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梳理(二年级下-1)
注意:
1、写作文,每段开头一定要先空两格!
双耳旁的字:
部、阳、院、陈chén、阴yīn、郊、邓dèng、队、阵zhèn、邮、陪、郑zhèng、邻lín、防、郎、除、陆、限、陕。
注意:
1、写作文,每段开头一定要先空两格!
双耳旁的字:
部、阳、院、陈chén、阴yīn、郊、邓dèng、队、阵zhèn、邮、陪、郑zhèng、邻lín、防、郎、除、陆、限、陕。
读xiān的意思是:
细小。如:纤细,纤弱(纤细而柔弱),纤纤玉手,(细胞表面的)纤毛,纤维,化纤(化学纤维),纤尘chén(微小的灰尘),光纤(光导纤维),纤长(苗条)。
在学校的美术课上,叫叫学到了楼房的立体视图画法。尝试着画了几组以后,觉得画纸下半部分有点儿空,于是,添上了树林、海滩。叫叫又想了想,决定再画两艘海盗船,作出进攻城市的样子。然后,又画了一艘赶过来的军舰,发射了不少炮弹,还引爆了一个“水中巨型炸弹”,终于把来袭的海盗给打退了。
下图编号145657
请输入密码查看文章及评论. 成功输入密码后, 可以直接点击查看文章, 直到关闭浏览器.
此文章需要普通级别密码!
最近,叫叫对三国历史挺感兴趣,同时仔细研究了三国地图。
周五晚间的休闲时分,自己在小黑板上尝试着画了一幅。经爸爸认真观察,发现真的挺像样,整体形状和若干细节都很到位^_^
下图编号190829
临近春节的时候,叫叫尝试了剪窗花,为家里增添节日气氛。
下图编号114249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叫叫按惯例发布新春祝福海报^_^
下图编号143337
即将到来的辛丑年,是二叔的本命年。为此,叫叫专门创作了一幅画,作为礼物^_^
这幅画的主体(中间圆形)和背景(外面方形)是分别制作的,最后粘合到一起。
图片编号145203
叫叫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收集“春节里的故事”。周六在图书馆,忽然发现有一条长廊正挂着许多展板,内容就是关于“春节民俗与诗词”的。于是,叫叫赶紧在这里学习了一番^_^
下图编号173029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相貌狰zhēng狞níng,生性凶残,不管是飞禽走兽,还是鱼虫甚至人类,都是它的盘中餐。
不过,人类渐渐发现了“年”的活动规律:平常都在深山老林里,每年就出来一次,而且是年底那天的天黑以后,等到第二年“元旦”天一亮,便又返回了。于是,人们把“年”出来作乱的时候称作“年关”,并针对性地制定了“(通)过年关”的方法:提前做好饭,熄灭炉灶的火,把鸡窝、猪圈、牛栏都关好,把宅院大门关闭,接着,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再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免受“年”的伤害,在“大年夜”,人们会坚持不睡觉,以聊天打发时间,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据说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年”转了整整一晚上,一无所获,只能悻xìng悻而归。
“门神”农历新年的一项习俗,最早出现于周朝。
最早出现的门神是“神荼tú”和“郁垒”。根据《山海经》等古老典籍的记载,东海有一座神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特别大的桃树。这棵桃树枝干延伸出去的东北方向,有一座“鬼门”,是鬼出入的门户。把守着鬼门的两位神将,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郁垒”,主要任务是防止害人的鬼进入人们家中。因为两位神将的兵器是桃木剑,所以最早的“门神”,就是在桃木做成的木板上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或是雕刻两位神将的形象,悬挂在门上,称之为“桃符”,每年更换一次。王安石的《元日》便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国的传统中,几千年来,桃树和桃木一直都是用于辟邪的物品,拿桃木板作为门神的载体,也是辟邪的意思。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北方)或二十四(南方和部分做生意的群体),是中国传统的“小年”。这一天,民间有“祭灶”民俗。
“祭灶”又称为“送灶”,是为了欢送主管人间伙食的神——灶王爷上天述职,汇报各家各户一年的善恶功过。上天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给坚持做好事的人家赐福,给做了坏事的人家施以惩戒。因此,各家各户在这一天都会准备许多好吃的,来祭祀灶王爷,希望他上天后多多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