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牵头网络金融部门的风险管理
2016年4月的时候,包括人行在内的14部委联合下发《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网络金融市场人心惶惶,到了7月份,各地陆续有一些问题查出来,估计业内人士都能看到当地人行、银监的查询、调阅文件飞来飞去。而与此同时,网络金融的创新依然在银行、非银机构每天上演,而前天的时候,我看到某政府的一份发文,要求银行研究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而之前某阿胶省也有一份文件,要求银行不得单方面断贷、抽贷……在风险与奔放之间,总有理不清的故事。
身在银行业,常听到关于银行“大象起舞”不堪重负的抱怨,但千万不要忽略一个非常关键的事实,“稳健经营”是我国银行的天然属性,从大行到小行,“风险”观念深入骨髓,也正是基于此,银行才当仁不让得承担着金融稳定器的作用。凡事有利就有弊,这种天然属性以及由来已久的体制惯性,让银行在网络金融的道路上难以迈开步子,一直走得小心翼翼。作为银行从业,经常有一种紧迫感,“再不干就来不及了”,市场的跑马圈地,从不等人,我甚至已经听到了某些偏激言论,“网络金融市场已经没有银行什么事情了”。
在“风险”这件事上,银行、非银机构的倾向,正好相反,银行的风险管理或许应该更奔放一些,非银机构的风险管理或许应该更趋紧一些,这是一个相对而行的过程,在冥冥中的某处达到平衡。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研究风险和体验的关系,也的确发现银行是轻体验重风险,而非银机构是重体验而轻风险。很多非银机构也会跳起来说,“我们也很重视风险”,重视跟重视是不一样的,银行对风险的重视是坚持全方位的遵循,既有外部严格的监管政策,又有内部稳健的风险偏好,乃至对某些风险,例如声誉风险,是零容忍。
“你们银行风险从业的专业性在哪儿?” 某支付机构的朋友这样问我。我很想拍着桌子跟他解释那些逻辑严密的风险政策、制度、流程,以及那些复杂的风险模型、工具、算法,乃至在合规、内控、反洗钱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但细想了一下,隔行如隔山,我说我的,他听他的,银行的风险范畴与非银机构的风险范畴其实有显著的差别。
这段时间我打了许多电话,了解诸如宇宙行、某宝、某东等的风险单元的职能,发现非银机构关注风险更聚焦于数据,而银行关注风险更聚焦于边界,也就是说,前者更多依靠数据和技术来解决“风险是否接受”的问题,而后者更多依靠制度和流程来界定“风险归于谁”的纠葛。这并非是一个绝对的结论,但的确反应了在风险这个领域的主要矛盾,根据初中学过的唯物辩证法,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很多银行从业看到“风险归于谁”的纠葛,肯定会心一笑,但“存在即是合理”,哪怕是我来牵头网络金融部门的风险管理,“边界”问题依然会是令人操碎心的关键问题。
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嵌入式的风险单元,其职责应该包括:制定战略、调整偏好、厘清边界、加强制衡、打造基础、输出工具等六个方面。
制定战略,说的是风险战略,或者说是风险定位。我个人不是很认同“风险第一”的观点,坚持“业务第一”,“风险第二”,尤其在整个经济下行周期,最主要的问题是业务不发展,而非风险频发,风险频发仅仅是表象而已。风险应定位于促进业务发展,风险的价值就是价值最大化。我发现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些银行搞网络金融立场相当不坚定,本来一个业务发展得好好的,突然冒出一丁点儿风险,就急速收缩,把已拓展的市场,已获取的客户,已赢得的口碑弃之不顾,还美其名曰“重视风险”,此处不得不送上一句话“业务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
调整偏好,说的是风险偏好,或者把握一个怎样的度。银行的风险向来以“稳健”著称,所谓“调整偏好”并非不崇尚稳健,而是要认识到一个客观事实,网络金融从诞生至今,就贴上了创新的标签,再加上国内监管存在的真空及滞后问题,必然导致“网络金融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打擦边球的过程”,这个风险,这个度,要担起来,否则就不要搞网络金融。
并且,风险偏好不是一个口号,必须要落到实处,必须有对应的政策、制度相配合,设计容错机制,计提风险准备,允许一些业务在一些地区先行先试,不要一上来就约束住,这就像养孩子,天天在他耳边说“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孩子活泼的天性就会受到束缚。
新加坡在6月份向FinTech企业推出了“沙盒”机制,即只要任何在沙盒中注册的FinTech公司,允许在事先报备的情况下,从事和目前法律法规有所冲突的业务,并且即使以后被官方终止相关业务,也不会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这才是应对网络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最佳态度,也是最佳方式,既业务创新,又风险可控。银行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员工,完全可以仿照沙盒机制在员工内部试点一些新兴业务。如此,才是做事的态度,才是该有的风险偏好。
厘清边界,就是“风险归于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坚持两个原则,“谁的孩子谁抱着”和“让懂你的人爱你”。前者是说,自己弄出来的业务自己把风险管起来,不要推给别人,也不要依靠别人,潜台词是说,如果想让别人管风险就需要在业务之初就把别人拉进来一起搞。后者是说,让懂业务的人管业务风险,让懂技术的人管技术风险,不要瞎搞,潜台词是说,如果懂业务不管业务风险就是耍流氓,如果不懂技术还管技术风险就是傻白甜,不要在乎后两个字“白甜”。
