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工具,通常由帝王来决定和发布。年号也被称为“帝王纪年”,与“干支纪年”等工具是同样的类型。
在年号出现之前,多使用“帝王的称呼+执政时间”来表示年份,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道:“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汉武帝是这套体制的创立者,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在汉武帝执政的第十九年(公元前140年)。明朝以前,单个皇帝会有多个年号,遇到“天降祥瑞”或是内部、外部的重大事件,都会更改年号,称为“改元”。比如汉武帝就有11个年号,而武则天在位21年使用了18个年号。明朝和清朝,单个皇帝的整个在位期间,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不再发生中途更改年号的情况,于是,年号开始与皇帝一一对应,年号成为更常见的皇帝代称,而不是之前那种使用谥号、庙号的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