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西塞山怀古 本条记录 当前有578个赞 |
[唐朝] 刘禹锡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注释与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 王濬jùn: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轧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即四海归于一家,指全国统一。 故垒:旧时的壁垒。 萧萧:秋风的声音。 |
白话译文--- |
行者的注解公元280年,驻守在(已灭亡的)蜀国故地的西晋大将王濬,率大军和巨型楼船顺长江而下,攻破东吴,占领其国都——建康(又称‘石头城’)。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刘禹锡从成都附近的重庆出发,也是顺长江而下,沿着王濬当年进军的路线,一直抵达离建康只有几百公里水路,长江边上的要塞——西塞山,在这段旅途中,他有感而发,将王濬主持的这场著名战役写成了一首同样著名的诗。又过了差不多七百年,罗贯中将这首诗收录到其名著——《三国演义》中,作为第120回的“注解”,算是对三分归晋这个天翻地覆的历史阶段许多故事的总结了。 2021年8月18日做写字练习
|
学习时间:2021年8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