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乡村振兴”
2021年2月2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今年的一号文件意义尤其重大,对农村工作作出了基本路线调整,“乡村振兴”正式替代“脱贫攻坚”成为农村改革新的战略方针,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自2018年1月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至2021年“三农”工作重心才最终完成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战略宣告全面胜利。
紧接着,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替代存在了34年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工作自此开启崭新的起点,步入新的时代。乡村振兴为什么如此重要,需要专门立法?其与以往的农村战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乡村振兴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新的篇章?笔者带着以上疑问对“乡村振兴”新战略进行了一番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