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冬日归旧山 本条记录 当前有120个赞 |
[唐朝] 李白 |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
注释与赏析此诗为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李白长期在匡山隐居读书。学者一般认为李白归“旧山”时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冬天。开元九年春二、三月李白投刺苏颋tǐng不中,只受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的夸奖,却不见用,而大为扫兴,有“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之意,故七八个月后归“旧山”读书处,作此诗。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唐诗纪事》引东杨天惠《彰明逸事》的一段记载中,便可以得到证实:闻唐李白,本邑人。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中,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以诘责,太白派以诗谢云:“素面依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令惊异不问。稍亲,招引侍砚席。令一日赋山火诗云:“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思辄不属,太白从旁其下句云:“焰随红日远,烟逐暮云飞。”令惭止。顷之,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令复苦吟云:“二八谁家女,飘来依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李白辄应声继之云:“録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令滋不说。太白恐,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 这首诗写自己匆匆归家发现旧居的荒败景象,表达了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全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叹惋之情中却展示了自己立志发愤读书,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诗在形式上既讲求格式又不为格律所羁缚,体现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形式迁就内容的特点。 旧山:安旗等认为此指四川江油境内的匡山。匡山也叫戴天山。《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载:“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 染尘缨:沾满灰尘的帽子。 芳草平:即芳草坪。 雪峰:安旗等注:“雪峰,当指岷山,俗称雪山,在江油县(即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北三百里,四季常有积雪。” 篁(huáng):竹子。 雉(zhì):野鸡。 箧(qiè):箱子。素鱼:即蠹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因其色白,故名。 “洗砚”二句:意思是要发愤读书,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素贞,指情操。 三清:道教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此处比喻朝廷。 |
白话译文沾满灰尘的帽子还未洗涤,匆匆归来后立即叩访山门。 只见一条碧绿的藤径延伸,高远的万点雪峰若隐若现。 周围满地都铺上枯枝冷叶,谷中都是凝滞不动的寒云。 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竹,深山中老树古木破江而横。 白狗离开村子在远处狂吠,苍苔在屋里的墙壁上生长。 厨房中出现野鸡穿来穿去,临屋处依然有猿猴在啼鸣。 树枝掉落上面的鸟巢还在,篱笆疏漏成为野兽的路径。 整理床铺有苍鼠急忙逃走,倒出箱子惊动了箱中蠹鱼。 要发愤读书学好治国本领,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 这次回来不久将又要离去,离开后准备大干一番事业。 |
行者的注解--- |
叫叫未阅 |