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北京林业大学还不是“北京林业大学”,她被称作“北京林学院”。
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4人,教员1人,总计32人––这是1952年,建校之初。没有13个学院、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53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只有唯一的林业专业;没有主楼、图书馆、一教、二教、田家炳体育馆,只有一方地、一间寺、一座山;没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只有三个年级、365个学生,大二、大三、大四……
此时,北京林业大学还是“林学院”,她为国家的林业事业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而“林学院”再也不能代表北京林业大学,学校培养的优秀的综合性人才走出校园,担当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重要角色,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
探索
1952年,我校建校初期,没有系的设置,本科只有1个林业专业,专科设造林、森林经营2个专修科。
1955年,设林业系。
1956年,林业部同意林业系分为造林系(下设造林专业、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森林经营系(下设森林经营专业)。
1957年11月,又合并成立林业系,下设林业专业包括:森林经营、森林改良土壤、森林保护3个专门化。
1958年4月,将森林改良土壤专门化改为水土保持专业;5月,增设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
1956年,高教部决定将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调整到北京林学院,改名为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
1957年11月,建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下设绿化专业。
1958年3月,增设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及林产化学专业并设立森林工业系;5月,增设林业机械化专业。
1959年,增设林业经济专业。
此期间,1956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北京林学院的全部专业改为5年制。
跌宕
在“大跃进”时期,1959-1970年,曾一度出现专业设置上的大上大下。
1959年,第53次院务会议决定增设4个新系,即:树木生理系、数理系、机械制造系和林产综合利用系,撤销森林工业系。成立了14个新专业,包括:有机合成、土木建筑工程、森林土壤、数学力学、物理、化学、无线电设计与制造、森林气象、林业经济、果树。
1960年7月,又修改专业设置方案,曾提出9个系28个专业。后经反复权衡,具体落实的专业只有6个,即森林气象、林业经济、生物物理、无线电电子学、果树、数学专业。并为此抽调了大批优秀学生作为未来师资力量送外校培养,仅送往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就有72名。
1960年10月28日,院务会议上对系、专业、教研组又进行可调整,最后落实为:撤销林业机械系和林产综合系,恢复森工系,撤销树木生理系,将生物物理、树木生理及遗传育种专业划归绿化系;森林气象专业设置根据顾家的需要、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条件来决定。
1961年3月,林业部在北京召开部署了3所林学院院长座谈会,会议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3所林学院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招生任务、学校编制等进行了研究和调整。确定本校专业有17个调整为14个。
据此,本校首先取消了果树专业、数学力学专业和化学专业。
1962年3月,林业部在天津召开的高等林业院校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撤销北京林学院的生物物理、树木生理、森林气象、有机合成4个专业。
1962年9月,将数理系改为基础部,外语、体育量教研组划归基础部(此前在教务处)。
1964年1月,将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改为园林系。
1964年6月8日,林业部审定本校专业设置为:林业专业、水土保持专业、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林业经济专业、木材机械加工专业、林产化工工艺专业、林业机械专业、园林专业等8个专业。
发展
经过10年动乱,本校在小庄的原校址已经残破不堪、不复当年。权、产被多个单位多占用,教学设备损失殆尽。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返京复校后百废待兴。
12年间,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开始进行恢复、整顿、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为适应林业建设的新局面,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1980年,建立了水土保持系。
1982年,建立了林业经济系。
1985年,建立了社会科学部及外语部(后改为系)。
1985年,为适应林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井上级批准,校名改为北京林业大学,标志着本校发展的新的里程。
1987年,在林业系和林业经济系的基础上成立林业资源学院及林业经济管理学院。
1988年,原园林系一分为二,成立了风景园林系及园林系;
1991年,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
通过10余年的发展,到1992年,本校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以森林生物科学为基础,林业资源与环境学了为特色,兼有理科、工科、文科及管理学科的全国重点林业大学。
本校现有5个学科门类:工程、农业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应用经济学、农业资源利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农业经济管理。13个学院:林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园林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土保持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学院、自然保护区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
2010年新学年,我校新增网络工程,为学院及专业建设增加了新鲜血液。
30年的曲折发展,我校拥有了健全完整、稳定的学院及专业体系,并在不断地扩充自身,我校正在向更好更健全的方向全力进军。
- 谢谢你浏览本页内容,你的关注与支持是本站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 如果你觉得本页内容对你确实有所帮助,请点击页面右边浮窗中的分享按钮,将本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本站将努力为你奉献更多有用的内容。
-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银杏树下(http://stuit.cn/Ugt/)谢谢合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