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网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子虚金融评论11-关于2017年国内银行业风险管控的几点预测

1、以不良贷款为主的信用风险将继续累积但有望缓解

前段时间网上有学者比较乐观的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有望见底。对这个观点,子虚表示只能是微微一笑,因为在过去几年,此类观点出现了许多次,但从未印证到现实中。子虚认为,客观的说,2017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速度是有望减缓的,至少从内部来看,各大银行这几年都越来越谨慎了,准入门槛在提高,风控能力在增强,而从外部来看,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供给侧改革差不多到了开始展现成效的时候,最起码得先兑现些红利了(否则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的信心和信任度)。

所以,就不良贷款的绝对存量来看,有较大概率会继续增长,至少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增长的动能还不够(即便已脱离‘不足’的状态),这决定了银行的无法置身于世外。但是就2017年度新增速度来看,如果能够改变粗放型业务发展模式,并找准新的发展方向,积极调整好信贷结构,还是有可能比以往年度有所下降的。

这里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低增长,低通胀有可能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低增长意味着银行过于简单的依赖于经济快速增长红利的想法是破灭了,需要更多地分析形势与行业,下更大力气找准增长点。低通胀则意味着部分行业过去那种以数量扩张为主的模式不再适用,这也给银行正确地选择客户提出更高要求。

就2016年以来的制造业、投资等指数看,2017年在部分领域会有融资需求的一定增长,但中央仍然会坚持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化,去杠杆,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基本导向,对于基建等领域的融资增长将有可能继续持谨慎态度。

2、房地产市场波动仍然是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长期性因素

前几天子虚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2017年就全国范围来看,住房按揭贷款规模将接近顶峰,然后,会有所回落或是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在这方面想进一步拓展业务的机会将减少,各大银行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具体来说,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价出现向下波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主要取决于政府调控的决心和措施,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有力支撑住向下的压力(除了个别区域和炒房者)。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向下波动的市场方面压力将非常大,并且会越来越大,单就人口因素(尤其是年轻人口增量与占比的减少)就不得了了,不过,当地政府会全力撑住房价,一为“保增长”(GDP),二为保政府收入(土地出让金价格水平的维持等),当然,能够撑多高,撑多久,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相关背景请点击这里查看

子虚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几年房地产价格的畸形发展,使得不少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也不自觉地偏离了正轨,误以为房价会一直快速上涨,认为只要手中有房(抵押物),就可以忽视其它一切。其实,还是要回归到牢牢把握好“第一还款来源”这个银行经营与风控的本源上来,任何“第一还款来源”以外的保障措施,都只能作为最后的保障。子虚还认为,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长远的,而不是立即会暴露和爆发的风险,但必须把眼光放长远,抓紧做好分析,做好预案,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主动退出’),否则,越往后将越难于处理,甚至于不可收拾。

3、银行理财业务将逐步被纳入到更为严格的资本管理监管体系中

银行“资本管理”不算是一个新课题,银监会这几年相继出台了不少监管规定,人民银行也陆续修订了一些监管办法。以2016年12月银监会出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之前之后一系列配套规定,以及人民银行要求的自2017年1月1日起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广义信贷监管的政策为重要标志,银行理财业务长期游离于较严格监管体系之外的时代算是结束了。其实以前在银行业界大家都明白,理财业务吸收的资金有机会提供给达不到授信条件或不符合监管规定的客户,并且整个操作过程是在常规监管范围之外,很是自由(请点击这里查看子虚先前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但银行业监管部门注意到这个巨大漏洞已经有很久了,于是在2016年底正式痛下决心来处理这个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银行理财业务在未来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细,此外,理财业务还有较大可能像传统贷款一样,被要求纳入到银行资本管理的这个监管体系中,即需要为理财业务提取规定比例的“损失准备金”,同时在会计报表上计入资本占用(目前理财业务不算是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部分),或是作为“资本充足率”考核的内容(即此类业务开始要求占用经济资本。如达不到‘资本充足率’最低监管标准,则可能面临停办业务的风险)。这对于银行的成本核算,利润获取,管理能力,风控水平都是不可忽视的挑战。