针对嵌入网络金融部门的风险管理单元,有两个“边界”需要厘清,一个边界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边界,另一个边界是部门内部各单元/团队之间的边界。
关于部门之间的边界,我们应该听过好多银行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段子,由于银行的各业务条线归于不同的部门,业务的专业性其实就是部门的专业性,网络金融部门想把跨境汇款、投资理财迁移到移动端,想把信用卡申请查询、信用贷款申请放款迁移到移动端,这些业务的风险谁来管理?当然应该是业务部门来管理,谁懂谁管。
经过网络金融部门与这些业务部门的一番艰苦卓绝的死磕,现在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之前我听到的极端说法是,跨境汇款等业务,在线下开展的,业务风险归业务部门,在线上开展的,业务风险归网络金融部门,这对于当前的银行体系而言,是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
厘清部门之间的边界,不是把部门之间的关系搞僵,而是众志成城,实现既有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大化推动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网络金融部门专注创新,也不应该从无到有搭建一切,而应该把其他部门以及既有的资源、系统作为模块,作为积木,进行积木式创新,我始终认为移动互联的价值是协调,而非创造。当然网络金融部门也有必须的风险职责,就是平台风险、商户风险、支付风险、欺诈风险,以及愈来愈重要的声誉风险。
另一个边界,网络金融部门内部各单元/团队之间的边界。抛开外部门不谈,在网络金融部门内部,其实也分业务单元与风险管理单元,这一块儿的风险切分,应该也遵循“谁的孩子谁抱着”这一原则。在网络金融领域的业务一般指的是平台或者产品,例如电商商城、各类移动APP、各类面向不同企业/商户的解决方案、各类支付工具,这些的风险,都要由业务单元自己管着。这叫做业务单元的“风险自担”,跟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大原则是一致的。
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业务单元的人说,“我既要管业务又要管风险,怎么忙得过来?” 这是要打屁股的,业务与风险是互相纠缠的,不分彼此,谈业务就是谈风险,谈风险就是谈业务,如果搞业务的不懂风险,哪得是一个怎样的业务?就拿电商商城来讲,商户的准入,商品的筛查,运营的操作,客户的投诉,这都是风险,这都需要管起来,抛开这些不管,业务单元还剩下什么事?
业务和风险从来不是割裂的,也割裂不开。又例如,支付工具,就是设计一个支付流程吗?显然不是,支付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客户体验与风险的平衡,支付欺诈的防范应对就是对支付流程的反思。支付是存在强弱关系的,水电煤气缴费等高频交易,支付属于强支付,支付的体验越好,客户越多。理财产品购买等低频交易,支付属于弱支付,主要看理财产品的收益,客户对支付体验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体验每前进一步,风险就倒退一步吗?也不是,风险需要从其它方面去补偿。例如支付欺诈,某宝为了酷炫的支付体验就引入了指纹、声波,引入了保险,这其实都是风险补偿。
加强制衡。业务单元把业务风险管起来,风险单元干什么?风险单元要加强对业务单元的风险制衡。在银行体系中,我们几乎任何事情都涉及“经办复核制”,要避免“一手清”,“三道防线”也强调第二道防线的检查督导和第三道防线的审计,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也讲究“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这就像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眼看着大盘蹭蹭往上冲,再淡定的大妈也会义无反顾。业务单元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风险扯了业务的后腿,业务单元往往不会反思和权衡,尤其在上级指标压力、年终报告亮点压力、业务飞速发展前景等情况下,更容易撇下风险一骑绝尘。
怎么制衡?并非要求风险单元深入业务具体中指手画脚,而是风险单元应该制定原则,业务单元的平台/产品准入、上线、试点、拓展、下线等应在某个既定的框架下续作。就像当前监管对于银行的监管方式,新产品履行报备报批制,并实施“原则监管”,例如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等。
结合网络金融部门的实际来说,风险单元要写制度、定原则,新的平台/产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准入,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上线,什么样的平台/产品必须试点,试点过程中的指导原则,试点到什么程度可以全辖推广,什么样的平台/产品必须下线,这都是风险单元的职责。
风险单元实际操作起来有两件事,牵头和审批,牵头的意思就是风险单元因为对具体业务缺乏深入了解,必须牵头各业务单元一起来搞。审批的意思是说,风险单元最好要有一票否决权,哪怕业务单元再坚持,也要给予风险单元这样的权限,这就是对风险单元专业性的要求。
