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炳烛而学 本条记录 当前有83个赞 |
[汉朝] 刘向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
注释与赏析出自刘向所著的《说苑·建本》,讲的是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说的比喻,利用“炳烛之明”成功劝谏晋平公学习。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于:向。 吾:我。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恐:恐怕,担心,害怕。 暮:这里指“晚,末”。 何:为什么。 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安:怎么,哪里。 戏:作弄,戏弄。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闻:听说,听闻。 而:表并列,并且。 阳:阳光。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善哉:说得好啊! 善:好的,善良的。 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好:喜欢。 为:作为。 少:年少。 欲:想,想要。 炳:点燃。 |
白话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
行者的注解学无止境 |
叫叫未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