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副主席:要消除以资管名义借贷、叠加杠杆等资管乱象
资本市场上悄然流行的“明股实债”,以“资管”之名借贷、叠加杠杆等行为,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
11月17日,在《财经》年会2017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明确表示,要统一监管标准,消除“明股实债”,以“资管”之名行“借贷”之实、叠加杠杆等监管套利行为和资管乱象。
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速,各类资管产品日益丰富,参与主体和投资者众多,管理规模大幅增长。
证监会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类资管产品的规模为:银行理财26.3万亿元,信托计划15.3万亿元,公募基金8.4万亿元,基金专户16.5万亿元,券商资管计划14.8万亿元,私募基金5.6万亿元,保险资管2万亿元,简单相加后的规模总计88万亿元。由于在实际运作中,部分资管产品互相借用“通道”,产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等,剔除这些重复计算因素,我国资管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左右,大体接近上年GDP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