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欠了近千亿,全国信用卡逾期信贷量激增
近几个月来,信用卡开始走上了一条整改的路线,不少信用卡用户反映被银行通知调降信用卡额度。当然,整体上大面积的降额暂未发生,不过很可能已经在路上。
银行降低部分信用卡授信额度的原因,主要还是出于风险控制。之前,信用卡的发展信奉的原则是多多益善,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扩大信用卡使用群体,信用卡的审核门槛变得很低,业绩与工资挂钩的方式也激励着业务员疯狂的追求用户增长,并不关注个人风险的管控。如此一来,随着用户数量激增,部分信用卡客户出现了还款能力有所下降,是自然而然的。
央行去年11月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情况》显示,我国的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清的信贷总额高达880.98亿元人民币。看上去近千亿元的逾期信贷,尽管占总应偿信用总额的比重还不算高,增速却很快。而在上月末,中国银联发布的一组数据,更具警示意义——数据显示,2018年,天津、重庆、辽宁等地区的信用卡不良率已经超过了4%,四川、北京、黑龙江等地区的信用卡不良率也接近4%,有效卡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和卡均交易笔数领先的上海,信用卡不良率都已经超过了3%,江西、甘肃等地区的不良率攀升较快。
造成此类现象,直接原因是银行跑马圈地抢地盘,更为深层原因还是由于信用卡风控的落后和经济发展不景气,不少用户使用信用卡进行套现,一旦出现资金问题,极有可能出现违约。另外,不少用户还将信贷资金导入楼市,凡此种种,均恶化了如今信用卡市场发展现状,即量涨质不涨,并且,随着卡量的增长遇上瓶颈,卡量增长乏力与逾期率甚至坏账率上升并存。因此,降低部分信用卡授信额度是一种理性回归。
基于风险的考虑,不仅银行出于盈利的要求开始进行调控,监管部门也会加强了对银行信用卡的监管力度。两方面原因都将导致银行下一步将会规范信用卡的使用。不过,规范信用卡的使用额度,仅能看作是最为初级的方式。更为重要的还应放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上。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其实并不完善,因此,信用卡不仅仅作为银行一大盈利点存在,更是作为了个人征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卡的使用将被完整的反应在系统中。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完善,逾期还款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更有甚者可能发展成信用污点,将在房贷等诸多领域受到限制,西方国家信用记录有问题的人几乎是寸步难行,我国以后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因此,从这次调整上也提醒用卡人一定要注重个人信用记录,按期还款,避免违规信用卡套现行为等,使用信用卡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不必单纯追求高额授信。
除了用卡规范的问题上,降额与坏账的发生其实也凸显了目前银行的发展问题。从前那样粗犷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了,在告别“躺着赚钱”的时代后,银行盈利增长也会面临更加严格挑战。相比大型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在调整过程中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在信用卡整体资产质量并不乐观的情况下,银行业务的分化也将逐渐显现出来。具有较强零售业务基础的银行能更快更好的完成整改,并在新时期的信用卡市场站稳脚跟,而那些之前同样在信用卡市场上疯狂扩量的中小银行,面对已经或者即将出现的考验,或许将迎来一段更困难的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