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塞下曲四首 本条记录 当前有13个赞 |
[唐朝] 王昌龄 |
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
注释与赏析第一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思想;第二首从凄凉的环境着手,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第三首诗记述了一次征战的全过程,充分揭示出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对戍边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第四首诗写一位将军因战殉国后被埋葬的场面,透露出诗人对朝廷对待有功将士的不公,以及对连年征战的批判。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饮(yìn)马:给马喝水。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昔:一作“当”。长:一作“龙”。 足:一作“漏”,一作“是”。 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诗末全诗校:“一本无以下二首。同《塞上曲》题作三首。” 奉诏:敬受天子诏书。甘泉宫:明《读史方舆纪要》引《括地志》云:“甘泉山有宫,秦始皇所作林光宫, 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元封二年于林光宫旁更作甘泉宫。”这里借指唐宫。 总征:普遍征召。 备礼:安排好命将出征的礼节仪式。 郡国:指州郡。豫:通“预”。郊迎: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尊敬。 宫厩(jiù):宫中马舍。这里指专供宫中享乐用的马匹。 霍将军:即汉代名将霍去病。这里借指当时战功卓著、以身殉国的将军。 部曲(qū):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后汉书·百官志》谓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此指“部下”。 燕南代北:泛指当时的北部边塞。 黜(chù):贬斥,废免。 寻:不久。 黄龙:古城名,即龙城。故址在今辽宁朝阳。 |
白话译文其一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其二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其三 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节用宫中用以享乐的马匹,能把它们赐给守边将士来抵御外敌。 其四 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下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
行者的注解其二描绘的场景是唐蕃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的战争。唐中宗复位后,唐朝与吐蕃有一段相对友好的时期,应吐蕃要求,唐朝宗室女儿金城公主在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嫁到吐蕃,以此为唐蕃和亲。当时,吐蕃的北部边境被唐朝的安西都护频频袭扰,压力很大,就重金贿赂东北边境的唐朝鄯州都督,请求唐朝赐予河西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这一带为今天的青海省东北部,黄河大拐弯处,水草丰美,适合放牧,吐蕃的主要经济收入为畜牧业,得此地,实力大增,对唐朝逐渐具备了进攻的条件。而河西九曲之地又处于关中地区西部的渭水谷地与河西走廊之间,吐蕃占据此地,不仅影响了唐朝掌控河西走廊及西域,也威胁到长安附近,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唐玄宗即位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派人去和吐蕃谈判,但吐蕃反而希望将此地的所有权“合法化”。谈判失败后,吐蕃十万大军进攻河西九曲之地东面的临洮、兰州、渭源等地,恰好唐玄宗也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派兵迎战,奇袭吐蕃,大大削弱了吐蕃的军事力量,使其在开元年间一直未能构成战略层面的威胁。 |
叫叫未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