4、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混业监管”措施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银行这个机构(可以获取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还不占用经济资本),还是银行员工这些个体(可以获取明面上的业务奖励,以及暗地里保险公司及其业务员给予的各种好处),都是代表保险业务的积极拥护者和实践者。其实银监会在几年前就担心过此类问题,甚至准备出台禁止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要求回归本业的监管规定,但均未能付诸实施。目前真正推行起来的政策和规定,仅有禁止保险公司及其业务员在银行营业网点“驻点”推销等不痛不痒的规定而已。

然而,就是在2016年,保险公司“野蛮人入侵“的事件深深震动了监管高层。所以从2016年底开始,银监会、证监会相继收紧监管政策,保监会也不得不明确表态要严厉整顿市场。同时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目前我们国家绝大部分保险业务量,实际上都是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这个渠道出来的。因此,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掐住了银行这个最重要的保险业所掌握的巨额资金的”负债端“,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抑制住保险业疯狂投机,扰乱市场,破坏经济乃至”避实就虚“的风险。子虚相信,国家下一步有较大可能会采用”打七寸“的策略,调控好保险业负债成本过低,获取过于容易,以至于不加珍惜的问题,严格控制过度加杠杆违规加杠杆的风险,逐步落实去杠杆措施,将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纳入到更加严格的”混业监管“体系中,并将其作为”混业监管“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与突破口。

此外,从微观上来看,最近几年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是社会舆论所普遍诟病的重要对象,比如说不经过认真的风险分析就“把不合适的产品销售给不合适的客户”,比如有部分银行员工在利益驱动下搞“存款变保险”等等,这都给银行业监管部门造成了极大的被动,这也成为监管趋严的重要诱因。

在刚刚结束的银监会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施穿透原则,对资金源于银行体系的各类交叉金融业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这一点应当被联系到银行理财业务,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这些领域。

5、案件与操作/合规风险的防控将日趋凸显

2016年,国内银行业先后爆发多起票据类重大案件请点击这里查看更多新闻,活脱脱吓坏了整个银行业、监管部门乃至社会公众。同时,国内银行业和证券业还发生了数起“萝卜章”事件,让舆论普遍产生了金融业案件防控体系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失守的猜测。记得我们这些八零后小的时候,金融业可是全社会守规矩、讲认真的典范,但现在,反倒成了负面典型,真的让人难以理解啊。

就风险成因来看,子虚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其实某些问题早就有了,但过去银行的业务类型没有这么多,缺乏作案的途经和选项,舆论监督也比较落后,有了事情外界不一定那么迅速而深入的了解。其二,业绩考核的压力,尤其是某些银行光顾着片面的业务发展指标,基本上不把风险防控真正当回事的错误导向,造成了业务“创新”行为的扭曲,甚至认为不违规,就没法获得足够的效益。其三,银行业“ 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有部分银行还出现降薪的情况,使得个别员工开始打起歪主意,另寻不当的方法,甚至通过内外勾结的方式来获取非正常的利益。

子虚过去的一位领导说过,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需要愈加重视员工行为风险、道德风险、案件防范这些课题,否则,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将日趋凸显,日益复杂,并且发展的愈发难以控制。现在看来,的确如此,而且不光是银行自身,监管部门也将对这些问题给予更强有力的关注。

6、外资进入国内银行业并形成较大压力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2016年第四季度,国内就有不少专家强调,非常有必要针对特朗普正式接任美国总统以后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我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防范措施,抓紧堵塞一些漏洞,抓紧处置好一些风险点和风险隐患。而在2017年初,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扩大对外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放宽金融等行业外资准入限制,在金融等行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路线图。其实这两大方面的最新变化,之前都应该被预测到,单就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早在中国加入WTO的时候便已经正式作出了承诺,现在只是个兑现的问题。总的来说,外资进入国内银行业,对国内管理相对落后的同业机构形成较大压力,并大大加剧银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不再是大概率的范畴,而是可以确定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当然,具体怎么放宽和开放,还是要一步步的来,最近几年还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再过几年,压力就会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7、银行科技和大数据运用将加速发展

