钱维护,整个城市有些破破烂烂的,许多问题也解决不了,面对着群体性事件实在是无可奈何。

看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小康社会真的任重而道远,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是比较大的难题。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