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查看权限 | WAP版  叫叫和唱唱的家庭主页
你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分享|语文文学 / 正文内容

常见的修辞方法
时间:2025-11-25 21:35:28 | 作者 : 叫唱粑粑 | 分类 : 分享|语文文学 | 浏览: 次 |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比喻:通过两类事物的相似性,用乙事物描述甲事物,其结构包含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暗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借喻则是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比如“(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

拟人:把事物或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写,使之“人格化”。凡是比作人的,均优先考虑判断为“拟人”句。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比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就是将木兰拟物化,比作兔子。比如“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就是把人的梦(无形)拟作可以被吹起来的有形之物。比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是把人的愁(无形的情绪)拟作可以被船装载的有形之物。

拟人和拟物合称比拟。拟人和拟物可以看作是“广义”比喻的一种特殊情况。

通感:又称“移觉”,将描写甲感官的词语用来描写乙感官的感觉,从而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感官相互沟通起来,激发读者的感觉联想。比如“她笑起来很甜”。

对偶:两个短语或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对。

夸张:通过故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特征,强化表达效果,其核心是基于现实做艺术化变形,突出本质属性。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超前夸张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比如“酒没沾唇,心已热了”“脑袋还没等挨上枕头就睡着了”“还没说话脸就红了”。

借代:不直接使用事物本名,而是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名称来替代。比如“布衣”代指平民,“丝竹”代指音乐,“汗青”代指史册,“朱门”代指权贵。比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用‘雷锋’借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借代财物)。

比喻,两类事物能看得出相似之处。借代,则是不容易看出相似之处,主要是长期约定俗成的说法。

互文:在连贯性的话语中,某些词语根据上下文相互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意思,或是上文里省略了下文本应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略了上文本应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一定是一个市场买一类东西)。比如口干舌燥(主谓+主谓,实为:口舌干燥,下同)、风调雨顺、眉清目秀、魂飞魄散、人困马乏、国破家亡、心狠手辣、兵荒马乱、手忙脚乱、口诛笔伐、山清水秀、眉清目秀、心驰神往、心惊肉跳、心烦意乱、鸡飞狗跳、山重水复、珠联璧合、眉飞色舞、龙飞凤舞。比如披肝沥胆(动宾+动宾,实为:披沥肝+披沥胆)、引经据典、损兵折将、惊心动魄、披星戴月、欺上瞒下、拈花惹草、吞云吐雾、游山玩水、歌功颂德、开天辟地、审时度势、伤风败俗、挑肥拣瘦、呼天抢地、腾云驾雾、失魂落魄、颠三倒四、颠鸾倒凤、思前想后。比如三言两语(偏正+偏正,实为:三两言+三两语)、千式百样、暴风骤雨、真才实学、南征北战、花前月下、胡言乱语、甜言蜜语、丰功伟绩、南来北往、烟消云散、道听途说、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四通八达、横冲直撞、千言万语、轻描淡写、精雕细刻、精打细算

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注意,对比不是类比,类比的双方较为接近,基本无差异,而对比是为了强烈突出其中一方。

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顶真:后句或后段开首重复前句或前段末尾的语言成分,首尾蝉联,环环相扣。比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并列关系)“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顺承关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递进关系)“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因果关系)“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转折关系)“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条件关系)。

双关:利用语音(谐音)或语义的条件,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同时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即“一语双关”,双关有含蓄、幽默、深刻的特点。比如“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的谐音双关)。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我们家(http://stuit.cn/Family/)谢谢合作!

发表评论:

必填项 敬请留下你的尊姓大名或网络昵称

选填项 绝对保密,主要是方便我们随后联系到你

选填项 欢迎站长留下链接以便互访

必填项 防范注册机的措施。如果看不清楚,可以直接点击验证码以刷新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2010-2022 叫叫&唱唱(Family.StuIt.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