子虚认为有银行科技尤其是在大数据运用领域,2017年及未来有几个方面的变化是可以确定的:

一是银行在科技(同时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研发)上的投资将继续增加,这是抢占未来竞争优势地位的客观需要。

二是银行自助设备数量和覆盖范围将大幅增加,同时会减少人工网点(或柜台)的数量及占比。这主要是出于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压力,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调整到可以创造更高效益的岗位,以及规避来源于人的主观方面的风险的考虑。此外,随着客户整体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渠道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使用率会不断提高。

三是大数据运用在银行将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大数据可以帮助银行更精准的分析客户需求,开展针对性营销,也可以帮助银行更全面地掌握各个条线的信息,并厘清相互之间的关联,还可以帮助银行更迅速、系统地发现各类风险,提出更适合的处置方案,并实施全流程、全覆盖的有效监控。

对于第一点和第三点,不管是普遍撒网的偏传统型零售银行,还是以批发业务为主的专业性银行,都会积极研发与上马各种新系统,这是全行业的大趋势。

8、补充:对2017年经济、股市和部分行业的几点看法

(1)子虚对2017年经济主要持谨慎乐观态度,即会有一系列亮点,但困难依然很多,而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容易把握好的。

(2)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商业银行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子公司,贷款展期(含办理‘转期贷’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子虚觉得都是现阶段开展风险缓释的手段而已,并不是真正有效做风险处置的方法。虽然这些手段是当前这种大环境、大形势下的较合适选择,但仍须在未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并最终依赖于整个经济的根本好转,没有这些条件,银行业将无法彻底脱离现在的困境,毕竟,金融业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深深扎根于实体经济之中,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3)对于供给侧改革及成效,子虚想起了大学时《宏观经济学》课程老师说的一句话:“争论究竟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市场)作用更好,还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调控)作用更好,绝对是一件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因为两者各有优劣,并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具体经济发展时期。”同样道理,也没有必要把供给侧过度”神化“,并给予过高的期望,与过去的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措施相比,供给侧也只是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的一个流派而已,只要能解决一些问题,取得一些进步,就足够了。

(4)子虚仍然坚持认为股市(指数)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联性,认为2017年春节前股市应该不会有大幅上涨的机会,而春节之后可能存在相对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这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复苏,以及宏观调控更多更新政策的出台及其效果。此外,随着债市、房市的增长乏力,基于市场的流动资金(资本)需要保值增值的规律,股市会因为一些新的消费需求,新的产业和新的供给侧改革热点而吸收到资金。

(5)对于农业和农户类贷款,尤其是相对传统的种养殖业贷款,子虚认为逾期风险始终存在,未来有变化的可能性,但变化幅度不会太剧烈,仍需作为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的风控焦点。2017年可能会有以下改革:一是粮食收储体制改革,这方面的呼声近几年很高,中央也有一些回应,可能会有所松动,对粮食加工企业价格倒挂的问题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二是农业保险和农业类贷款政策性担保体制改革,子虚认为在2017年有较大概率出现突破,这是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明确的要点,还是完全可以拭目以待的。

(6)对于汽车消费市场,子虚认为2015-2016年已经消耗了大部分居民购买力(包括升级换代的需求),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收紧,未来这个行业将有可能显现出增长乏力的新情况。

— — — — — — — — — —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前几天有报道称某著名银行2016年一改往年的优势和强势业绩,首次发生业绩大幅下滑和风险大面积暴露,于是该行提出员工“自愿”执行“996”工作方法(早9点上班,晚9点上班,每周工作6天)的方案。子虚过去就强调过,银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第一位的始终应该是技术和服务,而不应“自降身价”,沦落到去喝某些保险公司的那一碗“鸡汤”。对于此事,网上也有人评价道:保险公司做了银行,只能是传销的下场~~~

2017年1月24日 | 发布:子虚 | 分类:研讨|本站原创 | 评论:0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