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并购贷款你应该知道的七件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贷白话(xdbh01)
— — — — — — — — — —
一、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企业并购的目的有七种:
1、扩大规模。生产规模、渠道规模
2、延伸产业链
3、获得品牌或技术、平台、管理等
4、获得监管、牌照、资质、税收便利等
5、股权安排方面的并购
6、财务投资
7、跨行业并购。企业跨行业并购的原因也分很多种:有的是原来的行业衰落了,想转入新的行业;有的是原来的行业已经做到天花板了,而企业还想扩大经营;有的则是分散单一行业的风险,还有则是对规模和利润的追逐。
并购目的不同,分析的关注点也不一样。
二、并购标的企业属于什么行业?
行业应该分成:资源类、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这三大类来进行分析。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从经验上看,这三类行业并购的风险来源有较大的不同。当然,这三大类之中还要细化。怎么细化?可以参见我将在2015年末发布的《2016年信贷投向新思维新分类》。
三、并购完成后能不能产生协同效应?
也就是并购的效果预测,能不能达到1+1>2的效果?要分析这一点,需要把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双方的优势、劣势等情况都搞清楚,再结合并购的目的去分析:本次并购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战略是否符合实际?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四、并购交易的价格是否合理?
通常估值方法有四种:成本法、交易价格比较法、市值法、未来预期收入折现法。要结合并购标的企业所属的行业状况分析。可以综合考虑多种估值方法,互相比照。对我们不太懂的行业,可以参照第三方评估公司的意见。对于企业的估值报告,要看它是谁评的?跟借款方是什么关系?
异乎寻常的高价,可能表示企业比较激进,可能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融到更多的资金而做的安排。而异乎寻常的低价,也可能有潜在的债务或隐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并购的资产往往也是银行贷款的押品,对它的估值我们不能不慎重。
五、并购的交易结构是怎么样的?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并购的实施主体是谁?其股权结构以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并购贷款的借款人是谁?这个不总跟并购主体一致。
3、采取何种方式并购:私有化?定向增发?购买股权?吸收合并?
4、财产关系以及经营管理控制权的转移方式。
5、并购交易的总价款是多少?相关费用是否都已包含?其中自有资金比例是多少?贷款比例是多少?
6、贷款的担保方案如何?
此处的分析要点是采取此种结构的目的是什么?与企业的并购目的是否匹配?银行对资产和现金流的控制是否弱化了?
六、并购贷款的还款来源是什么?
1、来源于标的公司
2、来源是标的公司 + 并购方
3、来源于股东(实际还款人)
4、来源于经营现金流、分红或再融资
不管是何种来源,均需做贷款期内的现金流测算分析,并注意两点:1、计算并购贷款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借款人债务负担?2、审慎考虑并购后的现金流增长。
如果并购方(实际还款人)的综合现金流非常强大,可以承受此次并购失败的风险,则可以减少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关注。把实际还款人的还款责任以及他的现金流控制好就成为关键。
七、并购的操作过程应注意哪些风险?
由于并购从发起到完成的过程较复杂,环节较多,涉及资产、债务、人员、资源等的转移、变更、整合,所以必然存在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和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动保护、地方监管等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有的通过公开证券市场并购,还必须符合信息披露以及缄默规定。
这方面的风险,跨境并购更多。包括国别风险、政治动荡、贸易保护主义、监管审批、汇率波动等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七要素》。这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总结出的七要素却浓缩了我对全球几十个国家的政经观察,信息量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