此外,风险单元还有最赤裸的制衡职责,就是检查、督导。理论上讲,风险单元应该对网络金融部门一切业务均有检查并要求整改的权利。在之前,网络金融部门的风险单元也要向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汇报,号称风险管理部门对网络金融部门的嵌入式风险管理,尽管现在不要求了,但风险单元依然负责衔接外部风险管理部门、稽核部门,一方面把行内整体的风险管理要求、稽核要求在本部门内落地执行,另一方面承担着本部门内检查、督导的职责,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风险,这就是常说的“刹车”的作用,也是制衡的作用。
上述内容,我觉得都不是网络金融部门风险单元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该是打造基础、输出工具。在开篇就讲过,非银网络金融机构关于风险更关注数据,这是银行普遍缺乏的,我更倾向于风险单元以内外部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打造基于数据的风险平台,向各业务单元持续输出风险价值。
例如,通过网络金融平台搞信贷,在过去银行只能依靠信贷历史数据及人工审核,而网络金融部门从成立那天起,其实就是一个大数据积累的过程,风险单元可以依靠这部分自身积累的数据,再以合作或购入的方式接入外部数据,例如移动运营商的数据、第三方征信的数据,这就是让风险产生价值。
再者就是欺诈防范这个问题,现在网络金融领域,不仅是支付有欺诈,但凡人与人打交道都有欺诈,所以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支付,还是其他B2C、B2B,都需要建立欺诈模型,对欺诈进行分析、识别、阻断等。风险单元可以把这块儿接过来,做一个统一的欺诈防范平台。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我说的“打造基础”,其实就是做一些各个业务单元都需要的基础工作,避免重复劳动。例如,客户信息保护,反洗钱,都需要风险单元制定统一的规则。我给阿里打电话时就了解到,他们也有大安全、小安全的概念,各个业务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风险人员,但这些人关注的风险都是深度耦合于业务,各个事业部都需要的共同的安全、风险的系统及工具,由大安全来做。到了今天,阿里的大安全已经做好的基础系统、基础工具,已经不满足于服务自己的集团,开始向外输出了。
“输出工具”是基于“打造基础”来说的,风险单元一旦建立了各个基础系统,例如客户综合征信的、欺诈识别模型的、国内国际反洗钱的,就可以向外输入,支持业务单元的快速扩展。当然,也有银行从业会问,这些基础的东西,行内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什么不统一搞呢?我了解到,有些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建立了一些基础系统,例如反洗钱,但是对于网络金融领域的业务而言几乎没啥价值,在某些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已经一再警告网络金融部门,必须建立自己的反洗钱模型了。
“打造基础”和“输出工具”的范畴是比较广的,除了系统、工具之外,自然也包括一些基础的政策、制度、流程、表格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有一些责任,风险单元是逃脱不掉的,必须帮着管理者出谋划策。对银行而言,网络金融领域最大的风险是什么?跟不靠谱的第三方合作,例如e租宝。这也是网络金融部门的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在合作之初,我怎么知道这家公司是否靠谱?所以,我们看到大银行在P2P领域几乎全线收缩,不介入了,并且也看到有些全国性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也保持了谨慎的态度。无他,无法提前识别,一旦出了问题,风险传导过来,客户闹起来,惹不起。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就是这个策略。
在我看来,魔鬼在于细节,业务单元负责着商户准入、过程监控、风险应对。风险单元在哪儿介入呢?两方面,一方面对“客户准入、过程监控”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程序合规,不走过场。我知道的情况是,对商户的现场或电话调查报告很多都有水分,很多也就是走个形式,再就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实时监控机制,对商户的资金流水没有跟踪分析能力,往往有迹象萌发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这再一次说明数据及数据分析的价值。风险单元必须推动建立对商户资金流水的监控,此外还有第三方支付备付金账户的监控。
《魔鬼经济学》有一个例子,英国怎么快速发现恐怖分子?反洗钱中各种资金流转方式的分析不管用,最后引入一个要素“恐怖分子不买保险”,一下子就缩小了范围。对于这种不靠谱的第三方,经营的失败倒是其次,如果一开始就准备着卷款跑路,必然有一些特征就在那儿,等着我们去发现。
另一方面,就是风险应急响应机制,一个字“快”。近些年,我们看到一些声誉风险事件,本来银行没啥问题,但由于迟迟没有响应而错失良机,甚至成为负面事件。由于很多情况下,商户的落地是在分行完成的,就需要建立总分行的应急机制,无论是协议层面,保证金层面,媒体层面,都要有应急考量。重要的事情再说一边,应对类似e租宝的事件,一定要“快”、“快”、“快”,而要做到“快”,考验的就不是一个部门的能力,而是一个银行的整体效率。
围绕网络金融部门中风险单元的职责,扯了以上这些,还是那句话,银行与非银机构对风险的关注是不一样的,银行对数据带来的风险价值缺少重视。再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就是: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