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的网文推荐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6-07-02 11:25 分类:大杂烩|网文推荐 浏览:1311 评论:0
2016年7月11日 读书人能为社会做什么
读完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1、国家中和社会上,应当有一个群体(而且数量不能够太少),保持和坚持着崇高的理想,以及良好的品行。这个群体的最重要作用是为世人范,并代表着先进文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方向。
2、“读书人”不应当局限于各种事物的表面,要切忌浮躁和肤浅,要把眼光尽量放长远,此外,还要勇于和善于压制住自己的和社会上“流行”的私欲、虚荣这些东西。唯有达到了这些标准,不为世俗所同化、污染,才能让整个国家与社会始终有一种希望。
3、“读书人”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努力削减不平之气,来引领整个社会的心平气和。有些基本原理,其实古今是相通的。“士的精神”,古时候很“流行”,现在仍然需要,而且十分有必要。
4、文章的最后五个自然段,是一种“底线”的概念,个人以为,值得重视。
— — — — — — — — — —
2016年7月2日 大误-人类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据说绝大部分“心灵鸡汤”和“励志文”,都会采取绝对化的、极端化的论断形式,即它们所提供的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适用于任何人,适用于任何条件下,如果你没有因此而“奋起”并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只能说是你自己的“努力”还不够。
不过,行者敢说,当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敢讲这样的大话。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他们所创造的理论,主要是着眼于寻找人类发展的规律,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层面上提供指导,而绝不是包治百病的妙药良方,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还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机械的套用原文,更不能浮在文字表面上来断章取义。
正如“知乎”上这篇文章所说的,每个人对于快乐和痛苦的感受都不一样,每个人也有不同的兴趣点,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是强迫大家统一接受某一种观点,否则,就是专断,就是法西斯。而对于激励的具体操作方法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 上一篇:2016年7月的历史类网文推荐
- 下一篇:对待南海仲裁案结果的正确姿势
相关推荐
欢迎 你 发表评论
- 大杂烩|网文推荐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_^
- “权力”是一种“信仰”。
- 这就纯纯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而非某个地区或文化的特有产物。并不仅仅局限于你所说的“官瘾”类型的权利。比如坚决不让一辆车并入的司机;路口绿灯亮起的瞬间就按喇叭催促前车的后车司机;以及认为行人拥有“绝对路权”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避让的行人。本质上是个体在拥有有限权力(甚至只是道德或规则优势)时,通过过度行使或扩张这种权力来获取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
- 官迷太多
- 博主你好,茶备案项目新开张,希望得到更大的支持加入茶备案!注册得到您的专属网站备案号!希望博主多多支持!https://icp.redcha.cn希望博主能在我们网站申请一个备案号放在页脚呀!感谢博主的支持无论赞助多少,或者是不赞助也好联系站长都可以,尽量给个靓号如果被打扰了,那就万分抱歉
- 硅云“十年之约”推荐的
- 请问主机是哪家的?
- ……
- 呃~~~
- 这个是写的小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