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金融评论4-理想中的下决心去杠杆和现实中的忍不住加杠杆
对于最近几天不少新闻媒体密切关注的2016年1月全国银行业贷款投放量“快速增长”数据,子虚认为:
1、“开门红”是各大商业银行多年来贷款投放(实际支付)的惯例。其中有冲击新一年度业务指标的因素,也有消化上一年末已审批但尚未支付的贷款的因素。从这些角度来看,增量的集中释放不足为奇。
2、季节性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国家的银行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这两大行业门类的贷款余额可能要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半以上,甚至超过70%。春节前夕,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业,由于备货和结算等方面的原因,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非常强烈,直接带动了银行贷款的实际支付。
3、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请点击这里查看详细内容)为2016年宏观调控政策确定的重要基调之一,就是“去杠杆”,这一点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因为这是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讨论的。不过,理想中的下决心去杠杆,和现实中的“忍不住”加杠杆,构成了2016年初整个国家经济走势的客观状况和基本特点,这种较为矛盾的情况,将会引起高层的重视,并在未来引发进一步的调控措施。
理想中的下决心去杠杆,更大程度上是中央这个层面的改革战略,并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现实中的“忍不住”加杠杆,则是地方政府和部分商业银行的自发操作。就地方政府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分税制改革以来,收支状况一直不那么宽松,唯有在自身有限的权力范围内,采取短期内成效更为明显的经济刺激政策,而地方政府不少领导者的异地交流,又加剧了这类短期行为的发生,即领导者更希望在自己的几年任期内出“政绩”,至于未来的负面影响,则是相对较少被认真考虑的,反正将来会是新的领导者交流过来收拾“残局”。商业银行也是如此,更喜欢追逐眼前的利益,追逐甚至有些“表面化”的增长率,即便是遇到个别客户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或是面临调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大愿意采取比较果断的限额与风险管控措施,而是主动向客户“输血”,延缓不良贷款的暴露,或是搞债务置换(还旧借新,调整期限)等,以期维持一种更多体现在账面上的“良好”的风险控制成果。
子虚认为:2016年虽然有望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总体上呈现一种稳中有升的新趋势,但经济下行的压力,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依然存在,同时,就银行贷款的投放量来看,可能会与以上这些周期性变化规律并不存在严格的正相关。这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人民银行取消“存贷比”限制以来,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未来仍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因为就整个银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目前存贷比差不多是在60%-70%的水平,离75%的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2、出于“规避”监管等方面的考虑,商业银行会想方设法打一些“擦边球“,比如用票据业务来替代传统的贷款类融资业务,比如在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之间进行切换。前段时间农行和中信银行的票据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只不过”创新“过了头,变成了一种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和基本规则的套利行为。但是,监管机构考虑到”鼓励创新“,以及其自身所担负的维护经济稳定与发展的任务,未来对这方面还是不会搞”一刀切“,还是会继续允许商业银行开展更多的探索。
3、正如前面所说的,去杠杆,去库存,去落后和过剩产能是中央坚定不移的调控目标,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在经济运行和调整的微观层面,商业银行怎么做,高层、银监会以及央行还是有许多难以控制到的地方。一是传统业务发展的惯性,导致贷款投放对象的调整将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在新的增长点找到之前,为稳住市场与客户,会采取的相对保守的策略,主要包括各种”维持性“贷款,”还旧借新“,以及期限方面的债务置换等。三是对于”去化“这项改革,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并没有政府那么高,更多地是从利润角度来考虑问题,可能会对转产等提供支持,而不是直接做切割,即落实限额和退出措施。
地方政府的”GDP“冲动,对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有着更为直接的刺激作用。比如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产业并不十分发达,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城市,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并可能在未来出台更多的刺激措施。而商业银行将立即跟风,进一步加大”杠杆率“。这一点是高层所无法控制住的,除非从源头上治理,出台限制地方政府”GDP“冲动的政策。
综上所述,2016年以来现实中的银行贷款投放量激增,并不是高层希望见到的情况,反而是对高层深化改革的一种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杠杆“。估计在3月份的”两会“上,会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讨论,然后出台进一步的措施,这是基本预期。当然,高层绝不会选择单纯的”打压经济“,而是将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渐进式改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