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论语·颜渊·子贡问政 这首诗被浏览了13次 |
[先秦] 孔子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注释与赏析(1) 子贡:孔子的弟子。 (2) 问:请教。 (3) 政: 治理国家的方法。 (4) 足:使……充足。 (5) 食:粮食。 (6) 兵:军队,战备,兵力。 (7) 信:信任;信仰。 (8) 子:孔子,字仲尼。 (9) 斯:这。 (10)皆:都。 (11)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对朝廷缺乏信任,国家政权就立不住。 (12)民信之:民之信, 取信于民。 (13)有若:孔子弟子。 (14)用:国家的财用。 (15)盍彻乎:为什么不用十分抽一的税率呢?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16)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
白话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您也就富足了。百姓不富足,您跟谁富足呢?” |
行者的注解--- |
叫叫未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